寧德時代在德國建廠了,這是松下和比亞迪都沒有做到的!

流傳於世的寧德時代海外建廠第一站終於落地啦!

德國時間7月9日下午,柏林總理府,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國圖林根州州政府簽署了一份投資協議。寧德時代將2.4億歐元(約摺合18.7億人民幣)在聯邦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市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製造技術研發中心。

寧德時代在德國建廠了,這是松下和比亞迪都沒有做到的!

​寧德時代與德方簽約儀式雙方代表微笑握手

動力電池,被譽為是電動汽車的“心臟”,可以說是電動汽車的命脈所在。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德國、法國、挪威等一些國家已經出臺相關規定計劃停售燃油車,電動汽車已然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動力電池,成為了企業和資本的爭奪之地,誰都想在電動汽車真正大爆發時代來臨前,將電動汽車最重要的命脈握在自己手上。

經過行業和時間的篩選,寧德時代顯然走在了前面。2015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佔有率最多的絕對是電池起家的比亞迪23.3%,成立才第四個年頭的寧德時代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15.3%;2016年這兩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變為27%和20.5%,2017年變為15.5%和26.1%,即寧德時代以絕對優勢完美超過比亞迪成為中國動力電池當仁不讓的第一。同年,寧德時代出貨量也超越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松下,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佔有率17%,至此寧德時代成功坐上動力電池供應商全球第一把交椅。

寧德時代在德國建廠了,這是松下和比亞迪都沒有做到的!

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排行

寧德時代近年加速海外佈局以保持優勢競爭地位

寧德時代之所以拋棄匈牙利和波蘭,選擇德國作為歐洲投資的第一步,是因為德國的優勢顯而易見。首先,眾所周知,德國是汽車工業大國,選擇德國就相當於選擇靠近眾多大牌在德國和歐洲的電動車生產商,可以在第一時間贏得客戶,提供更為及時有效的產品解決方案,更好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其次,德國本土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實行“柴油禁令”,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投產越發緊迫。選擇此時入駐,既是企業佔領市場的商機,也符合入駐國家的政策。最後,德國人以嚴謹和勤奮著稱,在德國建廠就可以享受德國高素質的員工和一流的基礎設施。而人才和設施在企業未來建設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另外,早在2014年寧德時代就在德國設立了分公司,寧德與德國已經是老朋友,寧德當然會選擇更為熟悉的德國作為海外第一站了!

除了建設生產基地,寧德時代還通過海外收購、全球研發中心建設等綜合佈局,使全球化體系得以不斷完善。寧德時代圖林根州生產基地的建成,將進一步提升寧德時代在歐洲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

寧德時代在德國建廠了,這是松下和比亞迪都沒有做到的!

然而,不是誰都可以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德國《商報》報道稱,“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和最主要的兩家供應商都無法做到的事情,現在中國人敢於放手做了!”可見,在德國建設工廠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之事。德國勞動力成本比美國都高出20%到30%,被稱為全球人力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進駐德國就意味著要僱傭全球成本最高的員工,直接帶來的便是資金、跨文化管理等多維度的挑戰。

當然,決定能不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說到底還是要看企業自身實力。世界上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所生產出來的汽車所用的動力電池同樣是來自第三方,目前德國車企90%的動力電池都來自於中國。最主要的兩家電池供應商除了寧德時代就是松下和比亞迪,目前松下只在日本、美國和中國建有動力電池工廠,並未涉及歐洲板塊;而同為中國品牌的比亞迪則完全輸在了戰略上。雖然看似比亞迪市場佔有率很高,但完全歸功於他自身生產電動車,自產自用。比亞迪直到2017年才開始準備將電池業務與汽車業務分離,並對外開放電池業務,而此時動力電池的市場早已被後來者寧德時代佔領,這就是比亞迪固步自封的代價。

寧德時代在德國建廠了,這是松下和比亞迪都沒有做到的!

在此,衛士藍提醒各位相關中高端人才,此次寧德時代德國建廠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僅當地就提供就業崗位600個。根據寧德時代提供的信息,此次生產基地任務主要是生產和研發鋰離子電池,即對於國內和德國有相關經驗的中高端人才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此外,電池相關行業的高端管理人才也是寧德時代獵取的主要目標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