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信反思录」之职业经理人,该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还是你!

Song先生洋洋洒洒几千字的辞职信,真可谓慷慨激昂,相信定会赢得众多支持者和助威者为其摇旗呐喊,大呼痛快。然而,事实真的如其所述,问题全在企业和老板吗?Song先生真的如此无辜吗?

「离职信反思录」之职业经理人,该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还是你!

Song先生,请接招:

NO 1.

入职之前,你不是已经做了为期三周的调研吗?管理诊断报告已经直接导致你选择放弃该职位,可见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你的期望有着天壤之别。就算最后是因为老板的真诚打动了你,是公司的地点吸引了你,但是最终是你自己没有坚守住职业经理人的职业底线,感性战胜了理性。但你想过没有,带着对企业的不认可而选择加入企业,在日后工作中势必会被这种思想无形地绑架和左右,导致工作中的各种不顺畅,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不断下降,最终不能长久合作。你在入职才两个月的时候就想离开,入职五个月又一次提笔写下慷慨的离职信,都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NO 2.

你说你与老板对该职位的定义就不一致,那么请问,对于该职位的定义权应该归属于谁?是职业经理人还是聘你来的企业老板?请不要忽略一个事实,中国的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具有职位定义权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企业老板,你只是一位职业经理人,是他思想的贯彻者。即使你有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的能力,但能够全面实施的前提一定是首先得到老板的认可,或者与老板达成一致,否则再正确也是错误。老板想让你帮他修房子,你却要拆了重建,这可能实现吗?

「离职信反思录」之职业经理人,该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还是你!

NO 3.

面对问题,毫不妥协,但又缺少改变对方的能力和方法,究其根源,其实是你把自己逼走的。当你发现企业布满老功臣,而又无法动摇时,如果你能积极了解老板意图,采取曲线救国的委婉方式推进你的方案,利用老功臣们对企业的深度了解和丰富经验,与之进行深度的感情交融,与之形成拳头共同前进,也许从团队关系到改革推进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虽然会牺牲你一时的权威,但是换来的效果却是企业的重生和稳步发展。然而,你一直以外聘高管自居,与老板并肩作战几十年的老人都不能和谐相处,却想以一己之力推进改革简直是天方夜谭!

NO 4.

在离职信中你曾提到老板变革决心之大,以及老板招聘你的目的,这说明你对老板外聘高管的意图和深层用意十分清楚。然而,你又是如何帮助这位极度渴望变革,内心又顾虑重重的老板完成他的企业蜕变的呢?虽然对此你没有详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和方式去实施,否则结果一定不是这般糟糕。

「离职信反思录」之职业经理人,该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还是你!

| OK,既然话说到这里,就让我们来一同探讨一下什么是推行变革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第一,明确问题所在,捋清推进思路。这家企业存在的问题和老板的顾虑,就像处在停滞期的历朝历代和渴求变革的皇帝一样,一方面是为了江山社稷而亟待的变革,另一方面是因循守旧曾经建功立业的老臣。皇帝既不想失去江山,也不愿背负无义之名。此时,作为皇帝的谋士,要想帮助皇帝实现变革之梦,必须首先解决皇帝的顾虑,然后才能推行变革。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最终要么夭折,要么代价惨重,而这正是皇帝的终极顾虑。S先生,你所面对的企业和老板正是如此,所以你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在推行改革之前解决好老板的顾虑这件事。

▼第二,向老板重申变革利弊!在你给出老板具体变革方案之前,最好先向老板详细陈述变革的利弊。虽然老板很清楚(但不一定很透彻),但是必须重申,这是为了更加坚定老板的决心。你所说的正是老板想做的,但由于心存顾虑,又是老板绝不会主动安排你去做的。通过你之口说出他所想,坚定变革决心,才是你的作用所在。

「离职信反思录」之职业经理人,该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还是你!

▼第三,陈述变革的具体方案。这应该是经过你深入调研和考察之后,深思熟虑制定出的一套可行性极强的完美方案。尽管如此,你也必须先给老板进行详细的讲解,使老板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耐心地征求老板的意见,让老板能够显示他在这次变革中的领导作用。在得到老板的认可之后,你才可以进行方案推行之前的各项准备。

▼第四,借力再度增强老板信心。尽管你对你的方案无比自信,老板也被你描述的光明未来为之一振,表现出极大的决心,但是当你走出他的办公室,当他回到自己的世界,他极有可能会再次陷入忧虑之中,所以你非常有必要趁热打铁,再度借力出击。如果此时能找到一位与你志同道合,并被老板器重之人,请其再度与老板讲解你的推行方案,以彻底打消老板长期积累的疑虑,这样一来,相信你的方案十有八九可以实施了。待你解决掉老板的顾虑,最重大的阻力得以排除,接下来你想要推行的改革方案也就可以隆重登场了,此时老板也绝对可以无所顾忌的支持你了。

「离职信反思录」之职业经理人,该反省的人是你,是你,还是你!

|写在最后:

毋庸置疑的是,此职业经理人Song先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坚决的贯彻执行力,但是在外企环境中如鱼得水的他,似乎在民营企业确实有些水土不服,尤其是在这种管理垄断的家族企业中更是很难施展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职位无法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定位。以上的某些问题当然只是在此特定环境下的问题,也许换一个环境就不是问题。

但有一点需要提醒职业经理人的是,不要把工作狭隘的看作是帮助老板企业做事,而更应看重在此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合作应该是一种互惠互利和共赢的关系,而这里的惠利和共赢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绝不是工作和薪酬交换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个人能力得到成长,个人的职业生涯得到良性发展。

- NE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