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因噬血病去世,妹妹出生後也患噬血 媽媽抑鬱自殺兩次未遂


“軒軒是得這個病過世的,現在思怡又得了這個病,都怪我,都怪我,老天啊,讓我去替思怡去受這個苦吧!”吳燕一邊哭著說,一邊狠狠地扇著自己的耳光。這是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科病房發生的一幕,面對生病的思怡而無能為力的母親吳燕,他所能做得只有無盡地自責。

2017年9月22日,北京京都兒童醫院,一場特殊的生日會如期地進行著,不同的是,這次舉辦生日的場地是在醫院的移植倉外。被一道玻璃隔開的一家人,玻璃窗外父親胡建平端著蛋糕唱起生日歌,玻璃窗內媽媽吳燕抱著一歲的女兒胡思怡,孩子的眼睛盯著蛋糕上的蠟燭。

小思怡長著一雙撲閃撲閃的大眼睛,但因為長期服用含有激素的藥物,臉部明顯浮腫。思怡患的是一種死亡率很高的血液病,比白血病死亡率還要高,叫家族性噬血細胞綜合徵,俗稱吸血病。很多人也許沒聽說過這種病,但胡建平和吳燕對這個病一點也不陌生,4年前他們的兒子軒軒就是被這種病奪去了生命。


吳燕和胡建平家住湖北省武漢市三店鎮,2011年夫妻雙雙南下在深圳一家印刷機廠打工。2013年3月,兒子胡瑾軒出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少歡樂。然而在軒軒兩個月大時突發40℃高燒,後經一系列檢查確診為噬血細胞綜合徵。聽到這個消息,吳燕感覺整個世界都崩塌了。經過兩次化療後,軒軒的病情沒有多大起色,2014年5月31日,軒軒病情一度惡化因搶救無效去世。

“他那麼小,還沒來得及叫我一聲媽媽。”吳燕哽咽著說。隨著軒軒的去世,吳燕患上了抑鬱症。“腦子裡全是軒軒的影子,有時走在街上,看到了跟軒軒差不多大的孩子,就會停下來,然後流淚,就想如果軒軒還在,是不是也這麼大了?”圖為軒軒生前照片。

吳燕因傷心抑鬱,曾兩次有過兩次自殺,有一次吳燕說聽到了軒軒叫她,說“媽媽我好怕。”吳燕說“孩子別怕,媽媽來陪你了。”然後拿刀狠狠地捅進了自己的腹部,被家人發現後,送往醫院。隨著時間慢慢流逝,在丈夫的悉心照料和親人的陪伴和鼓勵下,吳燕終於走出陰影,心情也慢慢好起來。


一年後,內心一直渴望再有一個孩子的夫妻倆,抱著僥倖的心理去諮詢了醫生,醫生當時告訴他們必須做基因檢測,當時得出結果是吳燕攜帶有問題的基因,但胡建平沒有,第二胎寶寶應該不會發病。出於謹慎考慮,夫妻倆之後還做了多次篩查,等來的都是好消息。於是,吳燕和丈夫重新鼓起了要孩子的勇氣。圖為思怡媽媽腹部的刀疤。

2016年的9月22日,女兒思怡呱呱墜地。“女孩!八斤四兩!大家看看漂亮不?”吳燕和丈夫通過微信朋友圈分享了這一喜訊,得到眾多親友的祝福。小思怡的出生,為這個家庭帶來無限的快樂和活力。對於吳燕和胡建平來說,那段痛苦都過去了,一切又回到了正軌。

然而幸福快樂的生活卻僅僅維持了半年,思怡突發高燒,症狀像極了當時的軒軒。經醫院診斷後,吳燕最害怕的事情變成了事實:思怡的UNC13D基因有一個雜合突變,被確診為家族性噬血細胞綜合徵。

為了求醫,夫妻倆帶著孩子幾經輾轉,從武漢到深圳再到廣州。最後他來到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幸運的是,胡建平與女兒思怡的骨髓配對成功,讓一家人看到一絲希望。“我曾經被病魔奪走了一個孩子,這一次我絕不會放棄。”為了女兒能儘快治療,他們東拼西湊,終於湊夠了移植費用。圖為胡建平和吳燕的基因檢測報告。

在2017年9月18日,思怡順利進入移植倉,大劑量的藥物使得思怡的頭髮脫落,全身脫皮,乏力嘔吐,孩子一度痛苦不安,所幸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思怡恢復得比較好。9月22日當天是思怡一歲的生日,胡建平早早的買好蛋糕站在移植倉外,為孩子過一個簡簡單單的生日,慶祝她來到世上整整一年。


2017年10月27日,醫生告訴胡建平,思怡可以轉出普通病房,聽到消息,胡建平激動不已。可是就在轉出普通病房不久,思怡出現嚴重的排異現象,腹瀉不止,情況越發嚴重。醫生告訴夫妻倆,孩子情況比較複雜,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為了給兒子軒軒治病,夫妻倆花光了6萬元積蓄和親友們湊的10多萬。而小思怡從生病到至今,胡建平一家已經花費近90萬元。“所有籌款和借款都已經花光,親戚朋友已經借遍,實在無處再籌到更多資金!”那個大眼睛的可愛寶寶,乖巧的如天使般躺在那裡,命運多舛的她,也渴望好起來。她,還沒來得及看看這個世界了!願大家一起來幫幫她,願她能順利籌款,趕快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