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作者| 洛弟

今年的國慶檔,影片的類型、品牌特點依舊鮮明。

開心麻花與博納影業,都想複製去年同期的成功,《李茶的姑媽》試圖再創《羞羞的鐵拳》戰績,《追龍》後期發力成黑馬,《無雙》興許也能。

《胖子行動隊》作為與去年同期《縫紉機樂隊》同等的“喜劇第二梯隊”,能否在亂軍之中有所斬獲,也還是未知數。

何況“攪局者”的陰影仍然存在:

去年《英倫對決》作為成龍“硬派動作片”,以不取巧的賣相,罕見地殺入國慶檔。

今年“國師”張藝謀出手,《影》在內容上主打古裝戰爭、陰謀懸疑,視覺上主打水墨殺場,陰陽生克,叫好還是叫座,也很難說。

所以此次國慶檔前瞻,一方面會對幾部熱門影片的票房表現,結合去年同期類型、體量等相似處,大致做一個估量。

同時,也結合每部影片近日來首映、點映後的口碑,為觀眾做一個觀看推薦。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國慶檔公映影片概況

《影》

票房指數:★★★★

口碑指數:★★★★

可看指數:★★★★★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必須得承認,《影》在票房上面臨的形勢,讓人為它捏了把汗。

首先,古裝大片畢竟不再是票房保證級的類型了。

今年國產大片界頭號災難,無疑是《阿修羅》三日遊,見勢不妙匆匆撤檔。

而這場退堂鼓獨奏會的根本原因,不僅在於檔期擠壓,更在於影片質量:形式遠大於內容。

可巧,這也是張藝謀作品近十幾年最大的“黑點”。

如果說《英雄》還是起奇冤,《滿城盡帶黃金甲》於他的口碑而言,則是實打實的谷底,打擊遠比之後的《三槍拍案驚奇》嚴重。

至於2014年《長城》又一樁慘案,大家已經不當回事兒了。

這次《影》“過於出色”的畫面水準,又讓人擔心故事的內容,能否撐得起來。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但經過威尼斯、多倫多兩大電影節,以及國內多次展映後,目前的口碑情況,有點複雜。

一句話概括:複合式兩極化。

首先是中外兩極化:

一方面,海外影評人觀看後紛紛給出好評,兩大影評網站“爛番茄”與“Metacritic”分別給出89、88高分。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難道是張藝謀對黑澤明《影武者》故事與《七武士》畫風的致敬,打動了熱愛影史梗的老外影評人?

另一方面,筆者身邊的國內影評人及記者,並非一片看好。

關於影片“人物單薄”、“橋段陳舊”、“流量演員演技不夠”的質疑,依舊存在。

可國內媒體目前的評價,也是兩極化。

有認為片子依然不行的,也有人認為,這將是張藝謀重回巔峰之作,也是一部在質量上足以比肩《英雄》的影片。

【“比肩《英雄》”……謎一樣的口碑flag氣息是怎麼肥4……

爭議的口碑,更能吸引部分人去看,當然,也僅僅是部分了。

畢竟國師的“號召力”和“趕客力”已如《影》之陰陽,此消彼長,相生相剋了。

《無雙》

票房指數:★★★☆

口碑指數:★★★☆

可看指數:★★★★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乍一看,這些星星似乎打多了點。

但9月24日《無雙》北京首映後的口碑不錯,有點出乎意料。

畢竟莊文強、周潤發、郭富城三主創近年來的作品,質量走位過於風騷,引無數觀眾競閃腰。

但這次,博納的一步棋似乎走對了——

去年《追龍》,重寫60年代港島警匪龍蛇,劉德華再演雷洛,甄子丹突破形象扮跛豪,有重煉,有驚喜,情懷實力俱在。

此次《無雙》從檔期、類型到主創配置,似乎全盤複製《追龍》:

偽鈔大案,對標港英黑警毒梟時代,都是港產犯罪片特色。

周潤發繼《英雄本色》32年後,再扮偽鈔集團頭目,連假錢點菸經典pose都原樣複製。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一直忙著突破自我的郭富城,演繹身處灰色地帶的偽鈔繪製師。

雙男主一個再現經典,一個畫風突變,與《追龍》的配置極度相似。

而莊文強似乎也跟王晶一樣,背水蓄力,預備一戰翻身了。

前不久看過的觀眾表示,影片除了動作槍戰場面足量,劇情的反轉,人物的多面刻畫,也有驚喜。

對於港片迷、警匪動作片迷,《無雙》夠資格接受檢閱。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李茶的姑媽》

票房指數:★★★★★

口碑指數:★★☆

可看指數:★★★★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開心麻花一到,國慶檔票房大局似乎已定:

《李茶的姑媽》高坐城樓觀山景,看著腳下各路人馬勇爭第二。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從2015年《夏洛特煩惱》把其他黑馬比成了瘸驢開始,開心麻花已經咬定國慶檔不放鬆了。

去年《羞羞的鐵拳》國慶檔八天勇奪14.7億的成績尚未褪色,《西虹市首富》首戰暑期檔又博得25.4億,照這勁頭,《李茶的姑媽》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去。

對它票房的看好已經夠多了,倒有些值得擔心的事:

首先,艾倫、宋陽、盧靖姍組成的卡司,票房號召力不夠強。

票房收割機“神馬組合”,沈騰客串,馬麗缺席——平胸而論,麻花演員“單兵作戰”,仍有足夠票房號召力做後盾的,還得是這倆。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其次,根據9月25日首映後的口碑看來,影片質量有些爭議。

喜歡的人,大多依然抱定“開心麻花出品,夠搞笑就是勝利”的觀點,不喜歡的則大加撻伐,“三觀歪”、“直男癌”、“笑點低級”等批評,重演了開心麻花喜劇片前幾部的口碑分層。

當然,鑑於首先放出口碑的多為影評人與媒體從業者,對麻花的“看不上”也在意料之中。

如果真能繼續麻花喜劇的地毯式笑點,還是不愁觀眾不買賬。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影片質量本身比起開心麻花電影前作,是優是劣。

短期贏定了,真正艱難的還是長期作戰。

質量不夠好的話,不僅單片票房會在公映幾日後迅速下落,對於開心麻花今後的票房號召力,也有一定影響。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找到你》

票房指數:★★☆

口碑指數:★★★☆

可看指數:★★★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原定於9月30日上映的呂樂新作《找到你》,現已調檔至10月5日,顯然意在避開激烈競爭。

但從9月中旬起,影片已開始持續點映,直到10月4日上映前一天。所在城市有點映的童鞋,有空可以考慮提前觀影。

影片的最大看點,一是姚晨、馬伊琍雙女主的“整容式演技”——當然也沒那麼嚴重,但兩人在戲路上的煥然一新,還是交足了高分答卷的。

二是第五代導演御用攝影師呂樂,繼《十三棵泡桐》後時隔11年,獨立執導的長片新作。

第三,則是故事本身的話題性:打拐、女權、階級差異,樣樣挑動當下敏感神經。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所以影片點映之初,筆者已經買票去看了。

除了姚晨、馬伊琍穩紮穩打的演技,更出彩的是影片前半程的節奏與氛圍:

女律師的小女兒被剛來不久的保姆帶走失蹤,律師一路追查,開始進入一直存在,卻從不曾被她重視的底層世界。

不知是否因為與韓國犯罪片《迷失:消失的女人》“一本兩拍”,《找到你》的前半部分,更偏向社會派推理片,呈現出國產犯罪片罕見的猛勁,同時也在女性視角上爭得一分。

當然,瑕疵也有,但鑑於涉及重要故事情節,在此先不劇透——而這段情節是否算是瑕疵,也見仁見智。

對於票房表現與口碑的預估,只能說:

該得到的,它都會得到。不該得到的,會不會得到,只能由影片之外的東西決定。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胖子行動隊》

票房指數:★★★

口碑指數:★☆

可看指數:★★☆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戲裡一對圓潤特工鯉魚打挺,戲外兩個爭議演員“鮮魚翻身”,《胖子行動隊》可以說很“寫實”了。

胖瘦大變身的喜劇梗,華語片此前最著名的,可能是杜琪峰、韋家輝的《瘦身男女》。

主題上往往有點共通:不論戀愛還是作戰,真正要戰勝的不是脂肪,是充滿別人偏見、自我懷疑的人生。

這次,下丘腦受傷,導致身體不受控制發胖的特工J(文章 飾)與醫院“重量級”保安郝英俊(包貝爾 飾)合作破大案,對付一口磕巴東北話,舞技高超的山德士上校,啊不,郭京飛老師。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至於它作為喜劇的質量與檔次,亦即包貝爾初執導筒的表現……

我們放低的期待,也許會有突破,而我們的擔心,一大部分也都成了真。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這次的國慶檔,樂觀點看,有希望重演去年大戰的熱鬧場面。

各熱門類型分類明晰,各自有備而來,去年的大規模撤檔,今年並未發生。

但同時,部分備受期待的影片,票房也許會不如預期。

沒了票補的國慶檔,還能複製去年的成功嗎?

畢竟,組成票房的“頭部”類型依然是喜劇。然而今年的兩部喜劇片,口碑遠遜於去年同期同類型影片。

當然,鑑於目前市場的看好,《李茶的姑媽》排片相對較高,也許前期票房仍會有上佳表現。

《影》與《無雙》可能會重演《英倫對決》《追龍》的軌跡,其前景有好有壞。

壞的方面是,兩部影片從類型到主創,票房號召力依然存在天花板。

好的可能則在於,一旦“頭部”因口碑導致票房表現不佳,這兩部好評較多的影片,有可能憑質量出位,一定程度上填補“頭部”留出的空缺。

但總體上,是否能追平乃至超越去年國慶檔24.96億的紀錄,目前可能是個未知數;

畢竟今年國慶檔影片,整體質量還是弱於去年的。

越來越成熟的中國電影市場,對於“混水摸魚”這件事,總歸是日漸苛刻的。

況且內憂之外,還有外患:

票補結束後的第一個國慶檔期裡,觀眾購票觀影的熱情會否受此影響?也許,在這個小長假中,將會有所體現。然而,最終“票補的消失”對於國慶檔票房的影響,究竟能佔據多少,一切還需時間的驗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