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包裝作為產品的承載物、保護物,已經成為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包裝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世界上重要的包裝產品生產國、消費國以及出口國。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現狀:紙包裝撐起半邊天,市場集中度僅為1.4%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商品日益豐富,現代社會已經到了“凡商品均需包裝”的程度。包裝不僅僅是在商品的貯存、運輸、銷售過程中起保護作用的一種容器,也是經濟和文化的結合體,它在保護產品的同時也推銷著產品的文化,好的包裝既是產品的載體,也是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我國包裝行業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較快發展,已初步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形成了材料、製品、機械、包裝印刷、設計和科研等門類齊全的較完整的包裝行業體系,成為我國製造業重要的組成部分。

自2009年開始,我國包裝工業總產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包裝工業大國。中國包裝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約1.70萬億元。其中紙包裝佔包裝工業總產值達44%,塑料包裝、金屬包裝、玻璃包裝分別佔比達到40%、8%、3%。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紙包裝擁有材料來源廣泛、成本較低、可回收性強等特點,是現代包裝的基礎材料之一。作為中游製造業,紙包裝主要為下游電子電器、食品、化妝品、醫藥等消費產品提供包裝服務,所涉及的包裝產品包括紙箱、說明書、紙袋。

中國包裝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三個地區為重點區域的包裝產業格局。從產值分佈上看,上述三大地區包裝工業產值之和約佔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的60%以上。包裝企業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其原因主要因為包裝業是為其他製造業服務的,在很大程度上依附於其他產業的發展。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截至2015年底,全國包裝企業已發展到25萬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萬餘家。不過,由於我國包裝行業完全放開經營,屬於政府鼓勵投資的行業,限制性措施少,資金進出比較容易,市場競爭激烈,企業規模差別很大,行業集中度很低。

從市場集中度角度看,美國紙包裝行業集中度CR4(4個最大的企業佔有該相關市場份額)已達70%、澳大利亞紙包裝行業集中度CR2為90%,我國紙包裝行業市場集中度 CR4僅為 1.30%,未來還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從主營產品範圍看,國外包裝行業巨頭如美國WestRock,其紙包裝業務已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形成了業務閉環;澳洲Amcor則提供廣泛的剛性和柔性包裝產品。隨著我國包裝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加快,市場份額將逐步向產品覆蓋更廣、業務線更全的龍頭企業集中。

出口:歐美食品包裝標準嚴,包裝出口遭遇“綠色壁壘”

就目前而言,包裝出口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中國製造的商品+中國印刷的包裝,最典型的例子是民族品牌的商品,例如長虹、美的等家電商品。

我國出口商品的一般以輕工、食品、醫藥、家電、玩具等為主,包裝與出口商品相配套,主要是紙、塑料、玻璃、金屬四種包裝,其中以低定量、高強度的高檔紙盒等紙品包裝為最多。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第二種模式是跨國公司在中國製造的產品+中國印製的包裝,產品經包裝之後再銷往世界各地。這種模式得益於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跨國公司將工廠遷往中國,極大地刺激了包裝的需求。如廣東中山環亞塑料包裝印刷有限公司,總投資1600萬美元,引進德國和瑞士的先進設備,為美國寶潔公司的海飛絲、飄柔、沙宣等產品生產包裝。

第三種模式是國際商家在中國直接採購包裝產品,主要是國際商家看中了價廉物美的中國包裝產品。例如,美國孩之寶和美泰公司均在中國尋求合乎要求的合作伙伴。

此外,由於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包裝文化特點,國內企業要想成功地打入國際市場,必須關注文化差異和歐美國家的相關法規。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例如,日本十分講究商品的包裝,包裝外觀裝潢華麗,印刷格外精美,因此軟包裝一般採用凹版印刷,很少使用柔性版印刷。而歐美國家則講究包裝的實用性,包裝風格簡約、質樸,線條和顏色較為簡單,軟包裝屬於一次性產品,不必像工藝品那樣印刷十分精美。然而對印刷圖文清晰度十分挑剔,尤其是產品說明更是如此。

其次,包裝還要適應出口國家的經濟狀況、年齡狀況和生活習慣。一些發達國家的單身人士較多,他們一般不願意花費較多的時間在做飯上,因此包裝簡潔的快餐食品備受推崇,快餐包裝有較大的市場。

歐洲一些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70~80歲年齡段的人口所佔比例很高,因此面向此類人群的包裝應該考慮包裝的人性化,把包裝設計得容易開啟,適合老年人使用。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另外,歐美國家對包裝材料的要求不同於中國,國內企業一般只關心材料外觀漂亮,而很少關心包裝材料的安全性,檢測要求也不嚴格,一般通過嗅覺判斷,沒有氣味就可以了,苯溶劑殘留量和重金屬遷移量沒有嚴格的要求。歐美國家則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體系,設立了嚴格的食品、藥品包裝法規,以保障消費者健康。食品、藥品包裝進入歐美國家,必須瞭解一些相關的法規。

比如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規定,所有包裝是否含有致癌物質,企業必須通過檢測,確保自己的包裝材料中不含有禁用物質,並且將檢測數據和企業的承諾寫入到合同中,併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將各自的法規進行彙總歸納,發展成為歐盟地區共同適用的食品接觸包裝法規,此法規規定食品接觸包裝材料必須符合食品生產廠家的要求,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食品接觸包裝材料不會遷移到食品中,從而出現下列問題:危害人體健康,導致食品成分發生難以接受的變化,導致食品變味。

市場:全球包裝市場總體趨勢向上,法國、俄羅斯、阿聯酋需求旺盛

隨著消費品消耗增加及人口增長,全球包裝市場規模由2012年的7412億美元穩定增長至2016年的8693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由於消費品的多樣化及對包裝要求日益提高,預計未來五年內全球包裝市場規模將按複合年增長率3.4%持續增長。

縱觀全球包裝市場,法國、俄羅斯、阿聯酋的包裝需求強烈,非常值得關注。

法國:高檔消費品市場龐大,包裝質量要求嚴格

法國工業發達,是西方第四大工業大國,工業生產約佔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的7%。法國消費市場規模龐大,各行各業對包裝機械及各類包裝容器的需求量極大,法國的拳頭工業, 如食品、葡萄酒、美容、化妝品、保健衛生品、高檔奢侈品等對包裝質量的要求特別嚴格。受其推動,法國包裝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之一。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不過法國生產商僅能滿足國內包裝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其他缺口都是從德國、意大利、美國和加拿大進口來得到滿足。

近年來,法國對環保更加關注,立法也更嚴厲,使得各種環保包裝的需求大增,可持續生產和生物降解包裝產品迅速湧現,也影響到了法國包裝市場的格局。

俄羅斯:包裝行業較為落後,大量產品需進口

俄羅斯現有5.5萬個農工聯合企業,這些企業加工農產品和生產食品,由於包裝工業的落後,使得食品在加工、儲存、運輸和銷售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損失,總損失率高達30%。

在俄羅斯食品工業中對用於包裝的彩印、制盒等材料的年需求量靠其國內生產企業平均只能滿足40%。因此,不僅包裝設備、容器需進口,包裝材料也需進口。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現在俄羅斯全國僅有200多家生產包裝設備的企業。合資企業極少,雖然生產效率還可以,但從數量、生產能力、工藝技術以及自動化程度上遠遠滿足不了需求。

俄羅斯生產散裝、膏狀、粘稠物料包裝生產線的企業只有5家。俄羅斯灌裝和壓蓋生產線年生產量大約為600條,儘管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但只限於技術不太複雜、工藝不太先進、自運化程度較低的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生產能力大的生產線仍以進口西方的為主。其它包裝機械如熱收縮包裝設備、集裝設備、真空包裝設備等,俄羅斯雖有生產,但總量很少。而噴碼打印設備的生產能力更為薄弱。

阿聯酋:位列中東地區增速第一,產品輻射亞非大片地區

阿聯酋包裝業市場是中東北非地區增長最快的行業市場,目前市場規模已達到23億美元。根據迪拜商會調研顯示,食品以及耐用消費品包裝激發了包裝材料產業的活力。迪拜作為食品飲料及其他產品通往非洲和亞洲的的轉口站更加支撐了包裝業的前景。

包裝出口分析:俄羅斯食品損失率高達30%,各類包裝產品依賴進口

2014年,阿聯酋包裝業增長6.8%,其中軟包裝佔市場份額的31.4%,硬塑包裝佔比32.6%,紙質包裝佔比14%,金屬包裝佔比12%。

根據阿聯酋政府的政策,近年來塑料包裝企業產值開始下滑。該國對特定領域禁止塑料包裝,從而使塑料包裝產品消費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