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公共衛生服務 這裡開出了自己獨具魅力的「處方」

改革創新者的步履總在時光隧道里擲地有聲。眼前這家外觀看起來並非高大上的鎮衛生院,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植入方圓數十里的村民心裡、口碑裡。這家國家衛計委首批授予的“一甲醫院、“愛嬰醫院”,湖南中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臨床指導醫院,全國農村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沒給自己留下妄自菲薄的時間,而是在自己的領域裡,十年磨一劍,終至有成,開出了自己獨具魅力的“處方”。

落實公共衛生服務 這裡開出了自己獨具魅力的“處方”

佘市橋鎮中心衛生院位於臨澧縣西部,與石門接壤。服務全鎮常住人口4、19萬,輻射人口達10餘人。為把“農民健康行” 活動抓好抓落實,鎮中心衛生院成立了工作職能小組,由院長黃學東任組長,共衛院長曾莉梅為副組長,鄉村醫生、公衛辦相關人員為成員,發展“職能小組”活動的日常工作,“職能小組”根據臨澧縣的活動方案制定了本院的工作方案,並安排了2萬元活動經費,確保各項活動的正常運轉。

落實公共衛生服務 這裡開出了自己獨具魅力的“處方”

佘市橋鎮中心衛生院為加大活動的開展進度,在取得鎮政府的支持情況下,利用現代化手段開展廣泛的宣傳。隨著我們生存環境的改變,重金屬、農藥殘留等,衍生了新的病變,也給中心衛生院的醫務工作者增加了挑戰,通過積極地開展逐村、逐戶、進學校和特例病的宣講。康教所積極地落實相關政策、法規,組織編印各種冊刊,編成適合當地口味的疾病預防知識歌謠,制定宣傳專欄,特種並的預防知識,建檔併成立短信和微信平臺。為當地常住村民累計建檔19509份,建檔率84%,發放宣傳資料19200份,開展公共諮詢78次,講座72次,接種一類疫苗3633次,健康管理1547名0--6歲兒童,0--3歲兒童中醫調養450人,早孕建冊195人,產後訪視191人。為1713名高血壓,409名糖尿病、134人精神病患者開展了一年4次面對面訪和一年一次的免費體檢。完成了2761人65歲以上一年一次的免費體檢,完成了2035名老年的中醫服務。為9名肺結核患者進行了健康管理,及時上報傳染病21案例。開展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開展飲用水,食源性疾病、學校、非法採供血、計劃生育實地巡查90次等。在縣級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檢查中多次取得好成績,在市級檢查中同時取得好成績。

落實公共衛生服務 這裡開出了自己獨具魅力的“處方”

落實公共衛生服務 這裡開出了自己獨具魅力的“處方”

通過宣道有效的放控地域性疾病,如血吸蟲、呼吸道疾病等的蔓延,落實了建檔建卡貧困戶人口“先治療、後付費”及“一站式結算”。為抓好大病救治工作,摸清底子建立了“三個一批”臺賬,在鄉、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2542個貧困戶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簽約率100%。開展“三提高、兩補貼、一兜底”等健康扶貧政策解讀。使村民們準確掌握國家健康扶貧的優惠政策。努力做到“簽約一人、履約一人、做實一人、滿意一人”。嚴格控制了嬰幼兒的死亡率。關心留守老人和兒童,以及重病臥床的患者,中心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從點滴做起,並給予考評等個性化,人性化手段,有效拉近了醫患之間的隔閡,促進當地和諧,更彰顯民生。

佘市橋鎮中心衛生院在體現醫院的實力的同時,逐步認識到本院的不足,但始終以“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和診得起”為宗旨,預防為主,醫防結合,把國家的健康政策融入所有的實質工作中。通過開展體育運動,環保知識等,引導村民健康、快樂的生活理念。通過特色化的醫囑,註明該病的起因和預防措施,有效的管控好,不致蔓延。通過人性、個性化的醫囑,搞好公共衛生宣傳,提高村民對疾病的正確看法,自覺地改變不良生活嗜好。為此,佘市橋鎮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將繼續努力,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為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經濟發展做出獨有的貢獻。(劉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