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地雷戰:越軍誤把我軍地雷當成「自己人」

兵工科技(微信ID:binggongkeji)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地雷戰:越軍誤把我軍地雷當成“自己人”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1979年3月16日勝利結束,戰前和戰後,中越雙方在邊境埋下大量地雷,直到1989年中越雙方進行了長達十年之久的地雷戰。

中國和越南的陸地邊界長達1450公里,交戰期間,雙方作戰部隊在中越邊境一線埋設了200餘萬枚地雷、遺存各類爆炸物70餘萬枚,形成了大小不等、斷續分佈的200多個混亂雷場,面積達400多平方公里。

越南軍隊使用的地雷,有相當一部分是美軍遺留下來的,常見的如美製T48地雷,重量只有1.1千克,單兵就可以攜帶和佈設,爆炸後釋放鋼珠,有效殺傷力比傳統的鋼板破片大為增加。還有一種PPM-2型地雷,是在華約體制下,由民主德國國家兵工廠專門為越南研製的,這是一種爆破型塑料壓發地雷,全重350克,裝填110克梯恩梯炸藥。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官兵發現這種地雷比較特別,有時前面踩過了不炸,後面踩上就炸了,有的踩幾次才炸,實在摸不透“脾氣”。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地雷戰:越軍誤把我軍地雷當成“自己人”

正在埋地雷的越南民兵

面對越軍瘋狂的地雷戰,我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戰爭中也大量使用了地雷,以我國使用的66式反步兵定向雷為例,結構上增加了一個獨特的延期引信裝置,該裝置為我國獨創,獨特之處在於不需要電源,直接將普通雷管裝入地雷,然後裝上延期引信,使用前拔掉保險銷,將引信外套筒轉動90°,引信即發火,延時5-8秒起爆。

66式反步兵定向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發揮了很大作用,深受部隊官兵歡迎。1984年7月12日“142”高地戰鬥中,戰鬥英雄李海欣在身負重傷情況下,連續引爆兩枚66式反步兵定向雷,將試圖衝上“142”高地的數十名越軍炸死,這次戰鬥整整持續9個小時,敵人始終無法跨越雷池一步。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地雷戰:越軍誤把我軍地雷當成“自己人”

對越反擊戰期間我軍戰士進行手工排雷作業

最有意思的是,在戰場上接觸到越南大量使用的PPM-2型地雷後,我國科研人員專程赴前線調研,並帶回2枚地雷拆解研究,經過反覆討論研究,制定了周密的防護應急措施和分解方案,最終地雷的核心部件——引信的奧秘被解開,原來是壓電引信作怪。壓電引信就是利用壓電晶體受擠壓產生電能,引起電雷管起爆的引信。這種引信的特點就是瞬發性高,起爆時間約為10~20微秒,比機械引信要大一兩個數量級,與40毫米RPG火箭筒破甲彈引信原理相同,在當時算是比較先進的引信。但是由於當年生產工藝比較落後,壓電晶體質量不過關,起爆效果難以保證,就像簡易打火機,有時需要按壓幾次才能打著,因此就出現了踩幾次才會爆炸的地雷。

在搞清PPM-2地雷原理後,根據戰時需要,我國研製出了升級產品PPM-2防步兵地雷,將壓電引信改為機電微動觸發引信,只要雷體傾斜45°,地雷就會引爆,具有反翻動、反拆卸的功能,可以有效殺傷觸雷或排雷之敵。這種雷外表與普通壓電引信地雷一樣,只是保險針拉環不同,壓電引信地雷為圓形,詭計雷為三角形,保險針抽出進入戰鬥狀態後真假難辨。投入使用後,越軍誤認為是自己佈設的地雷,一碰就炸,造成了很大的殺傷效果和心理壓力,還把它當成產品質量問題向廠家投訴。

可以說,1979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中越邊境作戰長達十年之久,期間地雷戰在防偷襲、防偵察等小規模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請關注兵工科技微信公眾號(微信ID:binggongkej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