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特色小吃——牛羊肉泡饃

泡饃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吃食,相傳宋太祖趙匡胤落魄時,流落長安,正值寒冬,飢渴難耐,囊中只有一餅,餅冷口乾,難以下嚥,街邊一家賣羊肉湯的老闆,見之不忍,給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趙匡胤將餅掰碎泡入,吃完頓覺神清氣爽,豪氣沖天,一掃頹廢心情,踏上征程。登基以後,嚐遍世間美味,心中獨獨放不下記憶中的羊肉湯泡餅,傳令廚房仿製,近百廚師苦思冥想,才定下做法,就是現今的羊肉泡饃。據說老趙吃後龍顏大樂,成為每天定點菜品,廚師長封了萬戶侯,估計是世界上首位因為推動飲食文化發展而封侯的人,可惜沒法考證,要不中國又多了一個世界最早。


陝西特色小吃——牛羊肉泡饃

泡饃味道厚重,即現北人豪爽本質,常見幾彪形大漢,人人端一碗,碗若小盆,熱氣騰騰,個個埋頭不語,盞茶功夫,饃盡湯幹,外地人初到西安,都驚奇不已,私下卻告訴我感覺泡饃簡單,不如南菜精緻,味道豐富。其實泡饃是外放豪爽簡單,內在卻精緻複雜。除在陝西外,還有在新疆,西藏和內蒙古等寒冷地區也是能看到的。


陝西特色小吃——牛羊肉泡饃

羊肉泡的傳統煮法有四種:單走、幹拔、口湯、水圍城。

所謂“單走”,饃與湯分端上桌,把饃(餅)掰到湯中吃,食後單喝一碗鮮湯,曰“各是各味”。我以為正宗的羊肉泡是煮出來的煮饃,這樣食法還不如品嚐另一種西安小吃:水盆羊肉。“幹拔”有人稱“幹泡”的,煮好碗中不見湯,能戳住筷子。另一種叫“口湯”,泡饃吃完以後,就剩一口湯。“水圍城”顧名思義,寬湯,像大水圍城。您掰完饃,把一根筷子放在碗上,夥計便會明白,這是“幹拔”。吃“口湯”和“水圍城”不用拿筷子表示,因為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原則是湯寬饃塊大,反之則小,有經驗的廚師看到你掰饃大小就知道要加多少湯了。

泡饃的掰法講究。泡饃是特製的,稱坨坨饃,一個二兩。據說是九份死麵,一份發麵揉在一起烙制而成。全是死麵,口感不好,且不利消化;全是發麵,就泡不成了。有的假行家會說掰出的饃要像蜜蜂頭,越小越好,其實不然,如上所述,饃大小是和煮法統一的,幹拔、口湯、水圍城,饃的大小依次如黃豆、花生、蠶豆即可。

饃掰好後,請夥計呈給掌勺大廚,加羊肉湯大火快煮,加牛羊肉、粉絲、蔥花、蒜苗、香菜,高級一點的(西安都稱之為“優質的”)還有木耳、黃花菜和香乾等即可端上來吃了。這樣一大碗自己親手掰好的泡饃,翠綠的蔥花、蒜苗、香菜、紅褐色的牛羊肉、黃色的金針菜、映襯著潔白晶瑩的粉絲、黝黑的木耳、香味四溢,使人食指大動。還應注意的是:端上來的泡饃應是泡饃墊底,粉絲覆成網形,佐以蔥花、香菜、牛羊肉擺成魚形在最上面。如若不然,您完全可以調侃一下老闆請的師傅是不是叫南郭。

吃時左手拿勺,右手執筷,泡饃上桌後,把辣子醬鋪在上面,切忌攪動,講究從一邊“蠶食”,以保持鮮味,一老吃家說這樣鮮熱之氣跑不散,但我尋思攪動過甚,泡饃不成其為泡饃,羊肉湯變成麵糊糊才是最可怕的。糖蒜用否,個人自願。餐後飲用一小碗原汁烹製而成的高湯,以為清口。


陝西特色小吃——牛羊肉泡饃

“關中王記”品牌是西安唯典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二個陝西小吃品牌,現階段對來西安唯典參加餐飲技術培訓的廣大學員免費加盟!您可以開一家陝西小吃店,陝西風味麵館、羊肉泡饃館,我們提供全套技術及加盟支持!


西安唯典承諾

包學包會,隨到隨學,不限時間學會為止,三年之內可以免費再次學習,一人交費,兩人學習,所有技術、配方、流程、全部教會

如果您想在餐飲行業創業,又苦於沒有餐飲技術、沒有經營經驗、不知從何下手,請您聯繫我們。

想了解和學習陝西美食的朋友可以添加西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的微信喲!

西安唯典客服電話微信同步:13319209066

微信裡有唯典小吃培訓中心這幾年的培訓照片,及各種陝西小吃培訓的流程、圖片等,您可以先加我們客服微信瞭解詳細培訓情況。

如果您想在餐飲行業創業,又苦於沒有餐飲技術、沒有經營經驗、不知從何下手,請您聯繫我們。

陝西特色小吃——牛羊肉泡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