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安在異鄉:有他在,基層老百姓的癌症就有希望

真心安在異鄉:有他在,基層老百姓的癌症就有希望


邱培林醫生自己還沒意識到,原本只有半年“下沉”任務的他,離開杭州到了龍泉,一“紮根”已是第五個年頭。


“下沉”近五年,就邱培林醫生個人而言,他送走了一波又一波“下沉”專家,為當地培育出一支帶不走的醫療團隊,牽頭成立浙西縣市級醫院中規模最大的腫瘤治療中心;對龍泉當地百姓來說,再無需跋山涉水外出求醫,這座被群山環繞的縣城甚至還吸引了周邊地區病患。


與其他“下沉”專家相比,邱培林是位“長者”,有著四十多年腫瘤外科臨床經驗。他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的一名腫瘤外科名醫,手術量常年在浙二穩居前三。2013年,原本已退休的邱培林醫生返聘浙二,繼續在腫瘤外科領域耕耘。2014年2月,浙二在龍泉成立分院,開始下派專家,邱培林義無反顧報了名。


原本下派僅半年,可怎麼一待就是快五年?許多人不解,可邱培林醫生明白,基層百姓的渴求、龍泉當地的一再挽留、心底的那份責任,讓他回杭的時間一拖再拖。


在浙二時,他有許多老病號來自龍泉,當聽到病人說“要是邱主任能來龍泉多好”時,他的心觸動了,於是報名“下沉”;


當在龍泉市人民醫院“下沉”時,看到醫院尚未有腫瘤專科,一心想幹點事兒的邱培林著手推進醫院腫瘤治療中心建設,15年9月建成後,他又倍感“不能撒手不管”,以至繼續留任,將腫瘤中心建設成擁有48張床位,涵蓋腫瘤診斷、手術及術後綜合治療的區域醫療治療“高地”;


而身為浙大人,邱培林心底的“浙大情懷”也讓他深深眷顧龍泉這方土地。

“抗戰期間,浙大曾南遷龍泉創建分校,在浙大困難的時候,龍泉百姓幫它渡過難關,如今,龍泉百姓需要我們,作為浙大人,義不容辭啊!”


“沒想到,省城醫院都不敢做的手術,在家門口卻能做了!”這兩日,龍泉人老吳又來找邱培林醫生複診。兩年前,老人被確診為胃癌晚期,腫瘤已佔據胃腔全周,杭州一家醫院建議老吳放棄手術保守治療。當老吳回到龍泉後病情惡化,反覆大出血,在“死亡線”上徘徊,最終在邱培林的主刀下為其成功實施了胃癌根治術,他的身體才日漸恢復。


“下沉”龍泉多年來,邱培林醫生開展了乳腺癌保乳根治手術、B超定位下腫瘤活檢術、乳房腫塊術前定位技術、胰腺癌根治術、消化道腫瘤擴大根治術等諸多新技術新業務,使原先需要在上海、杭州、麗水等上級醫院才能解決的許多高難度手術,均能在龍泉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他還積極帶動學科和團隊建設,讓省城三甲名院先進的腫瘤治療理念與技術在龍泉生根發芽。他一手建立的腫瘤治療中心先後被授予

“浙江省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2017年度麗水腫瘤防治先進集體稱號等。


“下沉醫生若要做好,不能帶著‘任務觀’來,而是要真正紮根下去,實實在在推動基層醫療服務水平。”邱培林說。

浙二下沉工作一覽

我們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在建德市第一人民醫院、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衢江區人民醫院、蘭溪市人民醫院、龍泉市人民醫院、遂昌縣人民醫院建立“雙下沉”分院,通過專家派駐、管理輸出、文化同步等形式,使分院品質發生較大提升:業務總收入同比增長19.3%;門急診同比增長20%以上;住院量提升了15.7%;四類以上手術量提升了60%;當地患者外出轉診率下降了50%以上:真正將患者留在了基層。

我們考慮到分院客觀條件,無償向分院捐贈了價值356萬元的遠程設備,並免除 遠 程 的管理費用;還向龍泉分院無償調撥了無影燈、手術動力系統、無影燈等設備,向遂昌分院無償調撥了手術床等設備;向衢江分院無償調撥了價值50餘萬元的纖支鏡。

我們的專家在分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400餘項,餘杭分院更是通過我院導師“一對一”幫扶,實現了國自然零的突破;其他分院在SCI論文上也實現了常態化;建德分院更是通過同質化管理,兩次通過JCI國際評審,並通過國家電子病歷成熟度5級認證和HIMSS6評審,成為縣級醫院品質幫扶的樣板。

文章來源:2018年10月8日 浙江日報 00003版:

激盪40年·改革開放看浙江

素材提供:浙醫二院 社會發展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