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樂團時代如何創新?李響欣賞音樂會有感

上週末,閒暇之餘,受朋友之邀,去觀看了一場精彩的管弦樂團演奏會,現場的各位高水準的演奏師們演奏出一曲曲膾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前半場讓人聽得那叫一個暢快淋漓,大飽耳福,但到了下半場的音樂會演奏時,臺下部分觀眾有很多感覺出不耐煩的表現,本人也覺得場上的各位演奏師們哪裡有些不對路,也許出於自己演員職業習慣,突然悟出一定緣由,那就是場上的演奏師們,雖然演奏樂器的水平很高,但是他們的著裝很隨便,讓人感覺跟演奏的樂曲有著天壤之別,再看看那些演奏師們的面部表情,木納呆板,讓人越聽心情越沉重!

後樂團時代如何創新?李響欣賞音樂會有感

音樂會現場

音樂會結束後,跟幾位朋友一起聊起這場音樂會,大家都有同感,覺得現如今的觀眾欣賞水平越來越挑剔,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樂隊團體還一昧的按著傳統的方式去演出,我個人覺得那勢必演奏會越走越窄,如果能有所創新,推陳出新,演奏師們在演出的時候服飾與所演奏的樂曲搭配得體,甚至誇張些更好,在演奏時面部表情及態勢語言表達得淋漓盡至,讓觀眾們觀賞音樂會,而不是‘聽’音樂會,讓演奏會變成一個視覺+聽覺+感覺的盛宴,才能提起觀眾的興致,帶來演奏會衝擊力,如果以後的樂團能改成這樣的創新演出,一定會給後繼樂團演奏會帶來新的表演風格,給觀眾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覺,勢必會迎來觀眾對演奏會新的熱潮!

大家覺得說得有道理麼,歡迎大家評論轉載。

視頻加載中...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