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三章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十三章

第 十 三 章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译文:下文做具体解释。

原文:何谓宠辱若惊?

译文:什么是宠辱若惊?

原文:宠为上,辱为下。

译文:宠是赞扬夸奖,让人飘然若上;辱是批评贬低,让人心情低落。

原文: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译文:因为别人的赞扬或贬低而让自己的心情随之起伏,就是宠辱若惊。

原文:何谓贵大患若身?

译文:什么是贵大患若身?

原文: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译文:我们为什么患得患失那么在意自己,就是因为我们太在意身体、名誉这些外在的体现,如果我们不在意这些外在体现,也就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焦躁。

原文: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所以抛开自我,以天下为我,才可以寄天下之期望,托天下之祸福。这是圣人之志。

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喜怒哀乐。而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情绪的变化而辗转起伏。被别人夸奖称赞时,我们会心花怒放。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称赞,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但当一个人总是能够得到称赞时,心态就会逐渐改变。从开始的受宠若惊,逐渐变为欣然接受,再后来就是理所应当,最后演变成自大。自大带给人的负面影响,应该不用多说了吧。

当人被别人批评辱骂甚至贬低时,心情低落在所难免。当一个人总是被人批评辱骂甚至贬低时,人的心态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转变。一种是难过,进而转化为自卑,甚至变成懦弱胆小的自闭症。另一种是难过,进而转化为愤怒,最终变成玩世不恭的浪子,又或者成为充满暴力情绪的愤青。

作为管理者,除了自身要抛开患得患失的自我情绪之外,如何妥当公平的处理治下民心,是最考验管理能力的。这世界没有完美的人,同样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不宠、不辱,则民心自然安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