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月逢中秋格外圆。

圆形是最完美的形式,从古至今的建筑师们自然不会忽视。

自带中心感的圆形,被认为是天空和宇宙的形式,是联系人类和天道的洞口,是人与宇宙对话的形式。到了今天,圆形具有强烈的标识性,也意味着仪式、平等和创造。建造一个圆形的建筑物几乎是每一代建筑师的终极梦想。

在中秋佳节之际,我们梳理了从古至今几大圆形为母题的建筑作品,在赏圆月、吃月饼的时候,开启对宇宙的新的思考。

1.巨石阵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位于英国的巨石阵是英国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遗迹。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比较准确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巨石阵的主体由几十块巨大的石柱组成,这些石柱排成几个完整的同心圆,巨石阵的外围是直径约90米的环形土沟与土岗,内侧紧挨着的是56个圆形坑。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更有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起的石柱上。

巨石阵的功能尚未明确,但可以推测,在远古时代建立这样一个庞大工程,应该是和某种宗教活动有关,据称巨石阵的石头摆放位置和太阳运行轨迹相关。这应该是人类用圆形接通宇宙的尝试。

2.万神庙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古罗马最重要的建筑遗迹之一。建于120年—124年,是古罗马人膜拜众神的庙宇。这一建筑奇迹是现代结构技术出现以前世界上室内空间跨度最大的建筑,记录保持千余年。平面呈圆形,顶部大穹顶直径达43.3m,顶端高度43.3m。更为重要的是穹顶中央8.9m直径的大圆洞,顶光可以照亮神庙内部,如同一道神光,让人感到神灵降临。大穹顶开启了建筑历史上对建造穹顶的狂热追求——尤其是文艺复兴时代,无数建筑大师呕心沥血,投入毕生精力,把自己献祭于宗教和建筑。而穹顶上投下来的这一束光,不知激发了多少建筑师的灵感,包括柯布西耶、安藤忠雄等现代巨匠。

3.天坛与圜丘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在我们东方,面对天地宇宙的宏大命题,我们依然选择了圆形作为与天对话的母题。这组始建于明代的建筑是明清皇家最为重要的祭天之所。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圜丘最顶层核心的天心石是皇帝读祭文的地方,声音从周围反射,格外洪亮,恍然有种与天对话的感觉。

4.牛顿纪念堂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18世纪建筑家布雷(Etienne-LouisBoullée) 为纪念牛顿设计的纪念堂,虽然没有建造,但在建筑史上意义深远。这个方案被认为“集浪漫主义的感性影响,新古典主义的重理性,和古代的庄伟于一体”。布雷认为球体代表了完美和雄伟,一个直径长达500英尺的球体嵌在一个三层蛋糕式的圆形底座中。这个建筑本身就像一个宇宙,而牛顿万有引力等科学研究,正是为人类打开了通向宇宙的大门。

5.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关心的已经不再是人类对神的崇拜,建筑更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这座圆形的博物馆由现代主义大师赖特设计,是现代主义运动中最重要的圆形建筑物。在其中“供奉”的已经不是神灵,而是承载着现代人精神内核的艺术品。1959年古根海姆博物馆对外开放时,赖特也已经去世半年多了。很多艺术家认为里边螺旋而上的展厅无法满足作品展出的需要,甚至有二十位艺术家签名拒绝在古根海姆博物馆展出他们的作品。时过境迁,古根海姆博物馆无疑是20世纪最重要的博物馆建筑,也开启了用圆形作为展览建筑母题的先河。

6.金泽21世纪美术馆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2004年建成的这座美术馆是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极为抽象、近乎图解的建筑形式,将圆形与方形的关系以最为纯粹的手段表达出来。圆形的外界面采用360度透明开放的玻璃幕墙,以另一种极端将室外风景自然融入室内,让人们更多的感受艺术和城市的关连。

7.头大佛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安藤忠雄是使用纯粹几何形式的高手,圆形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但这件作品更为纯粹。安藤在日本札幌的MakomanaiTakino 墓地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由薰衣草覆盖着的寺庙,在佛像的四周建造一个圆锥形景观山丘,只剩下佛像的头部可以从山外看见,然后在山丘上种植了15万株薰衣草,让这里的景观从春季的绿色变成夏天的紫色,到冬天的时候又变成白色。游客可以通过40米长的通道进入佛像内部,里面是一个圆形空间。这个“空”的圆形成的“场作”,更具有东方禅境,成为灵魂的栖息地。

8. 阿布扎比卢浮宫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让·努维尔(JeanNouvel)设计的标志性建筑杰作。这是一个直径达180米的双重圆型穹顶,并由水平的,呈完全辐射状的几何线条随机的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多孔状的镂空结构形式,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随机的光线产生了一种太阳雨的效果。穹顶在阿布扎比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创造了沙漠里的天外来物的感觉。

9.苹果总部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在新时代的人看来,苹果就是类似于宗教,是商业的宗教,科技的宗教。他们创造神话,也创造信仰。福斯特为乔布斯设计的新总部大楼无疑就是苹果的信仰中心。ApplePark,苹果飞船总部大楼,环状的中间是大型庭院,用史蒂夫·乔布斯生前自己的话来形容,新大楼像“一艘着陆的宇宙飞船”。占地面积约合26万平方米,总花费达50亿美元。乔布斯剧院处在环形总部大楼附近,专门用于举办发布会等重大活动,剧院的外观玻璃幕墙高约6米,直径约50.2米,屋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碳纤维独立屋顶,重达80吨,由44块面板组成。

10. 暂未公布姓名的建筑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不好意思,最后是我们的设计。

我们希望用最最基本的圆形,塑造一个城市新的活力中心。

我们是大院里的年轻一代,有最正统的血统传承;

我们与大师为伍,高山仰止,敬仰先贤;

我们思考建筑的永恒之道;

我们始终作坚持探索时代前端的原创先锋;

几年积累,从无数投标、比选的血泊中走过;

我们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建筑慢慢从图纸变成现实,投入使用;

从办公到展览中心、站城一体、超高层、体育建筑。。。我们期待更广阔的天空。

E4-Feasibility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第四事业部创作室

欢迎加入,继往开来。

(注:本文部分图片源于互联网,原始出处不详,其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立即删除)

建筑师的个人小站

MINDARCH

有空来坐坐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 《建筑技艺》代理产品 /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由建筑师曹晓昕7年前设计的时尚便捷工具包“函包”现重出江湖,全真皮材质、大厂定制五金、手作皮具,售价仅799/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杨晓燕设计、曹晓昕监制的全球首款座包2.0版全新上线,和COACH、GUCCI同一代工厂优选顶级生产商,售价299元/个。《建筑技艺》倾情代售,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为了祝贺巴克里希纳·多西获得2018普利兹克建筑奖,特别定制了《多西随想录》

「AT」月满建筑圆——建筑和宇宙的对话

/关于《建筑技艺》/

《建筑技艺》(AT)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创刊于199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

《建筑技艺》微信现有微信粉丝300000+。微信和杂志推广合作电话:010-57368773,[email protected]


欢 迎 订 阅 《 建 筑 技 艺 》 杂 志

32元/本,全年384元,赠送四本《建筑幕墙》杂志。可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82-680,亦可在www.atd.com.cn(请认准唯一官网)通过支付宝、银行电汇等订阅。咨询电话:010-57368780。

(杂志近期主题包括:“在地建筑、木建筑、绿设计、BIM、装配式建筑、医疗养老建筑、旧建筑改造、室内外一体化设计、互联网影响下的建筑”等,欢迎订阅)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微信订阅《建筑技艺》杂志


/

重要启事/

《建筑技艺》2015年推出《建筑幕墙》杂志和微信,关注幕墙技术的小伙伴可以添加关注微信号BCWjourna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