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間大用場 看黃岩財政如何助力橋下空間「變廢爲寶」

小空间大用场 看黄岩财政如何助力桥下空间“变废为宝”

今年以來,黃巖區以推動城市轉型升級為契機,在全域範圍內開展橋下空間管理利用工作,計劃三年內完成20萬平方米,橋下空間整治率100%,利用率95%,實現橋下空間舊貌換新顏。該區財政積極助力橋下空間“變廢為寶”,目前已投入2080萬元,整治橋下空間問題點位82個,完成利用面積約6.9萬平方米,其中建成公共綠地約4萬平方米,建成公共停車位320個約1萬平方米,改造體育健身場所約1.9萬平方米。

小空间大用场 看黄岩财政如何助力桥下空间“变废为宝”

凝聚多方力量

橋下空間融資多樣化

改變過去公益類項目建設政府單一投資的做法,將財政扶持資金、專項補助資金、社會資本統籌整合,共同投入參與橋下空間利用項目的建設、管理和使用,有效破解項目資金難題。比如該區城新大橋橋下驛站項目,計劃投資370萬元,打造一個集休閒廣場、書吧、運動場、停車場於一體的橋下休閒驛站,總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社發集團投資270萬元修建,當地足球協會投入100萬元建設3個籠式足球場。

小空间大用场 看黄岩财政如何助力桥下空间“变废为宝”

注重因地制宜

橋下空間利用多元化

根據橋下空間所處位置與現狀,因地制宜進行開發和利用,實現與周邊的自然、人文環境相協調。如該區104國道東複線立交橋下,在拆除清理“髒亂差”後,根據該區域周邊人口密集、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低等現狀,經充分調研和安全評估後,投入300萬元建成橋下體育運動場,面積0.8萬平方米;瀋海高速岙岸段橋下,周邊模具企業林立,停車問題突出,該區在拆除清理橋下亂搭建鐵皮棚後,建設公共停車場,公共停車位達320個,面積約1萬平方米。

小空间大用场 看黄岩财政如何助力桥下空间“变废为宝”

強化要素保障

橋下空間管理長效化

出臺《黃巖區橋下空間管理辦法(試行)》,全面理順監管職責,徹底消除了橋下空間因權屬複雜、利益多元、長期缺乏專門管理而造成的監管盲區。同時將橋下空間利用項目列入“路長制”“段長制”的管理責任範圍,設立專 人定期巡查,對於發現的隱患及時排查整改。通過定期巡查,及時將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嚴防問題反彈,確保管理長效化。

(牟 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