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導語:近年來,佛山以古村活化、美麗文明村居建設、五好新村居建設工作為抓手,紮實推動村居文明風尚的培育和群眾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而在塑造文明鄉風過程中,佛山傳承創新鄉村傳統文化,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推動鄉村現代文明。2018年中秋佳節,多姿多彩又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就是佛山塑造特色文明鄉風的最好註腳。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傳奇中國節·中秋節》節目截圖。圖片來源:南海西樵

9月24日晚7時許,南海西樵鎮松塘村祠堂前,當塔中禾草被點燃,塔身迅速燒得通紅,村民圍著火光漫步祈福慶祝中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傳奇中國節·中秋節》欄目組在現場全球直播,將這一幕別具嶺南特色的民俗活動“送”進千家萬戶。

9月24日是傳統中秋佳節。作為嶺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佛山各地舉行了別具特色的燒番塔、舞火龍、賽龍舟等民俗活動,與歸來的親友們一起歡慶團圓。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松塘村燒番塔活動現場。圖片來源:南海西樵

“太壯觀了,讓人印象深刻。”在松塘村,當番塔燒得通紅,數米高的火光直衝夜空時,村民們按照傳統習俗扶老攜幼繞月池漫步一週,祈願生活幸福安康,來自廣西的新佛山人黎雲燕,趕緊掏出手機,雙手高高舉起,記錄這難忘的一幕。

松塘村燒番塔被認定為佛山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松塘村傳承和保留了許多民俗,希望將其深厚文化底蘊展示給觀眾。”央視《傳奇中國節·中秋節》主持人劉陽介紹,2018年該欄目組在全國選取了十幾個城市現場直播,佛山成為廣東省唯一入選城市。此外,香雲紗、佛山秋色、南海藤編等本土非遺文化也紛紛亮相央視。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9月24日傍晚,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傳奇中國節·中秋節》節目正在西樵鎮松塘村燒番塔活動現場直播。圖片來源: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9月24日晚,除了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騰訊、新浪、南方+、今日頭條、觸電新聞、佛山發佈、佛山新聞網等十多個新媒體平臺聯合直播了松塘村燒番塔活動,截至9月24日晚11時僅佛山新聞網就吸引了超過18萬人次在線觀看。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上元村“舞火龍”吸引了萬人觀看。圖片來源:醉美南莊

在禪城南莊鎮上元村,傳承超百年的舞火龍民俗活動,9月24日晚再度上演。起龍前,村民們手持長壽香,點火後插在用水浮蓮編制而成的“火龍”上,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火龍”出遊,村民們將龍身高高舉起,翻騰起舞,場面十分壯觀。

作為傳統嶺南水鄉,賽龍舟是佛山最具代表的民俗之一。9月24日,龍江“聯誼杯”五人龍舟邀請賽復辦,給當地市民帶來濃濃的節慶氛圍。此外,高明、三水等地吃田螺、做芋團等民間民俗活動也熱鬧開展。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在羅村上柏村,村民慶祝中秋節。圖片來源:佛山日報攝影俱樂部徐懿君攝

兩層樓高的番塔燒得紅紅火火,伴隨漫天星火,村民繞著月池漫步祈福。9月24日是中秋節,有近800年曆史、作為嶺南古村落典型代表的南海區西樵鎮松塘村舉辦一年一度的燒番塔民俗活動。與以往不同,今年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傳奇中國節·中秋節》欄目組走進松塘村,對燒番塔、香雲紗、秋色、藤編等非遺文化進行直播,將一幅幅佛山民俗畫面傳到全球觀眾的家中。

這已不是佛山民俗文化第一次受到央視關注。早在此前,南海醒獅、千人詠春拳、千叟宴和樂安花燈等就先後登上過央視頻道。此次燒番塔再次贏得央視的聚焦,既是對佛山文化建設成果的一種肯定,也為佛山充分挖掘鄉村民俗資源、以旅遊推動鄉村振興助力。

松塘燒番塔節節高升

在松塘村月池邊,一座6米高的番塔靜靜矗立,塔旁堆滿禾草堆。據瞭解,2018年的番塔用磚4000多塊,由20多位村民花費5個小時搭建而成。

“番塔的搭砌大有講究。”松塘村村民區叔說,每年的番塔必須高於上一年,寓意“節節高升”;搭砌時從下往上每一層都要向內部收縮一圈,使番塔形成中間鏤空、上小下大的錐形,以便火苗上躥。

9月24日晚上6時30分,一場大雨停歇後,燒番塔活動正式開始。在密集的鑼鼓聲中,民樂小學的“小雄獅”起舞助興,恭賀觀眾節日快樂。隨後,村民打開塔底的爐口,點燃禾草。隨著火苗越升越高,番塔頂端不斷噴出長長的“火星”,場景蔚為壯觀。在番塔燃燒之際,村民紛紛圍繞月池漫步一週祈福。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松塘村“燒番塔”盛況。圖片來源:南海西樵

“燒番塔寓意著生活紅火。”松塘村的“長老”區子廣說,該村燒番塔習俗源自清朝,以往是每房人各自取樂,後來演變成全村人一起燒番塔祈福。正因如此,燒番塔被賦予了團結協作、家族團圓的寓意,每年到了中秋節,村民無論身在何處都會趕回來參加活動。延續至今,燒番塔已成為佛山市級非文化遺產,是當地靚麗的文化名片。

9月24日晚,當松塘村民如常延續這項民俗時,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傳奇中國節·中秋節》欄目組用鏡頭逐一記錄上述畫面。據瞭解,《傳奇中國節》是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的品牌節目,連續多年對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中華傳統節日進行全球多點直播,向全球觀眾傳播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對世界的影響。2018《傳奇中國節·中秋節》在全國選取十多個城市進行現場連線直播,而佛山是廣東省唯一入選城市。9月24日晚,除了傳統民俗活動燒番塔外,醒獅、武術等佛山本土文化也在央視集中亮相,展現出厚重的嶺南歷史文化底蘊。

團圓家宴“講意頭”尋根鄉愁

遊子思歸,月圓之夜,過的是中秋,唸的是鄉愁。佛山除了以傳統文化讓人一飽眼福,飽含嶺南飲食文化元素的中秋家宴則滿足了遊子的口福。9月24日央視直播中還專門介紹了傳統的佛山中秋團圓家宴中的“講意頭”,明目去晦的田螺、象徵聰明伶俐的菱角、大小團圓的芋頭等依然是佛山人必不可少的中秋家宴菜色和“拜月”果點。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傳奇中國節·中秋節》節目截圖。圖片來源:佛山文化

正是一道道有故事的中秋家宴,成為許多旅居海內外的佛山人記憶中不可抹去的濃濃鄉愁。詠春拳一代宗師葉問長子、詠春拳大師葉準記得,小時候過中秋,家人會擺出月餅、水果、花生等各種美食,等到月光出來一家人團聚一起“拜月亮”,氣氛很溫馨。

當美食遇上佳節就是家的味道。品的是食物鮮美,感受的是家人共聚的喜悅。人月兩團圓是佛山人心中的中秋佳節。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傳奇中國節·中秋節》節目截圖。圖片來源:佛山文化

“砌高高的牆,用燒番塔的形式,祝福來年風調雨順。”香港漢榮書局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海西樵籍的石漢基則對燒番塔記憶猶新,每到中秋全家老小就圍繞著番塔來祈福。

舊俗寄鄉愁,何人不起故鄉情。作為完整保留的中秋過節習俗,燒番塔也是眾多海外遊子念念不忘的一道家鄉火光,旺是紅紅火火,高是步步高昇。燒番塔和眾多傳統文化習俗一起,編織成為鄉愁,這些都是嶺南文化的體現,也是華人積極向上、愛國愛家的象徵。

佛山文化之窗進一步推開

如果說松塘村的燒番塔作為壓軸好戲,將佛山中秋節慶活動推向高潮,那麼燒番塔初登央視就讓佛山文化之窗向全球觀眾推開得更為徹底。

作為嶺南文化發祥地之一,佛山時至今日依然保留著嶺南傳統文化精髓,武術、醒獅、龍舟為人津津樂道,不僅成為佛山本土民眾過節必備節目,也是中外媒體報道與傳播的常客。前者,讓這座走在改革前沿的製造業大市,依然遵循著對傳統文化的敬重與傳承;後者,讓嶺南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底蘊通過一方電視走向無界限的地球村,備受全球矚目。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民樂小學學生在進行舞獅訓練。圖片來源:南海西樵

近年來,南海區西樵民樂小學學生數次亮相央視春晚、央視元宵晚會和央視重陽節目,向全國人民展現佛山功夫。而昨夜的央視直播現場看到,大大小小的南獅在村祠堂前舞動,“劉關張”三種獅子步態矯健、不怒而威,原汁原味地呈現出南獅的臉譜化特質。現場還有佛山傳統拳種表演。

“遍地是武館,人人都會兩下子”,這是全國民眾對佛山文化的傳統印象。事實上,佛山傳統文化精彩紛呈,僅南海區就擁有國家、省、市、區級非遺項目超過50個,並依然活躍在各區、村居,讓快速的現代城市生活仍然不失傳統文化的儀式感。

結語:深挖和活化傳統文化,是佛山加快建設文化型導向城市的重要路徑之一。除了武術、醒獅,佛山還有龍舟等豐厚的文化積澱。在剛剛結束的亞運會上,以佛山運動員為主要班底的中國女子和男子龍舟隊奪金摘銀,嶺南傳統技藝在現代體育技藝場上毫不遜色。而9月24日夜晚的燒番塔、藤編技藝直播也展現出佛山傳統文化的更多面。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央視全球直播佛山民俗燒番塔!五區的中秋活動豐富多彩

來源:佛山日報,佛山文明網、文明佛山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