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20個項目 中廣核與華爲將如何聯手布局?

4年20個項目 中廣核與華為將如何聯手佈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一個是中國最大的核電企業,一個是中國最大的信息與通訊技術供應商,一個是中央企業,一個是民營企業,兩家企業走到一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8月14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中廣核獲悉,當天,中廣核和華為榮耀在大亞灣核電基地聯合舉辦了一場品牌跨界技術交流會,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華為榮耀總裁趙明聯手向社會推介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和民族品牌手機“榮耀Note10”。

黃曉飛透露,雙方此次的跨界推介,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實際上,在此次跨界技術交流的背後,中廣核跟華為在新能源領域早已有較深入的合作。

數據統計顯示,華為是中廣核新能源最重要的組串式併網逆變器設備供應商之一,2014年至今,雙方已合作了20個項目。

在技術交流會現場,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分別向現場媒體介紹了華龍一號核電站和榮耀Note10手機的技術特性。技術交流會前,中廣核邀請長期關注科技領域的媒體代表參觀了大亞灣核電基地。

其實,中廣核與華為榮耀的聯合跨界推介活動早有伏筆。

2018年7月31日,榮耀Note10手機在北京正式發佈。當天,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在講述該手機在液冷散熱方面的“新科技”時,一張高清的大亞灣核電基地航拍圖就曾出現於發佈會現場。

在8月14日的跨界技術交流會上,中廣核新聞發言人黃曉飛、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就兩家企業為何會有此次合作,回應了記者的提問。

趙明表示,核電站善用自然的能量,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安全清潔的電力。核電站發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能,要做到安全高效地發電,離不開水循環的巧妙運用以及高精尖的散熱系統。

黃曉飛表示,華龍一號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為榮耀的核心技術也是國產。在不同產業領域,無論什麼技術都可以相互融通,相互借鑑。

華為榮耀在手機的液冷散熱方面,亦曾從核電工業裡尋找靈感。華龍一號作為世界先進的核電技術,在堆芯冷卻技術方面,通過創新不斷優化提升。目前華龍一號核電站的核反應堆裡,採用了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升了核電站的安全性能。

其中,華龍一號是中廣核採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它充分利用中國目前成熟的核電裝備製造業體系,具有良好的經濟性,也是當前核電市場接受度較高的三代核電站機型之一。

目前中廣核防城港核電站的3、4號機組採用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兩臺機組分別於2015年12月24日和2016年12月23日正式開工,工程建設順利。2015年10月21日,中廣核和法國電力集團(EDF)簽訂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的投資協議,中廣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EDF共同投資興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HPC項目),並共同推進塞茲韋爾 C(SZC項目)和布拉德韋爾B(BRB項目)兩大後續核電項目,其中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在通過英國通用設計審查後將應用於布拉德韋爾B項目。

榮耀則是面向年輕人的互聯網科技領導品牌,成立於2013年12月16日,是華為集團下的雙品牌之一(華為品牌、榮耀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