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法」學習論語精髓,鍛造現代儒商|王蔚

「看法」学习论语精髓,锻造现代儒商|王蔚

學習論語精髓,鍛造現代儒商

王蔚

山東財經大學教授

孔子二五六九年歲次戊戌八月廿一日乙丑

耶穌2018年9月30日

山東儒商大會於2018年9月29日至30日在山東舉行。這是山東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國的一件大事,更是山東商界以及全國商界的一件大事。

作為《論語》的研究者和傳播者,作為從事經濟與管理的教學與研究的大學教師,我對大會的召開感到由衷的高興,期望並相信大會一定會圓滿成功。

下面我圍繞著學習論語精髓,鍛造現代儒商這個話題談點自己的看法。

一、論語的精髄

《論語》是一部什麼書?自古以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讀《論語》30年,我對《論語》的評價是,《論語》是一部洞察人性和充滿智慧的關係學著作。

所謂洞察人性,孔子認為人性至少有包括十個方面:他難己易、德難色易、庸難偏易、直難枉易、義難利易、學難耍易、事難言易,訟難伐易、改難故易、貧難富易。

所謂充滿智慧,孔子認為,人在社會中共存在著六種基本的關係,它們夫妻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君臣關係,朋友關係和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

論語不僅提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具體原則,還提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一般原則。掌握了《論語》,就便我們找到了處理人際關係的鑰匙。

秉持禮之用和為貴及和諧大同的理念,孔子提出了處理人際關係的具體原則與一般原則。

所謂具體原則是指夫溫妻柔、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禮臣忠、友信久敬、見義勇為。

所謂一般原則是指仁、恕、禮、惠、樂。孔子認為人有被愛的需要,人有被理解的需要,人有被尊重的需要,人有被幫助的需要和人有追求快樂的需要。一個人要想和另一個處好關係,必須滿足對方的這些需要。這就是仁愛、理解、尊重、幫助和快樂。

孔子認為,要想把人際關係處理好,不僅需要上面提到的那些原則,還必須把自己打造好。根據這個思路,孔子提出了“君子”這個概念。

在《論語》當中,孔子把“君子”和“仁”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在孔子看來,“仁者”即“君子”,“君子”即“仁者也”。孔子在《里仁篇》中講“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我認為孔子的最偉大貢獻是為中國人樹立了道德國標。這個道德國標就是孔子提出的“君子”概念。“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君子懷德”,“君子尚德”,“君子喻於義”等等。自孔子以後,中國人總是用“君子“這把尺子衡量自己,衡量自己周圍所有的人。

君子從內在本質上來講是仁義禮智信,從外在形象上來看是溫良恭儉讓。孔子認為,君子有三個最基本的標準:仁、智、勇。孔子認為,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具備了這三個條件,可以稱之為君子,不具備這三個條件,就不能成為君子。

孔子認為“吾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認為,一個人是否成長為君子,這與他個人的選擇有關。我想成為一個君子,我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君子“。

自孔子之後,君子遍佈在社會的各個職業,各個階層。國君中的君子被稱為仁君。軍隊中的君子被稱為儒將,而從事商業活動的君子被稱為儒商。

二、儒商之仁、智、勇

自古以來,經濟活動是人類最真最基本的活動。經濟活動存在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四大問題。

在這四大活動當中,交換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古代有個商朝,商朝的建立者據認為是從事商業活動的氏族頭領。

《論語》中有許多關於商人的記載。被稱為儒商鼻祖的端木賜,也就是子貢,在《論語》中相當活躍。孔子對端木賜的經商天賦讚不絕口:“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

孔子說,端木賜不接受命運的安排而從事商業活動,他對行情與價格的變動把握得非常準確,幾乎從不失手。

何為仁?仁者,愛人,立人和達人也。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也要秉持愛人、立人和達人的原則。

儒商上的愛,體現在把各種產品及時地輸送到社會的不同的地域和各個階層,滿足不同地域和各個階層的需要。這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

在古代,從事商業活動是很苦的,不僅需要智力,還需要體力,還要承擔各種各樣的風險。《論語》中講,仁者先難而後獲,這一點在商業活動當中體現得特別明顯。從事絲綢之路的商人,從事鹽茶販賣的馬幫,其艱辛非常人所比。

儒商的立人和達人表現在對利益相關方的照顧與關照。這一點,山東章丘舊軍的孟洛川做得非常出色。

“孟洛川以"仁、義"為理念,將整個"祥"字號分東家、經理、持股人、內夥計、外夥計、學徒、後司七個等級。

內夥計工資自第三年起開始增加,且年年遞增,最多可達一年200餘元。

員工每年有50天的探親假並且發給來回路費,給予在本店賣布的店員7折優惠,還採取年終饋贈的方法給予鼓勵,幅度10-50元不等。

員工伙食,早晚餐葷素各半,且有犒勞。此外,他們每年還會享受免費查體。孟洛川關愛員工,瑞蚨祥上下一心,不斷髮展壯大。

儒家歷來提倡"仁義樂善,好善樂施,急公好義","重族誼、恤孤弱、厚人倫、關心族黨、鄉里"[11].孟洛川一生傾心於慈善、公益事業。

1883年到1899年,黃河山東段三次決口,氾濫成災,章丘深受其害。孟洛川與兄孟銘鑫斥巨資修整治黃河,自此章丘免受河患,孟氏因此受到鄉親的銘感。孟氏還開辦平糶和賑濟活動,設社倉,積穀備荒,施粥放谷,救濟災民。

每年冬夏,孟氏都會於街頭放置200套衣服,任無衣的窮人領取。此外,孟氏還主持修葺章丘文廟、建尊經閣、文昌閣,在舊軍設義學以及出資協修《山東通志》等,由此博得了慈善家的稱號,被譽為"一孟皆善".

何謂智?商業活動的智不僅表現為政局的判斷,所謂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也;還需要對各地生產情況進行了解,對各地的消費習慣、消費水平掌握,應付各種各樣的欺詐。

所謂“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可逝也,不可陷也”。還表現為對道路的熟悉各種運輸方式的選擇。

何謂勇?勇者,決策、擔當也。商業活動當中的勇分為小勇和大勇。商業活動當中需要立馬決斷,需要立即實施,這是小勇。孔子講“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講“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於比”。在孔子看來,商人承擔社會責任,這才是大勇。

端木賜是最早的儒商,也是儒商中的傑出代表。被稱為君子三達德的仁智勇在其身上有充分的體現。

《呂氏春秋》曾有子貢贖人的故事,讀來頗受教益。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如果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獎勵之金。

三、鍛造現代儒商

應當指出,現在的商人與古代的商人有很大的區別。現在從事經濟活動的企業主、企業經營者都可以稱為商人。商人是一個非常廣大的階層。商人在當今社會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商人有兩種,一種叫君子商,另一種叫小人商。

君子商者,以國家大義為重,以謀民眾福利為宗旨,為民眾提供好的產品和好的服務,價格公道。

小人商者,唯利是圖者也。為了掙錢不擇手段。甚至以假冒偽劣產品或縮水服務,坑害顧客,牟取暴利。

君子商者,即現代儒商。鍛造現代儒商,不僅是目前整個國家道德建設的需要,更是廣大商人的自身要求。

鍛造現代儒商。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為人民大眾提供優良產品、優質服務是現代儒商的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價格公道,追求合理利潤是現代儒商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不偷稅漏稅,不欺行霸市,遵紀守法,是現代儒商最基本的素質。承擔社會責任,儘可能的為社會多做貢獻是現代儒商的價值追求。

第二、樹立標兵,營造氛圍。

在40年的改革開放當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潮當中,湧現出許多優秀的企業家。他們講擔當,守誠信,提供好的產品,提供優質服務,自己無怨無悔,真誠奉獻。

他們是儒商的典型代表。就山東而言,有好多企業家值得宣傳。如黃鳴、如孫孟全,如張士平、如王勇、如牛虎兵。他們創辦的企業,不僅為國家創造了財富,而且解決了許多人的就業問題。

對待這些現代儒商,省委省政府要大力表彰,號召全省的企業家、商人向他們學習。以這次路儒商大會為契機,在全社會樹立一種尊重儒商、敬重儒商的社會氛圍。

第三,對商人進行論語方面輪訓,促使更多的儒商產生。

在《論語》當中孔子曾對他的學生子夏講過,“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論語是中國最重要的修身寶典。事實證明,學好論語,是鍛造現代路上的一條捷徑。有幾條可行的建議:

一是開展《論語》下企業活動。組織高校的老師,研究者,對規模以上的企業家進行論語方面的培訓。

二是開展企業家進高校活動。可以分期分批地對企業家進行《論語》方面的培訓。

三是在社會的各個層面舉辦各種各樣的《論語》研讀活動。吸引更多的企業家、商人參加。

相信通過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學習《論語》精髓、鍛造現代儒商會成為一種風尚。在齊魯大地上,相信儒商會越來越多。“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們盼著這種景象早日呈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