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工作人員和普通人員投資p2p有何區別?

網貸行業投資大軍中,除了真正的投資人外,平臺人的投資其實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那他們與普通投資人的投資策略有什麼區別?

我諮詢了一個在某P2P平臺工作的朋友,他告訴我,一般大部分資金投資自己平臺,畢竟在這裡工作,各個方面的信息瞭解的比較全面,相對比較放心。

但是作為運營人員,還會保持同時投資5-7家其他的平臺,一是進行網站體驗對比,方便改進自己平臺的網站;二是為了保持行業的敏感度,及時跟進一些監管政策的行業實施進度。

平臺工作人員和普通人員投資p2p有何區別?

P2P投資

那他們都是怎麼選擇其他評的呢?

一般分為三個步驟:1、常規信息調查 2、非常規信息調查 3、圈子

1、 常規信息調查

一、常規的信息調查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看背景實力。

2、看高管團隊以及個人經歷的描述。

3、看平臺保障,仔細核查第三方擔保公司

4、看項目本身

常規的平臺信息調查可以基本確定一個平臺自身的實力,但是無法確定平臺在向好還是壞的方向發展。

二、非常規信息調查

1、 近期人員流動狀態。

一個平臺如果出現問題,內部工作人員一定是第一時間知曉,如果有大量的中層和高層離職跳槽,基本說明這家公司有問題,雖然表面上平臺還在運轉,但已離爆雷不遠。

2、平臺的組織架構以及各部門人員佔比。

組織架構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一家公司未來的發展。一家平臺如果組織架構非常混亂,中層管理人員很少,風控人員也很少或者沒有,技術人員也相對較少,反而業務人員佔比很大,這樣的平臺必須要小心。

3、平臺的主要獲客來源。

平臺的投資人是平臺的重中之重,優質的投資人是一家平臺賴以長期發展的基礎。羊毛過多、返利過多,這些都是平臺高危的信息指標。

三、圈子

每一個行業都是有圈子的,圈子內的人大部分都是各個平臺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很多一手信息會在圈子內進行共享,通過這些信息,即使平臺要雷,也完全有時間來得及把資金撤出來。

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人,也是可以接觸到這個圈子的。稍微大一點的城市,都會有很多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活動會議,一般這些活動只要報名就可以去。

買家沒有賣家精,換個角度,以平臺人的角度去考察一家平臺,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但是記住,只要是投資就一定會有風險,即使做再多的準備都不能絕對保證萬無一失,我們能做的只有儘量降低自己的風險。

無論是投資P2P還是其他的投資理財方式,很多人喜歡追求高回報,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如果你做的是投資理財就要給自己清晰的定位,投資理財是對合理收益進行預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不會讓你一夜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