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李學凌二三事:從執筆爲戈到直播之王

YY李學凌二三事:從執筆為戈到直播之王

清代乾隆年間有一個叫黃仲則詩人,此人一輩子籍籍無名,卻唯獨留下了一句流傳後世的名言,直到今天依舊無人不知:百無一用是書生。

此句出於黃仲則的一首詩,完整的一句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詩都講究詩境和詩意,黃仲則幼時喪父,少年喪兄,詩負盛名卻屢試不第,為謀生計,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35歲就客死他鄉。所以用“百無一用是書生“控訴和自嘲並沒什麼不妥。

但後來這句話時常被後人不顧具體情境濫用於對讀書人的鄙夷,只不過結果往往打臉。

盛世下,知識分子們在各行各業都正把這句話變成相反語義:讀書百皆堪大用。文人之博識,總在不經意間就會攏得更多命運的饋贈。在互聯網行業中亦不例外。

01

李學凌是互聯網圈文人逆襲的典範。

1993年,20歲的李學凌考入人大哲學系。但這位老兄很明顯對於尼采、黑格爾、康德沒啥大興趣,反而成天泡在信息管理系的機房裡,在雅虎聊天室泡妹。這時候他才想起自己好像是學哲學的,此時若不利用豈不惜哉,於是乎尼采的“永恆與輪迴”,黑格爾的“悲劇理論”,皆成為了李學凌的交際利器。

此外,李學凌還花費了很大的力氣學習彙編語言,冥冥中這為以後他嗅到互聯網的創業機會提供了非常重要因素。

所以成功真不是無緣無故的全憑運氣,你若多努力勤奮一分,命運亦將會多你一分眷顧。

李學凌的大學故事不算多,在人大哲學系四年後畢業後便去了《中國青年報》,成為了一個執筆為戈的文人,因為在大學時對於計算機的興趣和基礎,李學凌的寫作方向是IT。

從1997年到2002年,李學凌採訪了中國IT界元老級的人物。不過當時的大佬還不是大佬,一個個都是懷揣夢想,踽踽獨行的創業青年,誰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是何模樣。

那時候,丁磊還在寧波電信局上班,馬雲剛剛賣掉中國黃頁,李彥宏還在美國讀書,馬化騰只是深圳一名優哉遊哉的打工仔,成天靠泡BBS論壇打發時間。

張朝陽、王志東、陳一舟、馬雲、周鴻禕,雷軍才是那個時代互聯網的主角,他們也都是李學凌的採訪對象。這些人也在往後的日子裡和李學凌產生過無數的瓜葛。

但IT記者那麼多,也只有李學凌後來真的成為了圈內大佬。

究其緣由,光有努力還不夠,仍需要有自己的堅持和態度。

雷軍在金山做副總裁的時候,總搞媒體見面會。很快,他發現一個叫李學凌的中青報記者從來不在媒體登記表上簽字,也不拿車馬費。

雷軍心想:“這個人怎麼這麼各色(與眾不同)?”,就專程把李學凌邀請來做採訪,而李學凌一開口就批評金山的wps產品如何如何不好,搞得雷軍非常無奈。

但雷軍後來評價稱:“李學凌是一個有自己觀點的人,而且不被任何東西所利誘。他還願意琢磨,是個技術愛好者和發燒友。他批評我們的東西還是講在了點子上,很有深度。”

在李學凌身為記者的“門戶時代”,李學凌先後寫出了著名的“凌三篇”——《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搜狐》《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網易》《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新浪》。

靠著敢寫敢說的行事風格,李學凌不僅與多位大佬私交甚篤,自身更被稱之為“京城四大IT名記”。

其他三個分別是: 劉韌、鄒劍宇,胡延平。其中比較有故事的是劉韌,創辦了媒體DoNews,但最後因為與360的公關糾葛,在2008年10月份因為敲詐被捕,一時震動業界,老周的確是個非常有手段的人。

2000年春天,李學凌在採訪陳一舟的過程中,受陳一舟啟發突然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就與幾個朋友合夥搞出一個CFP圖片網站,主打專業圖片。從此,中國新聞照片有了價格體系,“每張照片定價50元,”並且獲得了投資,逐漸發展起來。

而這個網站的名字叫做:視覺中國

02

雖然李學凌是視覺中國的創始人之一,但後來其把10%的股份以10萬美元的價格賣了,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就在此時,李學凌特立獨行且不安分的性格表露的愈發明顯。

2002年胡延平入主《互聯網週刊》,李學凌曾去幫過忙;方興東要創辦實驗室,找過李學凌;黎和生離開《電腦報》自己創業,也想李學凌入夥;就是王路想加強eWeek的轉型,也想請李學凌去做執行總編輯。

領導們知道最後一定留不住他,於是先下手為強勸他辭職,理由是“你翅膀那麼硬了,還待在這幹嘛”。

此時的李學凌可不是出處茅廬的菜鳥,而是“京城四大IT名記”之一。自然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曾經領教過李學凌文筆的搜狐總編輯李善友就立刻邀請他擔任搜狐IT主編。但幹了李學凌半年以“搜狐的作風不夠強悍”為由離開。

不過後來坊間傳聞是李學凌嫌自己級別太低。當時,搜狐一共有12級,李不過是5級員工,距離總編輯都差四個等級,更別說距離張老大,而此前一直浸淫於與各大佬打交道的李學凌潛意識裡一直認為其實自己也是同級別的大佬。

2003年6月正值SARS期間,李學凌“冒著生命危險”隻身從北京飛往廣州,面見丁磊。整一個機艙裡空蕩蕩的,只有他一個乘客。後來,他總笑稱自己是坐“專機”去的網易。

兩人徹夜長談,結束後,丁磊趁著送他去機場之際,正式邀請李來網易工作擔任總編輯。

而李學凌也壯志滿籌的進入網易,準備大幹一番。雖說李學凌在網易兩年的時間裡在產品上搞出了“網易部落”,在架構上“把房產、遊戲、汽車和科技等4個頻道獨立出來,成立自負盈虧的公司。”

以期重新煥發網易的活力,但一直沒有出現顛覆性的效果,而2005年3月1日網易越過總編輯李學凌把房產頻道賣給了搜房網,直接讓李學凌萌生退意。

兩個月後,李學凌從網易辭職,在廣州駿景花園小區註冊了華多科技,後來改名為歡聚時代,並拿到了雷軍的100萬美元的天使投資。

至此,李學凌結束了自己執筆為戈的文人時代,開始真刀真槍的在互聯網江湖中直面搏殺。

03

2005年初,雷軍和李學凌一起去廈門參加蔡文勝舉辦的第一屆站長大會。

第二天,兩人在酒店房間裡聊了整整一天。由於在網易時成功打造出爆款產品:網易部落。因此李學凌對Web2.0及其狂熱,也對UGC非常著迷。他想用UGC的方式重做媒體,堅持做RSS博客訂閱。

雷軍覺得這個市場太小,“太虛,看不到錢的影子”。他說:“寫博客的人不到5%,需要博客的人不到1%,我們做1%的市場幹什麼?從商業的角度,你得選肥的市場,舍小的市場。”

雷軍主張做垂直門戶,並且在房產、汽車、科技和遊戲這四個方向裡,雷軍首選遊戲資訊。因為金山已經做過多年遊戲產品,對這個市場相當瞭解。雷軍覺得遊戲廠商的利潤最好,投放廣告意願最強,並且對互聯網的理解也最深,這是一群不用怎麼說服就能投廣告的客戶。

最終是,雙方都做了妥協。2005年4月11日,多玩上線。這是一款遊戲資訊產品。2005年9月11日,狗狗上線,這是一款RSS博客訂閱產品。

後來的狗狗被證明並非一個長久的好方向,被賣給了迅雷。多玩則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遊戲資訊網站。

在多玩上線初期,有一位遊戲大佬嘲笑稱:“做網遊賺的錢就像雪片一般,而做遊戲廣告簡直就是討要飯錢!”

但即使是討飯,李學凌也依舊堅持下來,並且完美打了個翻身仗。

多玩有一個競爭對手是17173,也是做專門遊戲資訊。當時17173共有200多個遊戲專區,也就是說稍微有點名氣的遊戲都在17173上有專區,這是一把雙刃劍,大而全固然不錯,但是遊戲行業遵循二八法則,爆款遊戲吸引的玩家流量並非其它遊戲可比。

彼時爆款遊戲《魔獸世界》才是玩家中的主流,多玩上線初期就只有最火爆的《魔獸世界》一個專區。而17173從200名員工中只分撥4-5名編輯來負責魔獸專區,這已經叫做大投入了,平時一個編輯是負責數個專區的。

而多玩則在魔獸專區投入了 15-20名員工,其中一半都是技術人員。

在用戶體驗上,玩家在17173的網頁上只能看到可有可無的新聞,在多玩的魔獸專區裡卻能看到魔獸數據庫,裡面有用DCP技術編輯分類的必用秘笈。此外,圍繞魔獸專區,多玩還建立了此後影響深遠的的公會系統,有效地抓取草根網民用戶。

不到一年,多玩的瀏覽量超過了17173瀏覽量的三分之一。一年多以後,多玩的草根用戶達到1000萬名。這時候,多玩開始和完美時空旗下游戲合作,開闢第二個遊戲專區。三年之後,2008年,多玩在Alexa的排名超越17173,成為國內遊戲門戶網站No.1.

但這些成績並沒有讓李學凌揚眉吐氣,那位遊戲大佬說的對,遊戲資訊是個要飯的買賣,李學凌遲遲沒有找到盈利模式,營收越多,虧損額越大,公司2009年虧損4700萬,2010年虧損高達2.39億。

禍不單行的是2008年春天,多玩遊戲網總經理卻突然帶著10名骨幹員工集體辭職,移師北京創立一家類似的遊戲網站。

這給了李學凌沉重的打擊,但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定會打開一扇窗。

04

李學凌做YY語音的的初衷坊間有很多種說法,但無外乎兩點:①競品ispeak做的實在太差。②愛玩遊戲的李學凌發現了語音溝通在遊戲中的重要性。

2007年9 月,多玩開始開發同類產品YY語音,值得一提的是雷軍在一開始就對即時語音很感興趣,所以花錢收購了ispeak30%的股份,成為了董事會成員,同時雷軍亦是多玩的董事會成員。進退兩難的雷軍遭遇兩家公司CEO的連環投訴,“都快被搞瘋了”。很快,雷軍選擇退出iSpeak董事會。

最終衝突的解決非常荒唐且戲劇:2009年11月26日,iSpeak運營方上海勤和公司副總裁馮希因為涉嫌惡意攻擊多玩網,被法院判處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獲刑6個月。

這時候,YY語音的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已經過百萬。一個由 iSpeak所驗證的巨大的商業前景,要被競爭對手YY做成功了。

考驗總是一層一層的,2010年3月,李學凌又收到了一個報價:騰訊出1.5億美元現金收購,並且給李學凌40%的股份。誘惑力太大了,李學凌答應12天之後答覆小馬哥,回來後他抽菸一根接一跟。

他去問雷軍,雷軍說:賣“有兩倍錢,幹嘛不賣啊,賣完還能繼續幹。”

他跑去問老婆“我們家要是有3000萬美元,你覺得怎麼樣?”

老婆翻了個白眼:“一個月掙一兩萬,還知道瞎吹牛,我不愛聽。”

第11天,李學凌召集公司全部高管開會,他問大家:“到底是馬上賺到現錢還是繼續把公司做成一個一輩子很少有的機會?”

大夥集體沉默了,有人說:“老大你先舉手。”

李學凌舉手“不賣”。

接著齊刷刷全是“不賣”。

李學凌當場哭了,那是創業以來第二次落淚。上一次就是2008年春天團隊辭職的那天晚上,他砸了電腦,喝得酩酊大醉。

哭完後,李學凌表明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公司帶到一個別人的夢想未曾到達的地方。”

李學凌決定不賣後,小馬哥也急了,放出狠話,大致意思就是:“有騰訊沒YY”,騰訊遊戲開始開發自己的QQTalk。並且斷了和多玩、YY的一切合作。

李學凌不懼,在微博中寫道:“贏了,我們變成新興的顛覆者,輸了,我們就小小地活著,有天花板地活著,再找機會。”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YY並沒輸。2012年11月22日,YY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為42億人民幣。

截至2016年底,YY語音的註冊用戶數突破了10億,僅次於騰訊。在遊戲通訊業,YY佔了超過70%的市場份額,YY市值高達155億人民幣。

後來在移動直播、遊戲直播的戰場上YY孵化了獨角獸虎牙、YY直播,依舊穩穩佔據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李學凌當初這個執筆的文人,當年大佬旁側的傾聽者、記述者,如今自己已經成為了當下筆墨中的傳奇。

但這絕不是李學凌的終局,直播開始顯現出羸弱的趨勢,巨頭開始塑造生態要求站隊,YY和虎牙真的能夠像以前一樣打敗更為凌厲的競爭對手?誰也無法預測未來,誰也說不清明日之成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