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研發四代機的計劃,爲何頻頻「難產」?技術與資金均不具備

小國研發四代機的計劃,為何頻頻“難產”?技術與資金均不具備

自從中國一口氣開發了兩款四代機,一些周邊國家也認為他們也能搞四代機了,但實際上,真正搞出來的國家寥寥無幾,儘管日本和韓國正在推出他們自己的四代機計劃,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那麼,小國研發第四代戰鬥機的困難在哪裡呢?首先,氣動佈局和室內空間佈局設計是難點。大推力發動機的低紅外特性,這對發動機的合理設計技術要求很高。與普通飛機的設計相比。如何平衡外部隱身設計。氣動佈局和內部空間是最困難的問題。

小國研發四代機的計劃,為何頻頻“難產”?技術與資金均不具備

實際上,四代機的外觀設計是一個非常大的門檻。測試隱身形狀對風洞的影響,這需要用到超算,小國根本不玩。其次,資金和技術人員。開發第四代隱形戰鬥機需要多年的不斷地反覆試驗,這需要多年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很多錢和決心,更重要的是,要擁有一定經驗的技術人才、隊伍,而這在小國家,是並不具備。

小國研發四代機的計劃,為何頻頻“難產”?技術與資金均不具備

總之,作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其涉及到多學科、無數個產業配套;需要完備的工業門類和充足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儲備.否則很難成功,要製造出理想的四代機,研發的成本肯定不低。總而言之,小國沒有開發四代機的基礎。至於韓國、印尼的F-X/KF-X項目,到現在,也沒有個設想模型。土耳其,倒拿了許多的模型來,忽悠大家,而且喊要全球招標,採購部件,不過仍然是雷聲大雨點小。儘管日本有一些技術積累,但也無濟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