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五里街一炮兵:到朝鮮未能上戰場,留下永久遺憾


永春五里街一炮兵:到朝鮮未能上戰場,留下永久遺憾


林保錠翻閱《功勞證》,重溫從戎生涯

“廈門大嶝島的煙火還恍如昨日,一轉眼,我已風燭殘年了。回想一生,我曾到過朝鮮,離戰場就一步之遙遠,卻未能在戰場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沒想到這成了我永久的遺憾。”五里街鎮埔頭村13組村民林保錠翻閱著泛黃破舊的功勞證,一邊向記者回顧著半世紀前的戎馬生涯,一邊深有感觸,遺憾自己沒能走上抗美援朝戰場,眼睛微微溼潤。

林保錠精神矍鑠,聲若洪鐘,頭上黑絲銀髮相間,一點也看不出他是已近90高齡的人。據他提供的《兵役證》和《功勞證》上顯示,出生於1932年的他,於1951年應徵入伍,先後在縣大隊、縣獨立營、福建獨立高炮營等處任職,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班長,在1952-1954年連續三年榮獲3次三等功。


永春五里街一炮兵:到朝鮮未能上戰場,留下永久遺憾


林保錠(後排中)與戰友合影(翻拍)

01

入伍剿匪 進朝學技

“1951年年初正值抗美援朝前夕,政府號召青年參軍。那年我19歲,第一個報名參軍了。”林保定介紹,入伍後便加入縣大隊,後縣大隊改編為永春獨立營,他為第三連戰士。

談起自己經歷的第一次戰鬥,林保錠老人如數家珍。當年,岵山匪患較多,有村民報告,在北溪附近一石洞裡有多名土匪,橫行鄉里。第五區中隊和縣獨立營便奉命前去圍剿。土匪藉助山洞的有利地勢,躲在石頭夾縫間負隅頑抗,機槍手打出去了23發,扔了很多手榴彈,都無濟於事。在激戰中,區中隊犧牲了2名戰士,縣獨立營2名同事受傷。最後,在村民的建議下,縣獨立營採取了火攻的方式結束了這場戰鬥,全殲土匪,繳獲5根槍支。

“剛入伍便進入戰鬥,敵暗我明,打得這麼激烈,同事不怕犧牲的精神讓人深深折服。”林保錠說,經歷過銷煙的洗禮,他感覺膽量一下子提振了不少。因出色的表現,當年他便被提拔為副班長。

1952年6月,他被調到福建獨立高炮營並擔任炮手。1952年,他被領導看中,與4名戰士一起到朝鮮的新義州開始為期4個月的培訓學習。培訓班的學員組成了教導連。“這是我第一次踏上異國他鄉,感到自己責任更重。”他兩眼放光,滔滔不絕地向我們講述了這次培訓的經過。培訓內容主要以瞭解美兵的空軍實力與戰術以調整我軍戰術為主。通過這次培訓,他對F86、F47、F51等美式超音速戰鬥機和螺旋槳戰鬥機的長處與短處有了一定的瞭解,對他提升高炮技巧與命中率有很大的幫助。

“做夢都想上朝鮮戰場,我以為培訓結束後,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沒想到夢想落空了。不過,後方的保衛工作也一樣重要。”林保錠噙著淚水,傷感地說,由於各種原因,他於1953年6月又被調回福建獨立高炮營,並提升為副班長。

02

誓死衛國 擊機立功

“高炮手是貼在死神身上的職業,敵機在高空,往往都是幾架甚至是幾十架,一旦扔下炸彈,根本就沒有留神的時間,而且命中敵機很困難,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林保錠介紹,一門炮共有7人,需要負責調整方向、高低起落、設計軌跡、裝彈等不同程序,戰友協同操作,他作為炮車手,指導協調併發出開炮命令。他身經百戰,參與莆田南日島、湄洲島、廈門大嶝島、金門海戰等戰役,成功擊落多架敵機。

在他記憶裡,最為激烈的當屬廈門大嶝島戰役了。“國民黨的飛機數量很多,嗡嗡的聲音不絕於耳,投下炸彈連樹根都拔起,留下2米多深的坑,整個島硝煙瀰漫。”林保錠向記者講述了當年的情景。

最讓他引以為豪的是在晉江青陽擊落兩架敵機的經歷。1953年4月9日上午9點多,兩架國民黨的飛機,一架F47,一架F51,飛到青陽上空,欲偵查我方修建飛機場等情況,或許不知道我方在那已佈置了多門高射炮,飛得很低,約2000多公尺。“前天我值夜班,當天早上與班長做好交接班後,想去縣城走走。”他說,剛走到營房門口,一級戰備警報拉響了,他與戰友立即投入戰鬥,十幾門的高射炮同時啟動。九點四十分,我們下達了發射命令,所有高射炮同時發射,九點五十三分,成功命中敵機,一架敵機當場爆炸,另一架冒著黑煙,降落在晉江與惠安交界的一處農田上。

“當時當兵沒有年限, 我們只懂得將革命進行到底 ,一切服從國家需要,啥時復員就回家,1957年6月,我從獨立營班長職位復員回到五里街老家。”端詳著手裡的軍功章,回憶過往的軍旅生涯,林保錠表示,七年的軍旅生涯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

作者 | 桃源鄉訊記者 葉國強 文/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