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的100餘人中有一位來自湖北麻城 你認識嗎?

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的100餘人中有一位來自湖北麻城 你認識嗎?

中國同盟會油畫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國民主革命進程中的一個重大事件。它標誌著中國民主革命的廣泛聯合,使全國革命從此有了一個領導核心,從而使中國民主革命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加速了革命的步伐,促進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

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的100餘人中有一位來自湖北麻城 你認識嗎?

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 資料圖

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東京赤坂區靈南坂鄰近清駐日公使館的日本子爵阪本金彌住宅內舉行。參加成立大會的留日誌士有一百餘人,著名成員有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章太炎、胡漢民、汪精衛、陶成章、朱執信、章炳麟、蔡元培、秋瑾,唐紹儀、汪兆銘、蔣洗凡、廖仲愷、陳其美、譚人鳳、劉揆一、劉師培、唐群英、何香凝、閻錫山等,還有8位著名共產黨人朱德、林伯渠、吳玉章、董必武、楊殷、蘇兆徵、張雲逸、李四光,但是鮮有人知的是湖北麻城的餘誠也是其中的一員,為當時中國同盟會湖北分會的會長。

餘誠(1884—1910),又名仲勉、淑潢,字簡齋,號思父,今麻城市張家畈鎮人。父名雅詩,清太學生,痛惡官場陋習,放棄功名,到河南經商。餘隨父在商城讀私塾。

1895年,餘回故鄉,從族兄浩吾讀書。聽浩吾講述戊戌變法始末,悲憤不已。1902年縣試,名列前茅,次年中副貢,同年就讀於武漢。1904年,變賣家產,自費留學日本。

1905年秋,餘在東京加入中國同盟會。孫中山派其主持湖北盟務。後日本取締中國留學生,與王博沙回滬,襄助在滬同志創設中國公學,收容留日歸國學生。旋迴漢與劉靜庵合作以“日知會”會址為活動基地,發展同盟會員。同時,又深入黃岡、麻城等地倡導改良教育,發動群眾剪辮,動員婦女放足。

1906年春,餘誠受同盟會派遣歸國,與日知會領導人劉靜庵通力合作,發展組織。5月,在武昌正式建立同盟會湖北分會。餘誠被推舉為分會會長。日知會員大多加入同盟會。但由於清政府對武漢地區監視嚴密,所以該分會“表面仍稱日知會,內容實為同盟會”。在餘誠、劉靜庵的領導下,該會與東京總會聯繫密切,發展迅速。他們還創辦東遊預備科和江漢公學兩校,為革命培育和儲備人才。

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的100餘人中有一位來自湖北麻城 你認識嗎?

萍瀏醴起義失敗

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上的100餘人中有一位來自湖北麻城 你認識嗎?

《民報》

6月6日,孫中山派喬義生偕法國軍官歐極視察湖北同盟分會,在操場上面對千餘聽眾發表激烈演說。清政府偵探混跡其間,分會組織由此洩密。12月間,萍瀏醴起義失敗後,該分會即遭破壞。為奸人告密,劉靜庵、朱子龍等被捕。餘誠被追緝,只好易服避走上海,棲身中國公學,任幹事。集《史記》句,代《神州日報》撰發刊詞,為《民報》寫文,以犀利文辭,反擊康梁保皇勢力。清兩江總督端方據報,說餘為革命黨分統,能制多種炸藥,懸賞5000元緝捕,以致在滬無法藏身,復東渡日本潛心治學,為此改名誠,字季穆。不久,被同志推為同盟會湖北分會會長,還受程克邀約,任《河南》雜誌主筆。

1908年,餘又回武漢, 領導同盟會同志, 發展不少會員。1909年秋,病情惡化,由李四光、陳子靜護送上海就醫。醫囑回鄉靜養。時,清吏緝捕甚急。為避當局耳目,在同人協助下,將餘藏入棺內,棺底鑿一通氣孔,由上海運回,安頓在少時讀書處休養。餘在病中,讀書不止。1910年2月5日逝世。

餘熱忱愛國,嘗於日記寫道:“養極高尚之人格,造極精純之學問,建設新政府,使中國成為第一等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