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博報:美國貿易戰就是爲了實現各國「核心資產」美資化?

網聞博報:美國貿易戰就是為了實現各國“核心資產”美資化?

美國揮舞“關稅大棒”和“制裁大棒”的單邊主義貿易戰,目的究竟是什麼?或者說,滿足了怎樣的要求,美國才能夠放下手裡的“關稅大棒”和“制裁大棒”?

所謂“在商言商討價還價”,大家通常都會認為,貿易戰說到底就是在爭資本利潤的一個“錢”字。美國的“最高要價”,無非還是“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自由貿易。只要能夠優先讓美國私人資本自由進出跨國“割韭菜”和“薅羊毛”,美國自然就沒有繼續打貿易戰的必要了。而且,就像私有化自由化國際化的巴西和阿根廷模式一樣,即便是會遭遇週期性“中等收入陷阱”的金融危機,但美資自由進出“割韭菜”和“薅羊毛”也是必須交的“學費”。只有這樣,才能夠倒逼經濟結構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升級。

不過,在網聞博報看來,現在的巴西和阿根廷,本身就是當年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征服“新大陸”的“世界自由貿易”產物,就是今日美國是當年“日不落帝國”殖民征服“新大陸”的身世一樣。自歐洲“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征服“新大陸”的“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開始,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直到美國的“世界霸主”勝王敗寇更新換代,就一直在演繹著“世界自由貿易”的科技創新系統升級。伴隨著“堅船利炮”的血雨腥風,西班牙戰勝了葡萄牙,荷蘭戰勝了西班牙,英國戰勝了荷蘭,又經過“日不落帝國”北美殖民地“獨立戰爭”和“美西戰爭”,再經過“一戰”和“二戰”,才最終形成了今天“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陣容格局。

顯而易見,相對於“日不落帝國”脫胎而生的新一代“世界霸主”美國,從老牌“世界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地獨立出來巴西和阿根廷,自然就成了“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也就總是趕不上美國的“世界自由貿易”節奏和要求。因此,就必須經過週期性“中等收入陷阱”金融危機和美資自由進出“割韭菜”的“學費”,繼續倒逼經濟結構改革的高質量發展產業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當年瑪雅人和印第安人亡國滅種的民族悲劇,正是這場“世界自由貿易”科技創新系統升級的“人口紅利盛宴”前奏曲!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有句名言:“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這就是“美元霸權”的單邊主義貿易戰爭秘笈,也是這場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的“控制論法則”。就此來看,包括石油在內的礦業和工業部門,便是一個國家“硬實力”的戰略性基礎“核心資產”。包括糧食供應和種子供應在內的農業部門,就是一個國家“民以食為天”的經濟命脈“核心資產”。只要進入了這個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的“套路”,特別是在美國單邊主義“開關通商”的“關稅大棒”和“制裁大棒”及堅船利炮“自由巡航”威逼下,通過自由化、市場化、國際化、貨幣化、金融化、私有化、外資化,就能夠逐步實現對一個國家“核心資產”進行混改控股的“美資化”和“美元化”。

到了這一步,就不僅僅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寬鬆緊縮頂層調控的週期性“割韭菜”和“薅羊毛”了。要想對一個“多民族大國”進行“分而治之”的“肢解分餐”,也就是“要錢又要命”的“易如反掌”了!君不見,瑪雅人和印第安人亡國滅種的民族悲劇,早已經是“世界自由貿易”的過眼煙雲。蘇聯“顏色革命”的“和平演變”解體滅亡,以及美國繼續對資本主義俄羅斯的戰略遏制和經濟制裁,卻是歷史與現實交錯的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連續劇。

那麼,從“民以食為天”的經濟命脈“核心資產”,到“硬實力”的戰略性基礎“核心資產”,再到國防軍工科技“核心資產”,直到“上兵伐謀”和“攻心為上”的文化教育新聞媒體網絡平臺“核心資產”,中國的“核心資產”有沒有被頂層設計混改控股“美資化”和“美元化”的危險呢?

此便是,小小地球村,世界大舞臺。商場如戰場股市如賭場,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球事房事債市匯市貿易商戰天下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網聞博報環球掃描,熱點透視精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