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已經「圖窮匕見」?

道可道非:“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已經“圖窮匕見”?

從來就沒有人會反對發展,從來也沒有會贊成停滯或衰退。人類世界的價值觀多元化爭議和“文明衝突”,實質上只是在於發展觀的矛盾對立。

君不見,是堅持以“人人生而平等”為基礎實現全體社會成員的均衡發展,還是堅持以社會貧富等級分化為基礎繼續追求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不均衡發展,這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發展觀。是堅持在“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基礎上實現全人類的均衡發展,還是堅持以“美國優先”為前提繼續追求一部分國家先富起來的不均衡發展,這同樣是完全對立的兩種發展觀。顯然,堅持以“美國優先”為前提繼續追求一部分國家先富起來的不均衡發展,就是霸凌主義和單邊主義發展觀。這種“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也同樣體現在美國國內以社會貧富等級分化為基礎繼續追求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不均衡發展。

以史為鑑,自從“日不落帝國”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以來,“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國夢”為何總是海市蜃樓,美國社會1%與99%貧富階級分化矛盾衝突的不均衡發展危機為何會愈演愈烈,正是根源於這種“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從“美西戰爭”到“美墨戰爭”,再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直到今天“美國優先”的全球貿易戰爭,美國與世界各國的矛盾衝突也是愈演愈烈,這同樣是根源於這種“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

進而言之,這種“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絕不是上帝和外星人專門賦予美國人的“特異功能”,而是源於“日不落帝國”和“老歐洲”的文化基因薪火傳承。自從“民主法治”的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時代以來,特別是從歐洲“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征服“新大陸”的奴隸買賣“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以來,“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先富起來,就是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直到美國的“世界霸主”勝王敗寇更新換代,就是在演繹著古希臘式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興亡週期律。這種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國家先富起來的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同時也在展示著貿易霸凌主義和單邊主義發展觀的科技創新系統升級。

就像當年“英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最終走向窮途末路一樣,今天“美國優先”的全球貿易戰爭不斷升級,也同樣是霸凌主義和單邊主義發展觀“圖窮匕見”的“末日瘋狂”!

此便是,小小地球村,世界大舞臺。商場如戰場股市如賭場,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球事房事債市匯市貿易商戰天下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網聞博報環球掃描,熱點透視精彩繼續。

要做“商業化航天”的哥倫布?馬斯克引爆硅谷私營企業“太空殖民”爭奪戰

據搜狐旅遊“鎂客網”2018年9月29日訊,人們對於自己未知的東西總是充滿好奇和敬畏,所以像《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這樣的好萊塢科幻電影總是能賺得盆滿缽滿。回到現實生活中,10天前,馬斯克的SpaceX宣佈了第一個繞月飛行的乘客前澤友作,一時之間成為全球熱議話題,而這個來自日本的瘋狂億萬富翁還要帶上另外幾個藝術家一起前往月球。自古以來人類對於飛天及太空的探索就沒停過,敦煌的飛天壁畫,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阿拉伯傳說的神燈和飛毯,兩河流域的古文明最早開始系統的天文學研究,西方的諸神傳說……即使是在遙遠的蠻荒時代,人類仰望頭頂蒼穹的時候,內心也保有著敬畏和渴望。

真正將“殖民外星球”太空探索提上日程,還得從當年的“冷戰”說起。地球上的很多故事,都是始於戰爭。1955年,美國人先行一步,宣佈要發射人造衛星,“老大哥”蘇聯立刻擼起袖子表示我們也要幹,之後就是你追我趕的“太空軍備競賽”。雙方不計成本地向太空發射各種火箭、星球探測器,直到1969年美國人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月的人。蘇聯解體後,NASA也停止大手大腳花錢了。這個歷史遺留問題,倒是給了“私人太空旅遊”機會。蘇聯解體之後,政府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研發費用、場地租賃,處處都要花錢的俄國政府決定向民間籌款,報酬就是有償飛一趟外太空。

第一位在俄國吃螃蟹的人是美國人。2001年,美國富商、科學家丹尼斯·安東尼·蒂託花了將近2000萬美元體驗了太空八日遊。後來,像Ubuntu的創始人,曾領導開發Word和Excel的美國工程師等7人都陸陸續續乘坐俄羅斯的“聯盟號”火箭飛往太空。不過,這幾位有錢的土豪僅止步於國際太空站,並沒有向前再邁進一步。在最後一位太空旅客飛往空間站的十年後,美國的私人太空旅行開始行動了。馬斯克的SpaceX、貝索斯的Blue Origin、布蘭森的維珍銀河、以及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愛羅的Stratolaunch、空間站開發商Axiom Space,熱火朝天的太空旅遊商業開發蠢蠢欲動。

現在我們說的太空旅行其實分為三大類:一種是以俄國“聯盟號”為代表的國際空間站遊,也稱之為軌道旅遊,一般需要坐飛船到達軌道高度約400公里;第二種是以藍色起源為代表的亞軌道旅遊,亞軌道一般是指距離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處於現有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第三種則是像SpaceX這種繞月飛行。其中,藍色起源開發的New Shepard火箭可以把人送到近地軌道,貝索斯表示2019年開始出售太空旅行乘客票。有趣的是,美國第一位航天員Shepard在1961年所做的也是亞軌道飛行。維珍銀河提供的則是距離地面70英里的旅行,票價十分良心,90分鐘的旅行只要25萬美元,聽說像賈斯丁·比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和阿什頓·庫徹都報名買了票。

此前有研究稱,曝露在高能帶電粒子中的實驗室動物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傷害和認知障礙問題。康奈爾大學醫學院的克里斯·梅森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從基因表達中看到的最令人興奮的事情是,一旦人體進入太空,會出現各種變化,像煙花一樣在‘爆炸’,通過這項研究,已經看到成千上萬的基因如何被改變了打開和關閉方式。”太空旅行就像宇宙中逃逸速度大於光速的黑洞,你永遠不知道它會給離開地球的人類帶來什麼。

9月27日,NASA公佈了一份太空探索計劃,其中不僅僅提到了要重啟登月計劃,在2023年前進行載人的繞月飛行,還要將人類送到火星,並且要商業化運營國家空間站。NASA商業化委員會的負責人Mike Gold表示:商業化在地球上運營得非常好,我們沒理由不將其推廣到太空上。只是地球人可能比較疑惑,何時何地普通人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太空旅行。

“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槓上馬斯克截獲“軍方”訂單!“登月競賽”生變?

據《新京報》2018年9月29日訊,“世界首富”貝佐斯間接獲得軍方訂單,陷在“特斯拉泥潭”中的馬斯克如何接招?能在2023年扭轉戰局嗎?世界首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再次與埃隆·馬斯克狹路相逢。馬斯克最近“水逆”,正當美國證監會正追究就特斯拉私有化一事起訴他之際,Space X的“敵人們”正迅速結盟。與馬斯克“交惡”的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旗下火箭公司藍色起源剛獲得“黑店”的大額訂單,兩人的航天賽道對決再次加速,2023年或見分曉。

日前,藍色起源和Space X分別宣佈其各自的登月計劃,雙方均將2023年作為實現時間點,屆時貝索斯和馬斯克的戰火將從硅谷延伸至月球,並帶動商業航天進入一個全新階段。正在亞馬遜股票不斷創出新高甚至突破一萬億美元市值之際,貝索斯的身價也在不但走高,已經超越比爾蓋茨成為新的世界首富。北京時間9月29日20:30分,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貝索斯的身價為1120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比爾蓋茨身價為900億美元,位列第三的巴菲特身價為840億美元。對於首富而言,其在火箭事業的研發投入不斷增加。

為了儘快趕上Space X,貝索斯從2010年起持續對藍色起源投入龐大的資金。每年他都會出售價值大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以滿足他的一些個人興趣項目,例如《華盛頓郵報》和萬年鐘錶項目,不過,目前藍色起源是貝索斯最重視的項目。在9月19日的一次演講上,貝索斯表示他計劃明年再向藍色起源投入10億美元,讓公司由“初創企業”模式儘快進入“生產模式”。9月27日,ULA(聯合發射聯盟公司)宣佈藍色起源將成為“武神”火箭的發動機供應商,這意味著在與Aerojet Rocketdyne競爭長達四年之久後,藍色起源成為最終贏家。不過,截至新京報獨角鯨科技發稿時,上述訂單並未披露具體金額。

藍色起源的BE-4引擎是目前為止最大的甲烷燃料火箭發動機,預計能夠產生高達55萬磅推力,能夠滿足“武神”火箭的需求。作為全球最具實力的發射服務提供商之一,ULA是由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組建的合資企業,從2006年起就為美國軍方完成火箭發射任務。雖然成立時間不如Space X,但ULA繼承了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兩家軍工巨頭的發射業務,自誕生起就擁有出色的技術和穩定的訂單來源。然而在過去十年裡,ULA的報價卻貴得驚人,被外界戲稱是“黑店”。2016年,美國空軍正式向Space X授予8300萬美元的衛星發射合同,打破了ULA在美國軍事太空發射領域長達十數年的壟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Space X報價遠低於ULA,二者的差額高達40%。

ULA對“武神”火箭寄予厚望,其第一級火箭的發動機可以重複使用,預計將降低90%的推進系統成本,成為挑戰Space X的有力武器。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藍色起源為ULA供應BE-4引擎背後,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兩大硅谷富豪在商業航天的正面競爭,二人不約而同地對登陸月球“殖民太空”抱有極大的期待。最初,外界對藍色起源的BE-4引擎持懷疑態度,認為這家成立只要8年的初創企業難以製造出媲美Space X“猛禽”的火箭發動機。不過隨著去年10月,藍色起源成功助燃發動了第一枚BE-4火箭引擎後,這些質疑已經消失,越來越多人相信貝索斯的藍色起源有能力挑戰Space X。

藍色起源此次拿下ULA的訂單含金量十足,其競爭對手AerojetRocketdyne是著名的發動機供應商,多年來與NASA、ULA關係緊密。2015年,它與NASA簽下一份價值11.6億美元的大單,為後者重啟RS-25引擎的生產線。RS-25是NASA下一代大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的主要引擎,而SLS的目標是為未來宇航員登陸火星作準備。不過在這場競賽中,藍色起源卻一路領跑。

2014年,由於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危機導致美俄關係惡化,當時美國國會要求ULA停止對俄羅斯生產的RD-180引擎繼續採購,次年國會頒佈新法令,禁止在發射美國軍用衛星的火箭上使用俄羅斯引擎,這導致ULA急需尋找可替代品。這時候藍色起源的BE-4引擎成為ULA的首選,理由是BE-4引擎是最先投產並代替俄羅斯產RD-180引擎的美國產品,而且2015年Aerojet Rocketdyne的AR1引擎已落後BE-4引擎至少16個月,因此ULA一直只是把Aerojet Rocketdyne備用方案,併為優先為BE-4引擎的研發提供部分資金。

有意思是,美國空軍當時為藍色起源和Aerojet Rocketdyne均提供了資金支持,但只有4580萬美元用於將BE-4發動機集成進Vulcan火箭中,另外有多達5.36億美元用於AR-1發動機的研製,不過這仍然不足以讓Aerojet Rocketdyne的AR-1引擎勝出。事實上,Aerojet Rocketdyne也早已放棄了對藍色起源BE-4引擎的追趕,其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在AR-1 火箭發動機項目上投入為零,未來也將停止為該項目繼續投入,表明公司已經提前認輸。為了滿足ULA的訂單需求,去年藍色起源宣佈在美國“火箭城”亨茨維爾建造工廠,以便批量生產BE-4引擎。亨茨維爾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是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所在地,為了爭取藍色起源落戶,亨茨維爾政府還承諾向其投入5000萬美元補貼。

雖然藍色起源獲得ULA的大單,但貝索斯的野心絕不止於此,實際上藍色起源也是ULA的重要競爭對手——貝索斯希望BE-4引擎賣給更多的發射服務供應商,同時為其New Glenn火箭奠定與Space X競爭的實力。New Glenn火箭是藍色起源設計的巨型運載火箭,直立時高達95米,每枚火箭將由7個BE-4引擎驅動,發射升空時可產生高達385萬磅的推力,可搭載重量10萬磅的貨物進入到低空近地軌道。藍色起源預計,NewGlenn有望在2020年前完成首次發射。不過與Space X相比,藍色起源仍處於落後的一方。今年2月,Space X成功發射“重型獵鷹”,這是自NASA “土星5號”以來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據。Space X介紹,“重型獵鷹”的起飛推力相當於18架波音747的發動機總推力,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達到63.8噸。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重型獵鷹”發射的三枚一級箭體全部實現回收,其中兩枚還是早前回收再利用的助推火箭,足見 Space X的回收技術之成熟。相比之下,目前藍色起源多次發射和回收的“新謝潑德”火箭只是亞軌道火箭,與Space X仍有不小差距。為了儘快趕上Space X,貝索斯從2010年起持續對藍色起源投入龐大的資金。每年他都會出售價值大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以滿足他的一些個人興趣項目,例如《華盛頓郵報》和萬年鐘錶項目,不過目前藍色起源是貝索斯最重視的項目。在9月19日的一次演講上,貝索斯表示他計劃明年再向藍色起源投入10億美元,讓公司由“初創企業”模式儘快進入“生產模式”。

雖然雙方的技術上有差距,但藍色起源和 Space X均將登月作為公司的未來五年的重要目標。目前藍色起源已經制定“藍月亮”計劃,目標是要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人類定居點,並有望在2023年實現首次月球登陸任務。而Space X則在9月18日公佈首位繞月旅行的私人乘客身份,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將成為第一個私人繞月旅行的乘客,時間同樣定在2023年。再加上NASA的介入,2023年將成為本世紀以來人類最大規模的登月之年。

在特朗普的大力支持下,近日NASA已向美國國會提交“國家太空探索運動”計劃,這份計劃包括開放近地軌道的空間站進行商業化運營,在月球軌道將建立一個半永久性的基地,以及讓火星探測器實現往返地球。其中,NASA計劃在 2023 年進行載人的繞月飛行,並讓宇航員在 2030 年前再次登月。屆時,NASA還會在月球軌道上建立第一個永久性基地的關鍵組成部分,作為登陸火星前的探空中轉站。相比貝佐斯的平穩投入和推進,負面纏身的馬斯克正陷在特斯拉的泥潭中,兩大富豪這門燒錢的火箭生意對決,能在2023年扭轉戰局嗎?

馬斯克與SEC“達成和解”!繼續擔任CEO解除董事長職務

據搜狐科技“PingWest品玩”2018年9月30日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今天宣佈,總部位於硅谷的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埃隆-馬斯克已同意了結SEC上週對他提起的“證券欺詐”指控。據SEC發佈的聲明,“和解協議”對馬斯克和特斯拉提出四點處罰要求。1.馬斯克將辭去特斯拉董事長職務,由獨立董事取代,馬斯克三年內沒有資格再次當選;2.特斯拉將任命兩位新的獨立董事;3.組建一個新的獨立董事委員會,並實施額外的控制和程序監督馬斯克的言行;4.馬斯克和特斯拉將分別支付2000萬美元的罰款。根據法院批准的程序,將向受害的投資者分發4000萬美元的罰款。

英國保守黨官方軟件出現“安全漏洞”!多名高官及議員信息“被洩露”

據環球網2018年9月30日訊,“我們怎麼能相信這個保守黨政府可以處理好國家安全問題?”英國工黨影子內閣辦公廳大臣喬恩·特里克特發出的這聲呼喊針對的是國會保守黨的一款會議軟件的安全漏洞。日前,由於這一漏洞,包括內閣大臣和高級議員在內的多名英國高官和保守黨議員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據英國天空新聞臺9月29日報道,國會保守黨官方的會議專用軟件日前出現安全漏洞,任何人都可以訪問保守黨成員的個人信息,看到他們的電話號碼,並且能夠修改其照片和其他信息。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和前外交部長約翰遜的個人信息也能夠公開獲取到,無需使用密碼。

報道稱,這款軟件中的安全漏洞目前已被修復。但在此前,一些安全許可級別較高的部長已經接到了公眾的騷擾電話。環境大臣邁克爾·戈夫的照片被替換成了傳媒大亨魯伯特·默多克的一張照片,他的郵箱地址還被改成了英國《太陽報》的一個假地址。英國保守黨一名發言人表示,這一技術問題目前已經被解決,軟件恢復正常運行。他說:“我們正在調查此次事件,並對任何由此引起的擔憂表示歉意。”英國反對黨工黨影子內閣辦公廳大臣喬恩·特里克特就此質疑保守黨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他們甚至無法開發出一款可以保護其成員、議員及其他參會者信息安全的會議軟件,我們怎麼能相信這個保守黨政府能處理好我們的國家安全問題?”

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出現“歷史上最大漏洞”!遭黑客重擊五千萬用戶受影響

據《環球時報》2018年9月30日訊,尚未擺脫數據洩露與“假消息”醜聞的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28日再度受挫。據美國《紐約時報》28日報道,臉書公司當天宣佈,有黑客竊取了可訪問5000萬用戶賬號的口令,“這是該公司14年曆史上出現的最大漏洞”。受此消息影響,臉書股價28日收盤下跌2.59%。

英國《金融時報》28日引述臉書方面的消息稱,有黑客利用臉書“預覽”功能中的一個漏洞竊取了訪問口令,以入侵併控制用戶的賬號。臉書25日發現這一漏洞,並於27日晚進行了修復。據估計,約有5000萬用戶受到此事影響。目前,臉書已暫時停用“預覽”功能,並重置了包括這些用戶在內的9000萬用戶訪問口令。據瞭解,這是自歐盟《一般數據保護條例》實施以來,臉書首次遭遇數據洩露。根據上述條例,嚴重數據洩露事件可能被處以相當於全球營收4%的罰款。對臉書而言,這意味著16億美元。

在28日的電話會議上,臉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表示,這是一次極其嚴重的安全事件。“事實上,我們正面臨著那些想要控制賬戶的人的不斷攻擊”,他說,“我們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從根本上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不過,目前此事仍處於調查的早期階段,臉書尚未發現誰是這次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以及有哪些信息被洩露。

最新的“安全事故”讓已身處困境的臉書公司雪上加霜,此前,這個擁有22.3億月活躍用戶的世界最大社交網絡平臺,已經接連因被爆向“劍橋分析”公司洩露用戶數據,影響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以及傳播虛假謠言等指控而遭到重創。有輿論認為,此次遭黑客攻擊事件將再度打擊民眾對這個網絡巨頭的信心,並且可能會引發對臉書及其他科技巨頭進行監管的呼聲。“此次黑客襲擊表明,臉書仍未解決問題”,民主黨參議員馬克·華納認為,這一事件提醒人們,將大量數據交給一家公司所帶來的危險性。“國會需要加強並迅速採取措施保護社交媒體用戶的隱私和安全。”

美國戰略司令部宣稱“哪國敢向美國開火就讓它從地圖上消失”!

據搜狐軍事“武器知識”2018年9月30日訊,作為核大國,美國負責監控和指揮核打擊行動的作戰平臺一直被外界視為是神秘之地,當核危機來臨時他們起著什麼樣的作用?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措施?近日,CNN探訪了這個“神秘”的核作站平臺,讓將軍們帶你逛逛美國戰略司令部。一名美國戰略司令部高級軍官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說:“我們必須確保作為美利堅合眾國我們有反擊能力,且我們將向潛在的敵人展現此能力。他們需要考慮清楚是否要向我們實施打擊,因為其面臨的後果可能是他們國家無法承受的,說簡單點,如果你對我們開火,你的國家就將會從地圖上消失。”

“冷戰”時期美蘇展開核軍備競賽,兩國都研製出各種各樣的核武器以確保徹底毀滅對方。為了遏制蘇聯,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製小型核武器,隨後誕生了W54系列核彈。將重量僅20多公斤、爆炸威力相當於1,000噸TNT炸藥的W54核彈裝進特製的H-912型彈箱裡,即美軍所謂的便攜式核武器。為了遏制蘇聯,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製小型核武器,隨後誕生了W54系列核彈。將重量僅20多公斤、爆炸威力相當於1,000噸TNT炸藥的W54核彈裝進特製的H-912型彈箱裡,即美軍所謂的便攜式核武器。

據法媒報道,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報告稱,美國擁有近6,800枚核彈頭,大約是中國的25倍甚至更多。美國國防部今年2月2日發佈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希望政府加大更新核武器投入,研發新型核武器,提高核威懾力。該報告還對中俄提出批評,稱中國打算獲得新的核能力,從而在西太平洋上挑戰美國的利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隨後表示,中國始終支持最終全面禁止和徹底銷燬核武器,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中國國防部也表示美國此報告是“妄加揣測”。

俄敘總攻在即!五角大樓“緊急通過一項授權”

據搜狐軍事“軍情第一資訊”2018年9月30日訊,眾所周知,敘利亞局勢變化莫測動盪不安,後來眾多國家的介入更是使得該地區戰火連天。不過目前敘利亞局勢趨於穩定,俄羅斯和土耳其準備出動數萬大軍在11月中旬發動對伊德利卜的總攻。眼看反叛分子大勢已去,美國已經調集了包括杜魯門航母,F35戰機,F22戰機在內的軍事力量集中在地中海,據悉五角大樓已經下達了在緊急情況下的開火權。

美國這麼做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一直以來都在敘利亞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因此不會甘心一點利益都沒取得就撤兵,其次英法也想跟隨美國撈取在敘利亞的利益。為此美國聯合了英法以及中東地區的沙特等國,準備展開最後的反擊。目前俄羅斯和土耳其已經簽訂了協議,那這段時間俄羅斯應該就不會發動戰爭,不過這樣的緩和並不是長久的。據俄羅斯外長介紹,目前俄羅斯已發佈通告表示,在10月中旬敘俄將對敘利亞伊德利卜地區發起最後總攻,叛軍最好在此之前撤離。而且俄羅斯和土耳其已經明確表示在總攻之前將在敘利亞建立一個軍事隔離區,在該區域內,叛軍只要繳械投降,他們的生命安全就會得到保障,在這樣的條件下,已經有數萬反動分子投降並安置到了軍事隔離區。不過仍有大量受美國等西方國家支持的武裝分子執迷不悟,依舊選擇和敘俄聯軍對抗。

其實,俄羅斯和土耳其此次建立軍事隔離區就是一個緩衝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化北約,其次還可以緩輕此次發起總攻帶來的壓力,因為俄羅斯與美國現在矛盾激化,這樣一來可以降低美國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眼看總攻的時間已經確定,俄羅斯也逐漸將軍事裝備部署到了敘利亞地區,美國開始慌張了起來。美國一旦正面進攻伊朗,那麼敘俄聯軍清剿叛軍勢必也將受到影響。如今美俄之間的紛爭愈演愈烈,這樣發展下去,美俄之間勢必將會掀起一場大戰。雙方一旦開戰,原本流入美俄的資本便會尋求更安穩的出路,亞太地區毫無疑問成了首選,所以有外媒指出,美俄相爭,受益的是誰不言自明。

塞爾維亞總統“緊急下令”!軍隊進入“最高戰備狀態”

據海外網2018年9月29日訊,當地時間29日,科索沃特種部隊佔領位於科索沃北部由貝爾格萊德方面控制的加齊沃達水電站蓄水湖通道,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隨後下令該國武裝力量進入最高戰備狀態。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南通社報道稱,科索沃特種部隊約60名士兵佔領了加齊沃達水電站蓄水湖附近的陣地,並進入到科索沃地區北部堤壩附近的生態和體育中心。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緊急下令,並已傳達至塞爾維亞軍隊總參謀長。另據美國abc網站消息,科索沃和梅託希亞辦事處主任透露,在科索沃特種部隊進入加齊沃達後,塞爾維亞方面做出了反應。據報道,科索沃曾於2008宣佈脫離塞爾維亞,但塞爾維亞拒絕承認,讓科索沃問題至今懸而未決。雙方都希望通過歐盟促成會談,並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

希臘“西尼羅病毒”再奪4人生命 死亡人數上升至31人

據光明網2018年9月30日訊,根據希臘疾病防控中心發佈的信息,9月23至29日之間,希臘又有4人死於“西尼羅病毒”發作,這使得自今年5月首次發現西尼羅病毒感染病例以來的死亡人數上升到了31人。今年希臘出現的西尼羅病毒感染病例已達271人,目前住院治療人數為21人,其中14人病情嚴重。

俄羅斯前間諜中毒案引“真假間諜”之爭!英俄玩起“大家來找茬”

據澎湃新聞2018年9月30日訊,“我們不是特工。”面對今日俄羅斯電視臺主編西蒙尼揚的採訪,被英國認定為毒害前俄羅斯特工斯克裡帕利及其女兒的兩位嫌疑人,亞歷山大·彼得羅夫和魯斯蘭·博什羅夫的表情顯得有點茫然。今年3月4日,俄前特工斯克裡帕爾及其女兒尤利婭,在英國索爾茲伯裡市街頭一張長椅上昏迷不醒,英國政府認定俄與此事有關。此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說,依據情報機構消息,他們兩人是俄羅斯軍事情報機構“格魯烏”的成員。她還稱,有俄羅斯高層領導人批准了這次襲擊。

俄羅斯總統普京說兩人只是平民,兩人也公開露面稱自己只是普通商人,但英國民間調查組織“冒險者”和俄羅斯網絡媒體The Insider26日發佈報告說,他們撒謊了。Bellingcat拿出一系列證據稱,二人之一的魯斯蘭·博什羅夫的真實身份是格魯烏高官阿納多利·切皮加。報告還稱,2014年還被普京授予過“俄羅斯英雄”勳章。不過,這家依賴社交媒體和公民記者發掘、蒐集線索的調查網站,除了發佈一張切皮加據信2003年拍攝的護照免冠照片以外,沒有出示更多證據。這張照片與英國警方先前發佈的博什羅夫照片頗為相似。面對Bellingcat 的“證據”,俄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當天晚上就在臉書上否認這種說法,稱這是針對俄羅斯的“信息攻勢”。圍繞半年前發生在英國索爾茲伯裡撲朔迷離的中毒案,英國和俄羅斯政府各執一詞,兩國的媒體機構也紛紛出面助陣,指控似乎都言之鑿鑿,駁斥似乎也同樣理直氣壯,卻始終讓人莫衷一是。

據“今日俄羅斯”9月28日消息,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就中毒案所謂的第三個嫌犯的報道做出回應。“近幾個月來,英國等國的媒體以及一些機構有許多關於案件的報道,沒人能知道哪些消息是假的,哪些是真實的。”佩斯科夫說,“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結論基於什麼證據、是否可靠。但現在的討論都是圍繞著媒體報道和某些機構的報告展開。”

受“化學物質”威脅!科學家稱50年後虎鯨可能將“徹底消失”

據中新網2018年9月30日訊,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日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國際科學家小組研究發現,50年後虎鯨可能就會徹底消失。虎鯨是體形最大的食肉海豚,與其他海豚不同的是,它黑白非常分明。雄性虎鯨體長可達10米,體重可達8噸,雌性體長最大達8.7米。虎鯨幾乎分佈在全球各個水域,無論是近岸還是公開水域都能看到的它們的身影,但它們還是主要在距離岸邊800公里的範圍內活動。與寒帶和溫帶相比,熱帶較為少見。在俄羅斯,它們一般生活在千島群島和科曼多爾群島附近海域。多氯聯苯在虎鯨皮下脂肪堆積對其構成直接威脅,影響它的免疫和生殖系統。文章指出,目前禁止生產這些有害和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但上世紀30年代以後曾廣泛應用於塑料和冷卻劑中。

深圳一家“海底撈火鍋”出現異物“疑似衛生巾護墊”!店家稱“已提交警方”

據澎湃新聞2018年9月30日訊,近日,市民向媒體報料稱,其在外就餐吃火鍋時,竟從火鍋中發現異物,疑似衛生巾護墊,頓時讓他們倒了胃口。事情發生後,顧客要求退還前一天在此就餐的餐費。負責人表示,畢竟在門店裡發生不滿意的事情,所以當時餐廳退還當事人前一天消費的800多元作為補償。當問及異物是否來自火鍋鍋底,負責人表示,門店查看監控錄像後,由於當時畫面正好背對鏡頭,認為存在疑點,相關視頻已提交給警方。同時不能確定異物到底是什麼東西。雙方就賠償道歉問題產生分歧,負責人表示,當時顧客情緒比較激動,提出了賠償數百萬的要求,還損壞了一些餐具。工作人員見狀只能報警請警方到場協調。

420人遇難!印尼氣象局“過早解除海嘯警報”引發爭議

據環球網2018年9月30日訊,當地時間28日下午,印尼蘇拉威西省發生7.4級強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重大傷亡,據印尼雅加達警方表示,目前中蘇拉威西省的地震已造成410人死亡,540人受傷。而在印尼的社交媒體上,印尼氣象局在發佈海嘯警報34分鐘之後就解除警報的做法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據央視最新消息,印尼雅加達警方公共信息局局長29號晚上表示,目前中蘇拉威西省的地震已經造成420人死亡,其中97人身份得到確認。另有29人失蹤,540人受傷。帕盧機場目前仍然處於關閉狀態。

另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尼西亞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在發佈海嘯警報34分鐘之後就解除警報,對此,週六(29日)印尼社交媒體上出現大量批評聲浪,許多人責問該機構是否過早解除海嘯警報。氣象局表示,他們遵循標準操作程序,根據距離最近的潮汐感測器提供的數據,決定解除警報。氣象局主管拉瑪特則指出,潮汐感測器錄得的海平面變化“並不顯著”,海浪高度為6公分,對帕盧不算是巨大海浪。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稱,印尼蘇拉威西省28日下午發生7.4級地震,隨後引發大規模海嘯。美聯社援引印尼國家災難局發言人表示,地震引發了海嘯,襲擊了中蘇拉威西省首府帕盧和另一個城市東加拉。他在當地的電視直播採訪中稱,海嘯捲走了一些房屋,有報道稱出現了人員失蹤的情況。據悉,帕盧距離地震震中80公里,人口為35萬左右。

“山竹”過後9.9元包郵買天災“福袋”!只是“無良電商賣家”的噱頭

據搜狐科技“鈦媒體”2018年9月30日訊,距離颱風“山竹”登陸,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包括深圳、珠海、香港在內的華南多個沿海城市,街道上的一片狼藉正在消退,不少被大風吹倒的樹木正在清理之中。城市中的人們,生活也在逐漸恢復正軌。不過,年度最強颱風過去後,有些商家的小算盤開始叮噹作響了。“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居然有賣家開始琢磨賺這種黑心錢了。”家住東莞的讀者胡維鑫告訴懂懂筆記,前兩天,他在幾家二手交易平臺上淘換東西時,看到不少賣家在兜售所謂的天災“福袋”。

賣家所說的“福袋”,指的就是在這一次山竹肆虐中,泡了水、磕碰損壞、無人認領的快遞包裹。買家只要支付9.9元運費,就能得到一個這樣的“運氣商品”。賣家稱包裹中的商品一切“隨緣”,可能會很值錢,也可能一文不值,全看買家的運氣了。“對方說這些都是從快遞配送站點流出來的,這也太缺德了。”胡維鑫表示,颱風已經給沿海城市的民眾帶來了很大損失。這時候居然還有無良的賣家發黑心財,公開在網上銷售本該是買傢俬人財物的快遞包裹,令他感到十分氣憤。

當然,在這波“福袋”風潮中打著小算盤的,並不都是二手交易平臺的商家。“我遇到幾個賣家說‘福袋’暫時沒貨,需要加微信關注,後來發現都是微商。”家住武漢的買家姚姝向懂懂筆記透露,幾天前她曾諮詢過幾位二手平臺的“福袋”賣家,對方告知由於銷量太大,手頭已經斷貨了。隨後賣家表示,想要購買可以先添加自己的微信,後續會在朋友圈發佈新的到貨信息。信以為真的姚姝在添加對方好友後,卻發現其朋友圈清一色的都是酵素面膜、防臭襪等產品信息。“看了好幾天,都沒見這幾個人發‘福袋’的消息。”在私信賣家之後,這幾位都開始露出馬腳,不迭地開始推銷其代理的廉價微商產品,並極力“安利”姚姝成為其下線。

颱風之災禍,居然成了一些商家清庫存、收集資料、吸下線的幌子。有網友在平臺上留言評價,這樣的行為已經不能用缺德來形容了。但可悲的是,仍有大量貪小便宜、期待撞大運的消費者,等著在災禍之後“撿漏”,最終的結果都是被無良商家所“套路”。商人逐利本無可厚非。但借災禍之名,兜售廉價積壓商品,是否有些喪心病狂?這種行為又是否涉及欺詐?如此怪象,值得有關部門、各二手電商平臺以及廣大喜愛網購的買家們深思。

曝佩萊與土超豪門達成“初步協議”!合約到期“免費加盟”

據搜狐體育“射門中國”2018年9月29日訊,9月29日,土耳其媒體爆料,山東魯能前鋒佩萊已與貝西克塔斯隊達成初步協議,這名意大利前鋒將於冬窗免費加盟。據悉,佩萊與魯能的合約在今年12月到期,根據FIFA轉會條款,佩萊可以與其他聯賽球隊接觸。佩萊經紀人已與貝西克塔斯隊取得聯繫,雙方也就轉會事宜達成初步協議。貝西克塔斯隊在內格羅多離隊後,得到了穆斯塔法和勒夫。不過他們均為展現應有的效率。貝西克塔斯隊希望免費得到佩萊充實他們的鋒線。

周立波放出“疑似唐爽左擁右抱視頻”!你不該是“科學家”

據搜狐娛樂2018年9月30日訊,與唐爽已經PK過數十回合,周立波最近再發起“攻擊”。9月29日,周立波以“私法鑑定”為題,發佈了一段唐爽與2位女性的視頻,配文稱這是唐爽出入紐約最牛夜總會的畫面,並指出“按你的本性,你不該也不像是科學家”。周立波在文中表示,直到今天突然頓悟唐爽為何做了“白眼狼”,“為了滿足你變態扭曲的人生慾望,你只能以背叛的方式出賣本就扭曲的靈魂”。周立波還提到唐爽的父母在成都吃著低保,兩人生活費加起來只有1500元。因此,周立波文末言辭激烈地表示唐爽是其父母的悲哀。

唐爽是“周立波涉槍毒案”的另一位當事人。2017年1月18日,周立波與朋友、青年學者唐爽被指深夜開車蛇行,在長島萊亭頓被警攔截搜查。警方從車上搜出古柯鹼與槍枝,當場逮捕周立波與另一男子唐爽。同年7月,唐爽被宣佈無罪釋放。2018年6月4日,周立波涉毒持槍案在紐約州拿騷縣地區法院第11次開庭,周立波因開車打手機,獲交通違章罰款150美元,而有關持槍和涉毒的指控被撤銷,被判無罪。回國後,周立波夫婦先後接受多次採訪,詳述了案件經過,表示自己是被“某某”陷害,更稱當時同車的唐爽收賄。

今年7月7日,唐爽微博發文,似喊話周立波夫婦,“戲子誤國”、“望故人棄惡從善,改過自新”。隨後第二天,唐爽再次發文,這次明確指出周立波夫婦汙衊他收賄,要求對方出示證據。隨後,唐爽更現身出面接受採訪,這也是周立波案發生一年半後唐爽首次公開現身發聲。在採訪中,唐爽明確表示,周立波此前說他收受三萬五千美元是汙衊,這也是他選擇站出來的最重要原因。他表示在美國收現金必須要報稅,不然用不了。而他當時給律師的兩萬五千美元是自己給的,並出示了轉賬記錄。至於之前那句“戲子誤國”,唐爽表示是針對周立波和胡潔夫婦,“一切的局是胡潔設的,周立波只是演員。”

另外,在採訪中,唐爽還在採訪中重新詳述了案發經過,具體細節和此前周立波在採訪中所述有諸多出入,比如警察並非接到舉報攔車搜車;裝有槍支和毒品的包也不在後備箱,而是在後排座位;周立波在搜查過程中在唐爽的翻譯下知曉警察意思且用中文同意搜查;毒品和吸毒工具是在警局被翻查出來的。

“關鍵人物”現身!卡瓦諾好友願配合調查“否認性侵指控”

據中新網2018年9月30日訊,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28日下午,美國參院司法委員會以11比10的投票結果,通過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的任命。在共和黨溫和派的要求下,特朗普也改變了態度,下令聯邦調查局(FBI)對卡瓦諾進行為期一週的“補充調查”。此外,卡瓦諾性侵指控中的關鍵人物,他的青少年時期好友賈吉也同意配合FBI的調查。

在28日聽證會結束後,特朗普再次力挺卡瓦諾。他在晚間8點半表示:“就從今晚開始,我們對法官卡瓦諾進行第7次聯邦調查局調查,最終有一天,他將會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出色的大法官這一角色,被眾人銘記。”特朗普28日表示,已命令聯邦調查局對卡瓦諾進行“補充調查”,但調查“必須限制範圍,並在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完成。”美參院原定在29日對卡瓦諾的提名展開全面辯論,最終投票於10月2日舉行。但現在已推遲到至少下週才可能進行確認投票。特朗普表示,他從來沒有更換大法官提名人選的念頭,一點點也沒有。此外,他也承認指控卡瓦諾“性侵”的大學心理教授福特的供詞“非常令人信服”,但無意撤回卡瓦諾的提名。

報道稱,另一位被指涉“性侵”事件者、卡瓦諾的高中好友賈奇透過律師,表示自己願意就事件與聯邦調查局合作。賈奇28日將個人簽署的信件轉交參院司法委員會,信中表示“會與任何被指派秘密調查這些指控的執法部門合作”。不過他也再次否認福特的指控,更說從未見過卡瓦諾做過有如福特所描述的行為。賈奇還稱,自己並不認識指控卡瓦諾“性侵”的第三名女性斯威尼克。“我完全不記得在1981年到1983年期間,參加過任何對女性有不軌行動的派對,我從來沒有試圖故意讓任何人喝醉,或是失去意識。我也從來沒有參與對任何女性的性侵,包括斯威尼克女士。”賈奇在信中寫道。

遭受卡瓦諾“性侵”的第三名女子斯維尼克聲稱,案發於1980年初的一次中學派對上,卡瓦諾與賈奇未經女性同意便作出性行為,而斯維尼克自稱是其中一名“性侵”受害人,而卡瓦諾與賈奇在現場。曾經有酗酒問題的賈奇在給參院司法委員會的聲明中稱:“斯維尼克證詞中的指控非常離奇,即使我受到酗酒成癮問題困擾,也應記得如此古怪的行為。我斷然否認這些指控。”在卡瓦諾的“性侵醜聞”發酵後,事件中的關鍵人物賈奇一直都沒有正面做出回應,有媒體稱,他離開了華盛頓,前往特拉華州的一個海邊別墅“避風頭”。雖然民主黨一直呼籲參院傳喚賈吉出來作證,不過賈吉日前已通過律師,否認曾發生過大學女教師福特所說的“性侵事件”。

據悉,賈奇27日向參院司法委員會發出的公開信中強調,自己正從酗酒問題及癌症中康復,飽受焦慮情緒困擾,因此拒絕公開談論事件。卡瓦諾在聽證會期間曾承認,自己喜歡喝啤酒,卻未從來過量或喝醉到“斷片”。但卡瓦諾的大學同學、共和黨人布魯克斯則稱,卡瓦諾多年前有酗酒問題。布魯克斯為卡瓦諾在耶魯大學時的同窗,與同一群朋友交往,更是第二位指控者拉米雷斯的室友。她近日指出,卡瓦諾介紹自己時說謊,自稱從未醉酒“斷片”絕不可信。布魯克斯表示,她及耶魯同學對卡瓦諾迴避自己的酗酒問題,感到非常失望。而且他喝酒的時候會變得令人討厭。不過布魯克斯回憶稱,自己多次與卡瓦諾在晚上大喝特喝,但從未在與他相處的過程中感到不安,也沒有目睹任何“性侵”事件。

美國複審“庇護移民案”逾1萬人可能遭驅逐!多為中國人

據中新網2018年9月30日訊,美國僑報網刊文稱,幾年前被美國政府准予庇護身份的超過1.35萬名移民,如今可能會面臨被驅逐的命運,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是中國人。隨著美國更為嚴格的邊境行政令的出臺,希望跨境到美國避難的難民不斷遭到拒絕。嚴格限制移民入境的司法部長塞申斯、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USCIS)、聯邦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和移民評論辦公室目前正在考慮剝奪幾年前獲得庇護的移民的身份。美國國土安全部統計,今年4月19日至5月31日,美墨邊境1995名移民兒童被強行從父母身邊帶走。

路透社另一項統計顯示,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美墨邊境將近1800個非法移民家庭遭美國當局強行拆散。目前,移民部門的官員們正在對這些移民進行全面審查。據聯邦機構稱,這一舉動與2012年針對避難申請流程開展的調查有關。在那項調查中,聯邦檢察官在紐約圍捕了移民律師、律師助手和翻譯人員共30人,這些人曾幫助移民騙取在曼哈頓唐人街和皇后區法拉盛滯留的避難身份。此案被稱作“小說家”行動。他們被控訴炮製遭到迫害的樣板故事,培訓客戶背下這些虛構的細節並將這些轉述給負責庇護工作的官員,以及捏造文件以支持虛假的庇護申請。訴訟結束後的這些年來,移民部門的官員一直在複審這些避難申請案件,以確定哪些人是通過撒謊申請了庇護,而這些人應該被驅逐出境。

USCIS在一份聲明文件中,確認了移民局官員正在複審幾年前“小說家”行動涉及的3500起避難案件,並表示,他們也正在複審這些案件中涉及到的1萬多名家庭成員的避難申請,這些人曾被准予“從屬避難身份”。因此,按此計算,2012年12月之前通過申請的超過1.35萬的移民皆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庇護身份。2012年訴訟被宣佈之時,奧巴馬政府決定不對任何此案中的客戶實施刑事制裁。如今,“USCIS、ICE首席法律顧問辦公室和EOIR正在複審這些案件,以保證我們國家難民體系的誠實,保證最初的避難准予是通過合法途徑獲得的。”USCIS發言人蒂沙切克在聲明文件中表示。

因客戶的律師曾被控訴避難欺詐而複審這些客戶,對於移民官員來說並不常見。移民律師們表示,他們從未見過相關部門的官員如此係統性地重審舊的避難案件,規模之大堪稱ICE歷史之最。很難說這其中有多少由被訴律師經手的案件是虛假的。對每一起案例進行查驗皆需要對幾年前所發生的事情進行確認,這在其他國家是需要通過其他司法體系來完成的。蒂沙切克解釋稱,在複審過程中,當發現可能存在欺詐的舊避難案件時,ICE的律師會向EOIR提出重新審理此案的動議。如果動議被移民法官批准,那麼涉案難民就會被傳訊。之後法官會重新確定這名難民的身份,做出重新准予或終結其庇護的決定。

剛剛!美日戰機竟然在釣魚島空域“搞事情”

據搜狐軍事“第一軍情”2018年9月30日訊,據日本共同社最新報道,1架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和16架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9月27日在東海和日本海上空展開聯合訓練——這是日本方面首次透露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所在的東海空域與美國B-52戰略轟炸機展開訓練。日本媒體稱,此次聯合訓練的目的是在東海和南海等海域顯示“美日同盟”的存在感,加大對中國的施壓力度。《日本經濟新聞》網站也承認:“此舉有牽制中國之意。”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披露,B-52戰略轟炸機是從美國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起飛的,在東海上空與日本航空自衛隊那霸基地的多架F-15戰機進行編隊飛行等訓練後,在九州外海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築城基地的F-2戰機進行演訓。28日,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在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此舉)著力強化日美合作並展示紐帶,具有顯示我國致力於地區穩定的意願和強大能力的效果。”安倍政府竭力推進“軍事優先”的意圖近年已經十分明顯:軍費擴充和軍力擴張走向快車道;強行通過解禁行使集體自衛權,則把日本自衛隊變成了一支可以戰爭的力量;而與美國開展聯合軍事演習、訓練,也成為日本“借船出海推進”本國軍事圖謀的重要步驟。並且,日美兩國的軍事互動,具有鮮明的針對中國的指向。

隨著特朗普政府把中國定位為“大國戰略競爭對手”,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全面遏制打壓中國的意圖公開化。美國在針對中國的同時,開始進一步強化地區同盟力量,試圖打造遏制圍堵中國的聯盟體系,對日本的倚重和藉助的成分增加。本來,日本是完全可以“明哲保身”的。然而,日本為了它的陰險圖謀,採取了迎合美國的方式,企圖藉機擺脫戰後體制“枷鎖”的束縛。正是基於這種相互需求,美日似乎聯合演起了“雙簧”:一方面,美國默許日本挑起與周邊國家的矛盾,不斷製造熱點,美國乘機介入擴大在亞太地區影響,調整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部署;另一方面,日本利用美國的縱容,不斷製造鬧劇,“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不斷提升軍事力量,在再武裝化道路上不斷邁出實質性步伐。

這幾年,日本配合美國“演出”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奧巴馬針對中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日本就大力推動針對中國的“價值觀外交”;特朗普大力推進“印太戰略”,日本就極力主張構建“美日印澳四國同盟”。在南海局勢出現明顯緩和,有關國家不願繼續激化南海形勢的情況下,美國親自跳到前臺實施所謂的“定期巡航”,而日本馬上就把它的準航母和潛艇派往了南海。表面看來,日本是在跟在美國後面做戲,但實質上這只不過是安倍政府迎合美國的表面方式,擴大日本自衛隊活動範圍,推動日本軍事力量走出去,加強針對中國的軍事部署才是日本的主要目的。而美國大力出口先進武器給日本,則是加強美日聯合作戰的重要舉措。

現在的美軍和日本自衛隊,每年都要舉行多次不同規模和形式聯合軍演與訓練,雙方實施集體防衛內涵不斷擴大,遂行聯合作戰的能力也不斷增強,共同介入干預地區安全事務的意圖明顯上升——可以說,美日軍事融合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不穩定根源,也是和平發展的中國必須警惕的一個趨勢。美日把軍事活動不斷向中國敏感地域延伸,更加值得注意。無論是它們在南海興風作浪,還是在釣魚島問題上製造事端,都必須給予堅決的反制。不久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和搭載直升機的護衛艦在南海進行了首次反潛戰訓練。日本方面雖然口頭表示“沒有設想針對特定國家”,但是,這種言行不一的狡辯,自然是無法掩蓋其危害中國安全利益的現實企圖的。

對於美日妄圖在危害中國安全利益上的活動和舉措,我們不僅要給予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還要拿出行動,制止這種行為的繼續發生,讓其偷雞不成蝕把米。針對美國空軍B-52戰略轟炸機在南海和東海上空飛行問題,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對於美軍機在南海的挑釁行為,我們堅決反對,將會繼續採取必要措施予以有力處置。”這一警告,顯然同樣也適用於當前美日在釣魚島空域的非法活動。

萬科高喊“活下去”!對股市樓市會帶來什麼影響?

搜狐財經“郭施亮的博客”2018年9月30日訊,作為房地產行業的標杆企業,這些年來萬科的系列重要舉動,都會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尤其是會對同行業構成不少的影響。然而,從最近一段時期的萬科舉動來看,卻似乎充滿了危機感,從此前鬱亮強調戰略檢討,並以“活下去”為最終目標,到近日萬科在深圳舉辦的秋季例會上,四處傳遞出“活下去”字樣,而對於近期萬科的系列動作,確實顯得非常特別,備受輿論的高度關注。

或許,對於萬科的一系列舉動,依舊處於各方的猜測之中。但是,從實際情況分析,作為房地產行業標杆企業,萬科借勢炒作的概率不大,且萬科有足夠的實力展現出自身的優勢。或許,對於萬科而言,在近年來調控政策頻繁出手的背景下,萬科的危機感卻驟然提升。縱觀這些年來萬科核心人物的公開表態,還是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保持比較謹慎的態度,而對於近期的系列做法,可能也是危機感集中爆發的一種表現,同時也為同行業敲響了警鐘。

談及萬科,無論是對股票投資者,還是對房地產投資者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品牌。前者,自萬科股票在A股上市以來,為長期投資者帶來了非常豐厚的投資回報率。或許,對於投資者來說,即使當初投資金額很少,但只要敢於長期投資、大膽投資,如今都基本上輕鬆致富。這些年來,萬科股票也成為了中國股票市場中最具有投資回報能力的上市公司。後者,作為行業標杆企業的萬科,對房地產投資者的印象非常深刻。這些年來,即使房地產行業在加速分化,甚至面臨政策發展的瓶頸,但對於萬科而言,卻基本上穩守行業的第一梯隊位置。或許,可以這樣認為,無論是房地產的黃金髮展期,還是房地產的白銀髮展期,萬科依舊是緊緊趕上時代發展潮流、緊跟政策形勢的標杆企業。

實際上,最近幾年,對萬科而言,本身還是一段備受考驗的日子。從此前鬧到轟轟烈烈的萬科股權之爭,再到萬科王石時代的落幕、萬科鬱亮時代的崛起,而後再到房地產行業拐點的加速到來預期等,這系列事件對萬科的衝擊影響還是非常顯著。或許,在諸多考驗之下,對萬科而言,能夠保持在第一梯隊的位置,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至於下一階段,萬科選擇的是“活下去”,這本身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對於國內房地產市場而言,比較大的不確定性,還是來自於政策環境的不確定。以近期為例,市場傳出了取消預售制的消息,而取消預售制其實早在幾年前開始傳出,但最終並未得到全面性的落實。如今,市場再度傳出了取消預售的傳聞,或許又一次引發了房企的擔憂。

不知不覺,自萬科成立至今,已經有逾三十年的歷史,而三十多年間,萬科也在不斷髮展,危機意識不斷提升。如今,萬科高喊“活下去”的聲音,很大程度上還是在不斷提醒自己,不斷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力圖在未來行業大洗牌的過程中不被市場所淘汰,而一輪優勝劣汰之後,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以實現企業的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

網聞博評:警惕貿易戰背後的“國家意識形態安全”危機

如前所述,就像當年“英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最終走向窮途末路一樣,今天“美國優先”的全球貿易戰爭不斷升級,也同樣是霸凌主義和單邊主義發展觀“圖窮匕見”的“末日瘋狂”!回頭來看,當年從“英國優先”的“鴉片貿易戰爭”,直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遭遇“琉臺不守三韓為墟遼津燕冀漢奸何多”的百年憂患,並不是因為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勢頭威脅到了西方列強的“國家安全”,而正是因為西方列強單邊主義發展觀驅動的自私自利慾壑難填。當年“洋務運動”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不僅沒有實現“科教興國”和“實業救國”的富強夢,而且使中國陷入了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的“財富失血”惡性循環。

問題還是在於,當年我們不能與“英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實現“合作共贏”,今天我們就能與“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發展觀實現“合作共贏”嗎?追根溯源,自從“民主法治”的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時代以來,特別是從歐洲“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征服“新大陸”的奴隸買賣“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以來,“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先富起來,就是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精神的發揚光大,同時也在展示著貿易霸凌主義和單邊主義發展觀的科技創新系統升級。這種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國家先富起來的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正是通過“貨幣調控”的文化殖民侵略和經濟殖民侵略的“薅羊毛遊戲”。

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西方列強之間的單邊主義發展觀“硬碰硬”,結果就是不斷重複古希臘式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興亡週期律。“新興市場經濟國家”一旦信奉這種單邊主義發展觀,就必然會落入拜金主義貨幣迷信“精神陷阱”。於是,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護航的“金融霸權”貨幣政策寬鬆緊縮“頂層調控”下,就必然會進入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的“薅羊毛迷魂陣”,也就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自私自利一盤散沙“窩裡鬥”。當年中國的“東亞病夫”歷史悲劇就源於此,今天“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遭遇週期性“中等收入陷阱”金融危機也同樣源於此。

環顧當下,面對這場“美國優先”的全球貿易戰爭,我們更要看到這種單邊主義發展觀的文化滲透和侵略。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也正是“美元霸權”貨幣政策寬鬆緊縮“頂層調控”人們思想的文化戰爭。這場精神高地爭奪戰,就是一場抗擊單邊主義發展觀的人民文化戰爭持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