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圍觀!京津冀「棗王」在青縣誕生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近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中的重頭戲,第三屆京津冀果品爭霸賽落下帷幕,河北省青縣選送的冬棗憑藉皮薄肉細、口感香甜、色彩豔麗、清脆有聲的特點,一舉摘得“棗王”稱號。本次比賽共評選出果王 10 個、金獎 46 個、銀獎 68 個、銅獎 90 個、名優產品獎 20 個,能從200多家參評果品中脫穎而出,這個“棗王”榮譽可謂含金量十足。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參評的冬棗是產自青縣金牛鎮大杜莊村匯林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負責人叫龐忠華,低調而又樸實。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圖中戴帽子的正是龐忠華,為客戶講解種植技術)

龐忠華早年在天津經商,從事建築行業,憑藉誠信經營和艱苦的奮鬥逐漸站穩了腳跟。雖然常年在外,但是他從不曾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對腳下的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老東鄉的土質不佳,大田作物產量低,近幾年,村裡外出打工的青年越來越多,很多人家只種一季玉米甚至什麼都不種。偶爾回鄉的時候,龐忠華看到荒廢的土地和單一的種植模式,他感到既心痛又可惜,想起兒時老人跟他講起的故事,一個想法悄然浮現心底。

原來,傳說冬棗種植起源於青縣娘娘河畔,以青縣和黃驊為代表,產自這裡的冬棗果大皮薄、核小多汁、肉質細膩脆甜,色澤鮮亮,有百果之冠的美譽,明朝曾被列入宮廷貢品,朝廷專門派兵護衛,如今,娘娘河畔仍留存數百株古冬棗樹,被列為國家古樹重點保護。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龐忠華的冬棗基地種植著7株百年古樹)

想起這個傳說,龐忠華盤算著能不能包下地來種植冬棗,既能充分利用閒置的耕地,又能增加老鄉和自己的收入。於是他一邊聯繫村裡洽談包地事宜,一邊著手學習冬棗種植技術,最終在2016年成立了匯林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冬棗種植為主,逐步建成佔地千畝,集苗木果品生產於一體的種植基地。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經營之初,龐忠華遇到很多困難,2016年的大旱,果木種植前期投資大,只見往地裡扔錢,看不到回報,質疑聲也隨之而來。但是他始終堅持,認真學習鑽研冬棗種植,邀請農林專家指導,組建了技術團隊,充分利用冬棗原產地優勢,育苗接穂選自"娘娘河"畔原始冬棗林枝條,優中選優,採用無性繁殖技術,以提純復壯的方法,培育出了第二代冬棗優質新品種。

目前,基地種植冬棗苗木千餘畝,自繁自育苗木100餘萬株,面向山西、河南、貴州、安徽、雲南等全國各地客戶提供原產地純正苗木接穂,截止今年9月底,龐忠華的基地已向全國各地輸送苗木10萬餘株。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而就在今年,龐忠華種植基地完成接穗、環割的百畝冬棗林也喜獲豐收,每畝果產量達到2500斤以上,推選參加第三屆京津冀果品爭霸賽的冬棗更是一舉奪下“棗王”桂冠,功夫不負有心人,龐忠華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龐忠華自己十分激動,他說包地種棗之初,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幾百萬扔在地裡,好幾年看不到回報,有人勸也有人看自己笑話,但是自己一直沒有放棄,相信在這片土地上能種好冬棗這顆“金蛋蛋”,現在自己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和肯定,特別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以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鼓勵農村土地流轉,發展現代農業,更是給自己打了一針強心劑,證明自己選擇的道路沒有錯。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長期以來,縣農林局和金牛鎮黨委、政府在政策和技術上也給予匯林種植合作社很大的支持和幫助,縣、鎮領導先後到種植基地開展調研指導,在得知獲獎喜訊後,更是鼓勵龐忠華要利用好這個契機,規劃長遠。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副縣長於世軍帶領農林局一行到基地調研指導)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金牛鎮黨委書記代金海、鎮長呂金國到基地調研)

龐忠華說,未來一方面會繼續流轉周邊村莊土地,擴大種植規模,劃分大棚區和採摘區,建設冷庫,豐富經營模式;一方面發揮苗木培育優勢,爭取政府支持,帶動周邊乃至輻射全鎮、全縣冬棗種植,利用棗王知名度,打造地區特色品牌產品,開拓更大更廣闊的市場。2019年,龐忠華的冬棗王註定走的會更遠。(金牛鎮政府)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精彩回顧

来围观!京津冀“枣王”在青县诞生

校對:欒彬、一夢

審核:迎迎、肖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