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话:洋灰板儿

 

洋灰板儿:就是水泥板,这是洛阳土话。因为我们过去盖房子使用最多的是石灰粉,引进水泥后,洛阳人把水泥称为:洋灰,做成水泥板叫:洋灰板儿也就不奇怪啦。新房砌墙完毕,要上水泥预制板,说话简单的洛阳人能简约到说俩字:上板儿。

水泥:加水拌和成塑性浆体,能胶结砂、石等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粉末状水硬性胶凝材料。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89年,中国河北唐山开平煤矿附近,设立了用立窑生产的唐山“细绵土”厂。1906年在该厂的基础上建立了启新洋灰公司,年产水泥4万吨。中国在1952年制订了第一个全国统一标准,确定水泥生产以多品种多标号为原则,并将波特兰水泥按其所含的主要矿物组成改称为矽酸盐水泥,后又改称为硅酸盐水泥至今。

洛阳啥年代使用水泥不好说,我们目前看到的洛阳文物“老吴桥”是混泥土结构,桥墩里还包有杉木,建造年代是1922年。建国以后,洛阳不仅有水泥厂连水泥设备制造都有了,还很先进,出口国外。

虽然有行家或老师早就纠正大家与水泥有关的产品名称是:混凝土,预制板或水泥板,但洛阳很多老人还是把水泥叫:洋灰,把预制板叫:洋灰板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