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不態

不態:是河南話也是洛陽話,不在狀態唄,應該是很好理解,河南人說話簡約,洛陽人尤甚。很多詞語簡化的連老城人都迷糊。一般我們河南人說“不態兒”,指人也可說事兒、也可說那個部件、零件。

態:意態也。--《說文》。段注:“意態者,有是意,因有是狀,故曰意態。從心能,會意。心所能必見於外也。”柔遠能邇。--《虞書》。鄭注:“能,恣也,恣即態也。”人之態不如備。--《荀子·成相》。按:“詐態也。”盡變態乎其中。--張衡《西京賦》。滂心淖態。--《楚辭·大招》。

我們說幹部:作風漂浮,不在狀態,說工人:在崗不在狀態,心不在焉。實際用洛陽話兩個字就概括了:不態。新上任的幹部,能說不能幹,老百姓私下也會議論“這人.....不態。”能力不夠唄。鄰居之間的評價:這貨不態.....隱晦了涵養差,也算是給了人家面子。

在企業車間檢修設備,急需一個零件:拿這個試試?不態,不是“一窩兒”配不上,別勉強了,這樣容易出事兒。農民收割穀類,看見人家收割機的速度:咱這鐮刀“不態”啦,還是現代化厲害啊.....

不態,就是不行,不在狀態,簡單的土語已經延伸了原來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