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影響登月?張小平和他身後的火箭江湖

來源:市界(ID:sparklelive)

從體制內出走的張小平火了。

9月27日,一篇《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國企底層?》的文章,引發網友瘋狂刷屏。張小平不僅自己火了,也帶火了一家民營火箭公司。

文章披露了航天科技六院十一所(下稱601所)的一則“討人”公文,認為張小平的離職影響到我國載人登月重大戰略計劃的論證和策劃工作。

原來,體制內技術骨幹張小平遭民營火箭公司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挖牆角,傳藍箭給張小平開出了百萬年薪。

這則“離職故事”引發全網熱議:一人離職,竟然會影響國家重大戰略項目?而藍箭與其背後的中國民營火箭,也躍入公眾視野之中。

01

張小平離職影響中國登月?

9月27日下午,天氣陰沉,所在北京亦莊的藍箭,成為事件的風暴眼之一。

藍箭鑲滿玻璃牆的辦公小樓共6層,一層大廳安保人員較少,牆邊豎著白色的立體字“LAND SPACE”,頭頂的天花板和頂燈被設計成藍紫色星空。

离职影响登月?张小平和他身后的火箭江湖

▵藍箭北京辦公入口大廳。圖/市界

市界在現場探訪藍箭獲得證實,張小平確已加盟藍箭科技。同時,航天科技六院十一所一位工作人員也告訴市界,“張小平已經離職”,“隨後我們會有官方的聲明。”

據藍箭員工透露,張小平的確在藍箭科技任職,入職時間在今年上半年或年中。主要在西安研發中心,偶爾來北京亦莊。

目前藍箭在西安、北京兩個研發中心辦公。公司員工介紹,北京的研發中心主要負責新型燃料和發動機,比如液氧甲烷。西安的研發產業則相對傳統。另外,藍箭在湖州也有工廠。

有藍箭員工回覆市界稱,張小平目前不在亦莊辦公,公司層面對此事也不予置評。

據市界瞭解,航天個別系統、企業薪資待遇不佳、晉升通道狹窄。近年來,隨著軍民融合政策的推進,人才外流問題嚴重,有些研究院所甚至面臨整個項目停工的情況。系統內也因此出臺更嚴苛的離職政策,但扔擋不住人才流失。

而張小平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針對601所被爆出來的公文,市界問詢藍箭員工,張小平是否為核心技術骨幹,對方表示不予置評。

而通過公開資料檢索發現,張小平曾經的單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即航天601所),其官網2015年刊載的新聞報道《“長征六號”首飛成功“動力心臟”陝西製造》,張小平是其中唯一受訪者。

文章提到,

“航天六院液氧煤油發動機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告訴記者,液氧煤油發動機後續將配備到長征五號、長征七號等新一代長征火箭,將使我國長征家族火箭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從以前的9.2噸提高到25噸。”

而目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網站已無法訪問。

离职影响登月?张小平和他身后的火箭江湖

學術論文中,張小平及其單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也是頻頻亮相。比如,張小平獨立著作的《補燃循環發動機推力調節研究》以及共同著作的《我國可重複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發展的思考》均在《火箭推進》刊物上登載。

雖然張小平離職一事將藍箭這家民營火箭公司送上了頭條,但是對於公司的員工來說,頭條是9月27日藍箭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短噴管推力室熱試車成功。

而液氧發動機也正是張小平深耕的研究領域,不過,有藍箭員工對市界稱,這個項目與張小平關係不大。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航天科技六院院長劉志讓接受採訪表示,張小平“本人擅自離職,經多次談心做工作無效,為挽留此人,單位通過法律途徑提起仲裁,在提供給相關機構的材料中有誇大其作用和貢獻的表述,被其及網絡利用進行炒作。所以對全局並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是研究院也會反思更多的方式,留住人才。”

劉志讓稱,研究院這兩年被民營火箭公司挖走的人多一些,但是張小平的離職不存在影響任務的問題。

02

藍箭什麼來頭?

用百萬年薪挖走張小平的藍箭,到底是什麼來頭?

據市界瞭解,藍箭的骨幹團隊主要來自於航天科技集團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藍箭創立於2015年。其創始人張昌武出身金融圈,畢業於清華大學金融系,曾就職於匯豐銀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銀行等。在原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航天系統工程高級工程師王建蒙的影響下,張昌武逐漸接觸並瞭解商業火箭領域。

彼時,美國的SpaceX已經在馬斯克的帶領下大展拳腳,相繼有獵鷹1號、獵鷹9號等拳頭產品試飛成功,將民營火箭帶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意識到中國商業火箭領域的廣闊天地後,張昌武決心一頭扎進去。

從2013年籌備,到國內政策逐漸放開,2015年6月,張昌武與另一位創始人吳樹範註冊登記了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717.7萬元,張昌武擔任CEO和法人,而曾在歐洲航天局任職15年的吳樹範任CTO。

离职影响登月?张小平和他身后的火箭江湖

▵藍箭北京辦公樓外立面。圖/市界

此次張小平離職事件的一個關鍵點是待遇。據媒體報道,張小平的年薪從幾十萬飆升至百萬。

市界探訪時,問及工資水平,藍箭員工稱其取決於個人貢獻,但的確比體制內要高。此外,藍箭內部的研發資金不算充裕,“省吃儉用搞科研”,有員工對市界說。

職友集數據顯示,2017年,藍箭平均月薪為16033元,北京地區公司平均月薪為9930元,北京航空公司平均月薪為10178元。根據藍箭相關招聘信息,北京地區的IT總監年薪為40萬元-70萬元。

實際上,不僅僅有張小平,市界獲知,藍箭現任CTO康永來也出自航天科技系統,此前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能力極強的大拿,曾獲得2016年度“中國航天基金獎”。藍箭航天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戴政,此前曾是長征五號火箭箭體結構副主任設計師。藍箭申請專利的固體運載火箭項目發明人之一孫目,則是長二F火箭總體設計師。目前公司團隊約200人。

而創始人張昌武因金融圈出身,資本運作能力不俗。2018年4月,藍箭宣佈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截至目前,藍箭空間已經累計獲得各類投資超過5億元,資金方包括西安市高新區投資基金、新疆金風科技等。

資本和技術人才相互作用下,藍箭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取得了不少技術突破,其液態甲烷發動機領域的技術突破令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領域實現“低成本”與“高頻次”成為可能。

“低成本、高頻次成了現在商業火箭的關鍵詞。”張昌武認為,要實現這兩個目標,讓火箭可以重複使用,就必須讓液態甲烷從歷史的技術庫走下神壇。

03

誰能成為中國版SpaceX?

2018年9月,Space X在推特上宣佈,世界上第一位環繞月球飛行的私人乘客即將誕生,這位乘客將搭乘BFR運載火箭升空。這一消息迅速引發熱議,成為全民議題。

這是民營商業火箭的歷史性時刻,也折射出民營商業火箭的裂變式發展與可能性。

SpaceX自2002年成立以來,藉助於馬斯克的財富與資源迅速發展。儘管Space X幾度險些折戟,也時常面對公眾的質疑甚至謾罵,但還是頂著巨大壓力取得了一次次成功,推出多款明星產品,與藍色起源一起幾乎壟斷了美國民營商業火箭。

其目前正在研發的BFR運載火箭是一款近地軌道運力150噸(回收火箭)/250噸(不回收火箭)、運力大幅甩開土星5號、長征9號與SLS2的巨型火箭。如今Space X不僅是運力,在效率與價格方面也都給中美兩國官方機構的火箭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离职影响登月?张小平和他身后的火箭江湖

與含著金鑰匙出生、已經疾馳了16年的美國民營商業火箭不同,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還處於起步階段,距離政策開放也只有短短三年而已。

在軍民融合與“萬眾創業,萬眾創新”等大環境影響下,民營商業火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除了零壹空間和藍箭以外,星際榮耀、翎客航天、九洲雲箭、眾相空間、星河動力、靈動飛天、深藍航天、星途探索等一大批民營火箭公司加入了這個戰場。

資本的嗅覺總是異常敏銳,很快大批資金湧入。以藍箭空間、零壹空間和星際榮耀三大公認領頭羊為例,藍箭空間目前累計獲得各類投資超過5億元;零壹空間累計融資同樣超過5億元;而2016年10月才成立的星際榮耀也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完成了天使輪、Pre-A輪融資和A輪融資,經緯中國和順為資本等知名投資方均在其列。

據36氪報道,藍箭、零壹和星際榮耀目前新一輪的預期估值均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而翎客航天、九洲雲箭、眾相空間、星河動力、靈動飛天、深藍航天、星途探索等2017年新成立的公司,剛剛組建基本技術團隊,尚處於發動機研製階段,目前估值都在2億元人民幣以下。

儘管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頗受資本青睞,但就目前的融資規模及估值來看,與Space X和藍色起源還相去甚遠。不少人都認為民營商業火箭是個燒錢的買賣,不是誰都玩得起的。畢竟,中國的玩家裡沒有馬斯克,也沒有貝佐斯。

离职影响登月?张小平和他身后的火箭江湖

不過,藍箭空間創始人張昌武曾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運載火箭研製不是一件特別燒錢的事,資金投入規模與互聯網行業和汽車行業,只是九牛一毛。”

他認為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實現高頻次、高可靠性、低成本地進入太空的能力。當然,張昌武也承認,藍箭空間目前每年的研發投入在4億元至5億元左右,2019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會翻倍。

目前,中國民營商業火箭尚處於起步階段,噱頭與炒作遠大於實質成果。未來,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錢要燒。

業內人士指出,運載火箭發射服務顯然是賣方市場。預計到2020年,全球將有5000-6000顆待發射的低軌衛星,中國企業能否在Space X和藍色起源兩大巨頭口中虎口奪食還是個大大的問號。

而在民營商業火箭成為風口的背後,是許多和張小平類似的技術骨幹出走,加入創業浪潮。

你的離職會影響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