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開學季謹防各類詐騙

重要

提醒

校園貸“變臉”回租貸

退居幕後控制學生隱私

在國家對校園貸進行一系列整治措施之後,校園貸得到遏制,但許多不法分子另闢蹊徑推出“回租貸”,名為租賃實為貸款。回租貸公司通過讀取大學生的通訊錄來掌控相關隱私信息,看似利率較低,實則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高出銀行利率20—30倍左右。

若學生逾期還款,貸款公司便會按照通訊錄、通話記錄騷擾學生的朋友、家人,或要求學生不斷續期、拆東牆補西牆,從此欠款如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陷入利滾利的惡性循環。最終,學生必然會面臨無力償還貸款的結局。

新騙局“培訓貸”出現

大學生求職遭遇詐騙陷阱

除了回租貸之外,新興的貸款騙局——培訓貸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根據媒體報道,部分大學生在求職時很容易遭遇培訓貸,大學生小劉就是親歷者之一。畢業後,小劉在招聘網站上看中了一家待遇優厚的網絡公司,入職前需進行有償的員工培訓,工作人員表示若手中存款不足,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貸款分期償還。

在參加培訓一個月後,小劉不僅沒有拿到公司承諾的高薪,更是多了2萬多元的貸款。隨後,意識到受騙的小劉選擇報警,通過警方瞭解到,有相似經歷的大學生數目不小,大家都上了培訓貸的當。

實際上,培訓貸、求職貸、回租貸等貸款方式的本質與校園貸無異,在學生對校園貸提高警惕之後,不法分子給校園貸“換新衣”,翻新手段誘惑大學生們上當受騙。當前,校園貸亂象叢生,嚴重威脅到了學生們的財產、信息安全,養成健康消費的習慣,提高自我防範意識是防騙的關鍵。

識別與不良校園貸相關的詐騙

名為“助學”,實則“圈錢”。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貧困,尤其是從邊遠閉塞地區考入大城市的大學生為目標,以提供助學金的名義,要求學生提前將學費匯入指定的賬戶,用於“成功註冊學籍”。

名為“校友”,實則“騙子”。

不法分子假冒學生或校友身份,獲取信任,假借“手續費”、“獎勵話費”等名義,引誘提供真實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騙貸圈錢。

名為“兼職”,實則“陷阱”。

不法分子打著“兼職”、“刷單”、“招聘”或者培新旗號,假借提升社會綜合能力或賺取零花錢的名義,誘騙在貸款平臺註冊並將貸款劃轉到指定賬號作為“保證金”、或承諾將分期歸還本息等騙取資金。

名為“創業”,實則“斂財”。

不法分子假借投資名義,打著助學或者創業的旗號,以發展“下線”等傳銷方式,實施逐級詐騙斂財。

名為“幫忙”,實則“借貸”。

身邊同學苦苦請求,借用你的學生證、身份證信息幫他辦理“校園貸”、“註冊網絡公司”,出於“義氣”,將信息告訴同學,結果被追討欠款的成了自己。

高校开学季谨防各类诈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