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志、村志資料搜集點滴思考(一)

作者 王小方

鄉鎮志、村志起源於明朝中期,以南方為居多,叫鄉村鎮志,也有叫鄉土志,特點是“以一鄉之人修一鄉之事,其見聞較確而論說亦較詳也”(清《鄞縣誌》序)。鄉鎮志最接“地氣”,紮根於基層,描摹最原生態的畫面,具有“鄉土味道”,其最大的特點是要抓住自己的“魂”——鄉土,把好自己的“脈”——姓氏與族系,做好自己的“事”——反映風土人情及原生態生產;聊好自己的“鄉親”——寫好鄉鎮各式各樣人物。


鄉鎮志具有濃濃的“鄉愁”,所以它不同於縣、區、市志。(1)對不屬於自己管轄內的可不寫或略寫,如銀行、國有企業、公路鐵路、郵政電信等。(2)市、縣、區志略寫的要詳寫,比如村鎮由來,大的姓氏族系、風俗習慣、村裡文化、各種影響鄉鎮的“小人物”等。


鄉鎮志在資料蒐集上也與縣誌不同,它的特點是:缺乏大量的檔案資料,舊志中資料支離破碎,不成系統;口碑資料佔了多數,甚至主要靠口述資料。地方誌中主要的資料來源是:(1)文獻資料,即一些歷史書籍,包括正史、野史、筆記等;(2)個人文集、詩集包括奏議;小說、詩歌中的文獻資料;(3)類書資料,如《皇朝事實類苑》《佩文韻府》《永樂大典》等。(4)地方誌類資料。(5)家譜、族譜資料。(6)地契文書和碑刻資料。(7)口述歷史資料。(8)檔案資料。


鄉鎮志中,如何蒐集大量的、豐富的修志用的資料呢?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蒐集。


一、檔案資料。檔案資料是編纂地方誌中最主要的資料來源,對鄉鎮志、村志而言,雖然不成系統,支離破碎,但仍然是主要的資料來源。檔案資料的蒐集可採用“橫分豎排”的方式。即把有用的檔案資料按時間排列,再橫分為各個方面,經濟類、政治類、文化類、社會生活類、科技類、教育類、軍事類。檔案資料除了蒐集檔案工作人員已整理好的(即分過類)資料外,還要留心一些散見的資料。如,筆者在南樂縣檔案館發現一本手稿《南樂簡史》,上面記載有南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南樂地下黨組織的情況,包括南樂縣黨組織最早成立時的人物,但《南樂縣誌》中卻沒有記載,說明修志人員當時未注意到這個稿本。


二、報刊資料。報刊資料可謂是檔案資料的一部分。報刊資料散亂,但卻是鄉鎮志中主要資料來源之一。報刊資料收集,不必無目地亂翻,注意當地的小報、小刊。比如五六十年代,許多縣都辦有縣報,後來還有一些當地印編的小刊物、小報紙。這些可彌補當地檔案資料的不足,對於本鎮某些時段發生的重大事件,大的報刊也都有記載,這時就可以有地留心那些報紙,如地區報、市報。

本文作者王小方,中州古籍出版社社長助理,地方文獻編輯部主任。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