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到凌晨,《中級會計實務》複習3遍,能領證不?

考證,學習,全靠有毅力!

今天分享的這位中華會計網校學員:是一位媽媽級考生,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的寶寶,2017年通過了中級《財務管理》和《經濟法》考試;2018年參加了《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到學習後期,這位媽媽級考生除了照顧寶寶,到備考後期每天基本上就是晚上10點開始學習,學到凌晨1、2點,保證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她覺得今年《中級會計實務》應該可以及格了。快來向她學學吧!


每天學到凌晨,《中級會計實務》複習3遍,能領證不?

歷時兩年的中級考證之旅終於結束了。《中級會計實務》應該可以及格了, 所以來跟大家分享下學習心得。我是從16年10月份左右開始準備的,先考的《財務管理》和《經濟法》。

一、我的《財務管理》學習歷程:學了4遍

財管,第1遍學完做課後習題時,第2遍先聽一章,做一章的題,買了一本《經典題解》,只做客觀題,因為主觀題根本下不去手。第3遍主要是學自己一直搞不懂的章節, 學完又開始做題解,做錯了的看解析能看懂說明自己學進去了,只是沒學好,有的看了解析,還不懂的,錯題就去答疑版提問,順便再返回去聽課件里老師怎麼講的。

3遍課件聽完,基本上也就到了報名,報完名開始聽新課,我一般新課是從第二章開始,再聽一遍。聽完還是要繼續做題。聽完新課後, 題解也全部做完了,在等習題班出來前,把題解後面的模擬試卷做完,看自己的整體水平如何,而且到開始複習的階段,網校的QQ群裡很多同學也會相互分享題目。

習題班開始的時候,先把講義裡的題目做一遍,然後再聽老師講解。

每天學到凌晨,《中級會計實務》複習3遍,能領證不?

、我的《經濟法》學習歷程:比起財管來說,簡單一些

經濟法,我個人覺得相對財管來說很好學,只要自己理解了學進去,需要記憶的考點,及格是很容易的,但聽今年考經濟法的同學說考的都是老師平時沒講的,那可能還是需要回歸到教材了。

我的經濟法學習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2017年年前,聽了一下舊課件的前三章,基本上需要記憶的已經記得差不多了,然後就等新課件出來後,把前三章變動的部分重新學,學完一遍後,把課後習題做完,再做題解。

經濟法除了記憶最主要還是要理解,理解了之後即使不能完全闡述法條原文,也可以把主要的意思表達出來,這樣考試的時候主觀題也可以答對關鍵字。

每天學到凌晨,《中級會計實務》複習3遍,能領證不?

三、我的《中級會計實務》學習歷程

實務是今年考的, 2017年成績出來後就開始準備。

第一遍一樣邊聽邊做課後習題,但學到後面再往前看,尤其是第五章長投忘得一乾二淨,於是又開始第二次聽課件,把重難點多聽了兩遍。

因為3月份沒有學習,再拿起書來長投所得稅合併還是漿糊一堆,打起精神開始第三遍學習。

第三遍主要是聽重點章節,然後做經典題解,不會的題再回過頭去聽課件。

做完經典題解後再聽課,主要關注自已做錯的部分和不會的部分,在習題班出來前儘量做完題解,然後跟上老師的節奏。

實務拿分的地方是主觀題,在最後複習階段可以把重點放在練習主觀題上。跨章節的題目我覺得很不錯,可以把考點串聯在一起,難度比前面每章的主觀要難一點。

聽完習題班到考點串講班之間這段時間,主要練習整體水平以及答題速度,因為有很多同學考試時間對他們來說很緊張,這時候就要注意速度了。因為做完全真模擬還有時間,我又把題解裡每章的主觀題我之前做錯的,全部又做了一遍,跨章節和機考題庫裡的主觀題一共做了三遍,分別是在整體學完可以做主觀題的時候,以及開始聽習題班的時候,最後就是考前那段時間。聽的是郭建華老師的課。

每天學到凌晨,《中級會計實務》複習3遍,能領證不?

總體來說,學習中級就是:先聽課,再做題。然後把自己不會不懂得地方標記出來,再通過第二遍聽課弄明白後 ,做題檢驗下自己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然後第三次聽新課,把變動的地方進行重新的學習。整體都學好後,就開始練題,把做題量提高。

在這兩年備考中,第一年考試前一個月,正是複習的黃金階段我孕反很嚴重,對複習有影響,但因為前面一直在努力做題,所以考試才得以順利通過。第二年備考實務時, 生了雙胞胎寶寶,時間一下子壓縮到最少了,只能儘量保證自己每天可以看書3小時(我基本上到後面就是晚上10點開始學到1、2點)。所以準備明年考試的小夥伴不要擔心,把時間安排好,懷孕生孩子也不會影響到你的考試的。希望我的經歷可以給各位帶來一點啟示和安慰 ,最後祝明年考試的小夥伴們考的全會,蒙的全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