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睿意德發布長春首張商業分布圖 解讀春城商業發展趨勢

日前,RET睿意德聯合中商數據共同發佈長春首張城市商業分佈圖(2018)。據悉,這是繼瀋陽後,RET睿意德發佈的又一東北主要城市商業分佈圖。意在通過對長春營業以及潛在商業項目的盤點與梳理,展現城市的商業發展特點及趨勢;同時希望廣大熱愛商業地產人士能透過此圖瞭解長春商業現階段的面貌與格局。

此次統計的商業類型涉及購物中心、百貨、商業街及其他類型商業(如:奧特萊斯)。根據統計結果來看,目前,長春共有102個商業項目,累積體量達千萬平。其中,已知營業商業項目50個,潛在商業項目為52個,未來長春商業市場或將迎來近600萬的新增放量。

RET睿意德發佈長春首張商業分佈圖 解讀春城商業發展趨勢

通過對長春商業項目的盤點,城市商業的發展呈以下特點:

① 潛在項目佔比超半數,未來3-5年或迎來集中放量

儘管與瀋陽商業的發展脈絡不同,長春在2000年後才開啟購物中心時代,從發展速度以及態勢來看都更趨於保守。然而未來,長春潛在商業項目的增速或將超過瀋陽。統計發現,長春潛在商業項目佔比高達51%,體量集中於5-10萬平,其中也不乏遠大購物廣場、北湖奧特萊斯這種體量超過15萬平的巨型商業項目。從部分項目的進展來看,未來的3-5年,長春商業市場或將迎來集中放量,商業存量將是現在的2倍之多。而商業的集中放量,意味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今後發展商在商業項目的打造上既要從消費者需求的角度出發,同時在空間氛圍的營造、品牌與業態的選取上又要強調特色。去年開出的歐亞新生活購物廣場、新城吾悅廣場等項目在商業空間的打造上已經進行了很好的示範。未來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發展商會更加重視商業的創新。

② 淨月、南部新城商業增多,未來北湖板塊或是商業新增長點

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讓城市不斷向外延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口的遷移。而隨著人口從城市中心向城市新區的導入,商業的格局也發生了變化。近些年,長春新區的商業項目開始日漸增多,其中尤以淨月新區、南部新城最為突出。據統計,淨月與南部新城未來一段時間內將總共向市場釋放逾200萬平的商業體量。與此同時,近兩年因商品住宅市場而大熱的北湖板塊,伴隨人口的增加,板塊內潛在的商業需求也日益顯現,這為未來區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機。數據顯示,目前北湖板塊有包括歐亞購物中心、吾悅廣場、北湖奧特萊斯等項目在內的近百萬平商業體量待入市,北湖板塊或將成為繼淨月新區、南部新城後,新一輪的商業增長點。而未來,隨著城市核心區域土地資源的短缺,傳統商圈中的新增商業供應將進一步減少;而城市新區的商業需求將不斷增加,發展商也將愈發注重新區商業的佈局。此外,在消費升級的引領下, 消費者從以"購買"為主的消費方式逐漸轉變為強調體驗感和互動性,乃至情感上的認同。數據顯示,現價段長春營業的商業項目中,購物中心佔比不足40%,與瀋陽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而未來,這一比例將提升至50%。尤其是隨著水文化生態園、拖拉機廠文創產業園等項目的呈現,長春市場的商業形式將更加多元化,注重為消費者營造良好的體驗感。

③ 本土開發商壟斷將被打破,知名發展商為市場注入活力

根據統計,在長春已開業的商業項目中,本土企業佔比高達87%,外地企業佔比僅為13%,其中,本土商業集團尤以歐亞集團、中東集團市場佔有率較高。本地零售企業的欣欣向榮,也為外地知名成熟商業地產開發商的進駐增加了難度。一方面基於市場的空間和競爭力,另一方面基於消費者長久形成的對本地商業集團品牌的認知度。然而,未來隨著華潤長春萬象城、遠大購物廣場、遠洋·王府井賽特奧萊、復華未來世界等項目的相繼進入市場,本地零售企業對長春市場的壟斷將有所改觀——全國性發展商的數量將有所增加,且比例提升至35%。與此同時,知名發展商將利用強大的品牌和商業資源優勢,為長春市場引入連鎖品牌、新鮮業態,與本地零售企業形成良性的競爭態勢,彼此促進、激發城市商業的活力。

長春商業分佈圖(2018)中所統計項目僅為純商業,統計體量不包含酒店、公寓、寫字樓等物業。由於城市中的商業項目類別多,信息涉及面較廣,此次呈現在公眾面前的長春商業分佈圖的意義並非大而全,而是希望能給看到這份分佈圖的商業地產人士一些行業的思考與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