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阿海家全貌

话说买了东京西葛西的公寓以后,我们一家三口就过起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日子,一直到女儿小学快毕业的那一年。十年过去了,女儿长大了,我们家有点挤了,之前也想过换的,但日本长大的小孩都不愿意搬家,因为不想转校后被孤立。小学毕业前,女儿考上了千叶的私立中学,和小学的伙伴们注定要分离,所以,她也不反对搬家了。再说,因了有住房贷款而获得的所得税减免也只有十年好用,这个好处已经用完了,我先生前几年拿了永久居留,这次我们可以用男主人的名义去贷款了,他的工资比我高得多,之前和朋友开的小公司,受了雷曼破产的殃及,已经无奈关门了,休息了一阵后,去了大学时代前辈开的软件公司的日本分公司工作。日本的银行特别奇怪,自己开公司的贷款不好下,打工的贷款却很容易;也许是他们认为自己开公司的收入稳定性不够吧。对于我们来说,没什么不好。从一切的条件看,2012年都是换房子的好时机。

这是我们第二次买房了,相对而言心里有了点谱,也不是那么急迫,以前的种种将就这次就得换成讲究了,总得大家都满意才好,不然换啥房呢。

首先,我们不打算再买公寓了,3·11地震留给我的阴影是越高越晃得厉害,而且一震电梯就停,走十几层楼的事不想再经历了,所以得买独栋的。如果是西葛西周围,就不能奢望有院子了,能搭个花坛种两三棵玫瑰了不起了。如果离开东京都,去郊外的千叶也许能买大一点的地皮,我们的预算是5000万日币。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阿海家的花儿

一般说起来,东京郊外往往指千叶、琦玉、神奈川和八王子、青梅这些地方。刚出来时没有偏好,逮着哪里住哪里。时间长了就会对某一线路或区域有偏爱,仅仅从居住的环境来说,当然是小田急线和二川玉子线一带最幽静高尚,但看看自己家的工资条,也就放弃妄念了。咱们白手起家的人,还是跟新开发的区域比较门当户对。东西线是一条很新的地铁线,从江户川区一直延伸到千叶县,去都内很方便,所以挤的程度也是东京地铁中屈指可数的。可我们坐久了东西线,有了感情。还是打算在东西线沿线找。

网上找了一下,对有初步意向的房子留了联络方式后,有一家叫century 21的大手房地产中介就找上了我们,我们又开始了周末看房的日子。一开始还是从西葛西周边开始看的,看了一圈以后,我们决定放弃都内,整整看了一个月,发现已造好的独栋也好,只卖地皮的也好,都在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离地铁站走20分钟以上,这一点是我个人绝对不能容忍的。每天一个来回,下雨,大太阳,手里拎着重物走二十分钟以上,一定是很不美好的事,于是,我放弃了西葛西和隔壁的葛西,也放弃了century 21,因为他们没有千叶支店,所以不能替我们找千叶的房子或地皮。估计是出于业绩考虑吧,他们居然说东京都以外的房子没有资产价值,劝我们放弃,本来我们觉得有点对不起那个陪我们东跑西颠的小伙子,我们迟来的决定让他一个月无功而返,但这样隐含威胁的语气,让我们很不舒服,对东京都外的地皮没有资产价值的说法更是嗤之以鼻。最讨厌专业人士睁着眼睛说瞎话了,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后来又发生过一次,每到这种时候,平时大大咧咧的自己就会特别精明犀利,气场全开,二话不说就一刀斩落。不安好心的专家意见,绝对不能听。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阿海家的果儿

周末不去看房了以后,一下子闲下来,我常常去行船公园对面的住宅展示场,那里是展示的各家建筑公司的样板房。面对着样板房无数次描绘自己未来的新家蓝图,越来越坚定找地皮的想法,那些造好的房子,即使不论立地的好坏,房子本身的设计也太多不如意的地方,估计这次也是人生最后一次买房了,一定要造个合心意的房子,绝不妥协。看了几次以后就有了取舍,我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木造的建筑,所以就不去以钢筋水泥造房见长的三井住宅,一直扎在木造住宅的最大手住友林业,摸着他们的地板,栏杆,迈不动步。被展示场的工作人员逮住了聊天,他们建议我先初步定下建筑公司,让建筑公司帮着找,建筑公司是很愿意找偏僻一点便宜一点的地皮,这样落在造房子上的预算就多了。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倒也是个方向,但是那里的样板房都是比较大手的公司建造的,基本上单价都比较高,一坪30万左右,这样留给地皮的钱就少了,而自己并不打算买太偏的房子,所以决定换一块地方看看,找再小一点的公司,大约在一坪20多万的样子。

周末,我们去了位于千叶幕张的住宅展示场,逛了一圈后,很满意,价钱比大手的便宜多了,我们摒弃了最便宜的几家,那几家在电视上广告做的很不少。看了样板房,觉得他们用的材料很低劣,一摩挲就知道那木头的纹路不细密,跟住友林业的差远了,就是表面好看罢了,于是尽力找用的材料还算扎实的两家,填了表,让他们帮着找地,谁找到了,这房子就让谁造。然后安心地回家等了,下一周,就有一个口称最喜欢中国人买家的あきら( Akira)工务店的营业,准备带我们看千叶的地皮了,看了几块都不满意,不是光照差,就是离车站远。我们打算歇一歇,我先生开始在网上找,因为A工务店的营业说有专供他们内部人士的网,上面有好多信息,他回公司后会让文员打出来先替我们筛一遍的。我先生他好歹也是做IT的,才不信有什么内部网,好好搜了一下,果然出来好多地皮,其中有一块,离东西线的延伸东叶高速线,东海神车站才五分钟,离总武线、京成线、东武线的大站船桥,也不过步行13分钟。201平方的地皮,居然只卖1850万。

我们眼睛亮了,哇,捡到宝啊!立刻打电话给经营的地产公司,约了周末去看。周六我们到了坐落在西船桥的小小的房地产,只做千叶的不动产,倒起了个英语名叫Housing Projuice,我们且称他们为H社。经纪开着车带我们去了,离开了车水马龙的船桥,路过海神小学周围一幢挨着一幢的住宅区,一拐弯上了坡,环境立刻不一样了,山坡上一家家房子的间距都很大,院子里树木葱茏,显得很幽深,我的心跳开始加快,觉得似乎不应该是我们买得起的地方,看看手中的招贴,分明是1850,甚至比预算还低了三四百万。不动产经纪对我们这两个天上掉下来的客户很热情,边开车边介绍说这一片叫海神山绿地,真的是高尚住宅区,因为适用千叶县特别指定的风致地区建筑基准,每家的房子不能超过土地面积的40%,所以家家的院子都很大。老实说这几年不景气,卖不掉的地不少,但肯降到那份上的人家不多。

车子在碎石路上小心翼翼地爬坡,路很窄,路况很差。我透过车窗看着左边那家的土黄色的院墙似乎长得看不到底,墙里三五棵迎客松修建得格外齐整,和风的房子特别有格调,而对面一家在低缓的山坡上有几棵上百年的樱木,茂盛的枝叶掩映着一幢小小的尖顶房子,眼前的一切美得像童话,突然一下子有点紧张,只怕那块地有什么让人嫌弃的毛病,但又本能地觉得不会有坏事,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阿海家的小东小西

经纪停了车,为我们打开生锈的大门。窄窄的通道里一边堆积着旧材料和几个锯剩下的木桩,另一边是邻居家的几棵树,下了几级破败的台阶,眼前的一切瞬间定格了,夏日的阳光里,一块杂草疯长的空地,静静地矗立在小路的尽头,等待我们的到来。这时候,我想起来的居然是桃花源记里的句子“豁然开朗”,这就是我的桃花源了吧。在心里无数次描绘过的蓝图,一下子有了实景,我明白了,我的余生就应该在这里度过,在自家院子里看看云卷云舒,看看花开花落......我想过的,不过就是这样的日子。

无论从感性还是理性出发,这块地已经没有不买的理由了。我低声用上海话问了先生的感想,他也是一脸震惊的样子,说不出什么来,只连连点头。不动产经纪也很感慨,说这块地挂在内部好多年了,一直卖不动,不断降,上个月又降了三百万,卖主委托的房地产商客流很低,又不会挂网上卖,我就让公司的女孩子闲的时候,把这些扫描出来挂网上,才挂了几天,你们就看到了。现在真是互联网的时代啊,他很得意于自己的紧跟时代,让他挣到了这笔佣金。回程路上精明的经纪人问起造房子的公司定了没有,我们老实说还没有,有一家有点意向。他就毛遂自荐地带我们去看了几幢他们公司施工的房子,问我们怎么样。老实说,朴实不花哨的风格自己很喜欢,用的料也不错,虽然没听说过这家公司的名头,但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总之,先买了地皮再考虑吧,让他去再杀杀价,不用多,就一百万好了。我们速速地做了决定后,H社自去忙碌,按下不表。

再回头说上次带我们看过房的A工务店,也说网上查了有几个好物件,改天带我们去看。我们听他报的地,发现在网上全看到过,都不怎么样,就说我们已经看上了一块地,在某处由哪家不动产经纪着,已经去谈价钱了,请他不用再找了,我们买完了地再跟他商量怎么造。谁知道他居然老大不乐意,觉得到手的鸭子飞了的感觉,神神叨叨地说是不是上了谁的当,这么块好地肯定不能卖这么便宜。我听了觉得好笑,房子吧还能说看不到的地方也许有什么,就一块荒地啊,能有啥毛病看不出来?还上当?当我是吓大的啊。A先生见我们不以为然,特别地不甘心,自己去看了地,又搬了关于坡地的条例来吓我们,打电话给我先生说说坡地建设费用特别贵,为了防止泥土向下流得造什么壅壁,至少6、7百万,忠告我们别买那块地,他手里的几块地比这靠谱得多,一定要买的话,恕他们公司不能奉陪。先生听他说这么严重,有些犹豫,我倒是不信邪,让他打电话给卖地皮那家,听听是个什么说法。我自己也赶紧上网,查这个条例,好在当时在大手建筑公司干活,对建筑条例可是不怵,怎么查也没发现有多严重,当然会有一定费用,但绝不是那人说的那么回事。然后H社的回音也来了,说关于地皮的金额交涉,对方愿意降一百万,这样地皮就可以成交了。另外,他也替我们查了那个条例,千叶地坡地不少,他们手里成交的房子地皮,从没听说哪家为个壅壁花了6,7百万的,再说他们的外墙,十年前跟邻居一起新造过一次,状态很好,估计不用重造,既然那家Akira说不造了,他就替我们找设计公司,然后由他们公司施工,他很高兴能挣两笔钱。于是,我们,下定了决心,打了了一百万过去后,算定下了这块地,要开始造屋了。

我知道又是现金像水一样流出的日子到了,于是忍痛割肉卖掉了手上的股票,足足损失了两百多万日币。只好安慰自己,雷曼风波后,是股票的最低点,我们损失了,何尝不是不动产的最低点,要不是不景气,我们根本买不上这么好的地。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阿海隔壁人家的院子,告诉阿海什么叫岁月静好

从来好事多磨,唐僧取经也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我们造这房子也是一波三折,一折刚过去,又迎来一折,那家H社很快送来了设计图,我们也填了不少表,让他帮着去银行贷款。我一看图纸,真是无语了,他到底看过我们那块地没有啊,那块地就得是花园大,他不知道么,给我弄个不到六平方的中庭,是几个意思啊,天井一样的中庭,这是城里没地的人玩的好不好,我们的房子就该四四方方地造了,四周都是花园啊。我简直怀疑他根本没画过,就拿张别人家的图来对付我们,一楼的客厅厨房的动线被中庭弄得一塌糊涂,干啥都得绕个大圈子,看来得替他们画图纸了。又觉得郁闷,我只是个挑剔的顾客好不好,没想省下设计费用,地方也够的,中规中矩地造了就好,干嘛要我自己一块块讲啊。再说申请贷款的表送上去两周了,毫无反应,打电话找他也是支支吾吾的,没句痛快话。我等得心焦,又去了样板房的住友林业,拿他们的资料,看看里面定型设计的房型,里面有一款,一看就喜欢,完全就是自己想的那样,恨不得就把房子交给那个设计师的感觉。想想到底是大手企业,跟明白人说话就是轻松,不由得有点心动,再看看样板房里,这几天生意特别冷清,顾客寥寥,一下子想起来似乎是住友林业有啥把柄被媒体爆料了,虽然不是这里的事,但风评么就是这么不讲理的,他们一下子门可罗雀了。我转了个念头,也许是我的好机会?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跟值班的营业谈了自己的情况,坦言预算5000万,地皮买了1750万,你觉得剩下的钱能把房造起来,那咱们谈谈,你说不够我就去找别人,你看成不成吧。营业担当是个黑黑胖胖的中年男人,闻言激动地立刻把胸脯拍到山响,预算还有三千多万是吧,绝对造得起来!赶紧打电话给上司报告,说有个不怕死的自己撞上来,上司吩咐这笔生意一定得吃下来。打完电话,就眉花眼笑地又让我约个日子,我带着先生,他请来了上司,这俩人都是说话管用的人,才好当场拍板。

那天的商谈让我真真见识到了,大手的精英社员真的不是浪得虚名的,黑胖营业男的上司,葛西店店长,看着比他年轻,一脸精明外露,一坐下来就果断地给我们降了百分之六,前提是我们三天内必须签约,至于已经在申请银行贷款的H社,你们现在就给他打电话,要是已经下来了,我们二话不说扭头就走,要是没下来,我们立刻接手,保证你们材料交上去五个工作日批下来,如何?这两个炸弹炸得我晕头转向,似乎没有不给他们的理由了,于是,先生拿起电话一通打下来,就知道我们必须改换门庭了。那边说因为先生进公司工作时间尚短,所以银行不批,既然这样,那么拿回资料来也没什么对不起他们了。店长雷厉风行地让营业立刻开车去拿资料,一边跟先生定下了签约的日子,然后第二天,我们就签下了初步意向,如果一周后贷款落实,我们必须马上打50万预付款给他们,预付款到账时,就表示正式由住友林业承接了我家造房的工程。风云变幻的两天,让我们懵懂地忘了在干什么,只是机械地签字盖章,回家后感叹会洗脑的人根本不给人思考余地的。

好在大公司到底是人才荟萃,背景深厚,贷款没几天就批了下来,连房子带地,一共贷了4300万,这次是以先生的名义贷的款,我作为连带保证人,这样我们俩都能享受减税的好处了,这样,以我的收入是可以不必缴税了,先生还要交一点。工薪族的税金实打实是在工资里扣的,也只有通过买房才能避掉一点。

转眼打了100万定金的土地买卖,也过了一个月的缓冲期,土地买卖有一个月的缓冲期,可以让双方充分考虑,在这期间内,我们通过住友林业给我们找的土地调查师,查清了和周围邻居的界定线,一一留档,也采了土地的样本,分析有无化学成分残留,若是有任何问题,允许反悔。过了一个月了,调查的结果表示没有问题,我们双方都无异议,正式签约。大家都送了一口气,我们是觉得房子终于能造起来了,对方是觉得烫山芋总算扔出去了。卖地皮的是一对校长夫妻,一个中学校长一个小学校长,他们好几年前就在附近造了房,这地皮是太太家的母亲留给她的,她接了母亲跟她同住,这块地的生前赠予的手续已经办妥,她要退休了,就想着早点出手,加上她自己的退职金,把自己家的贷款全还了,地压在手里每年要付十几万固定资产税,吃不消呢。也是这几年景气不好,他家的地也没整一整,上面破败的旧房子,更让人不喜,所以一直卖不掉,降了两次了都不行。去年,下定决心花了一两百万,拆房子锯树,又降了三百万,总算等来了我们这对买主。她极力称赞娘家的房子立地真好,安静,光照好。这一场买卖总算皆大欢喜,等我家也搬过去后,常常在路上看到她在扫她家门口的地,我们总会打个招呼。最近几年,周围那几块打死不降价的地都卖掉了,陆陆续续起了不少新屋,先生八卦地查了房地产网上的成交金额,发现最近成交的都是一坪70万的单价(一坪约3平方),我们当时几乎是半价就拿下来了,不知这位退休校长有没有后悔卖的太早。

另一面,我们跟住友林业签了正式的约,也见了指派给我们的设计师,是一位很好说话的文秀青年,一一记下我们的要求,反复丈量后回去了。不到一周,基本符合我们想法的简图就出来了。接下去就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确定,这也是自己造房子最过瘾的部分。因为构造部分的框架在一早就定了的,我们不是完全的自由设计,是定型设计,从已有的框架中选一套,照做,这样结构上就不必再重新计算,能省好多钱。而我对房子的讲究也并不是很特殊的,相反基本上做的是减法,比如不要样板房里的客厅那种打通一二楼的做法,天花板高的客厅的确敞亮,但坏处就是二楼的房间会缩小很多,况且打通的客厅,夏天通风是没错,但冬天贼冷,本来我们这儿就是风口,没必要了,再说我喜欢卧室也是很宽敞的,因此走廊什么的,必须压缩在最低限度。接下来能改动的就是,窗子的大小和位置了,设计师按我要求,做了日照模拟,我一开始就说了不要中看不中用的出窗,新鲜感一过窗边的装饰就是落灰的元凶,而且会影响采光。设计师明白了我的宗旨,也是知道了以后周围会种上植物,要可能多开窗,开大窗的想法,我很赞同这样的设计,但后来发现因为多开了窗导致预算越来越高时,就不得不减并了几扇,这个改动,日后成了我唯一的遗憾,我把原设计中厨房的后窗否决了,觉得有了也没用,靠窗要放做个大大的橱柜和长桌上要放烤箱电饭煲这些、有了窗子不好弄,只弄了扇后门、可以打开一半通气的,以便于把炒菜的油烟直接放到院子里去,但没安后窗的结果是夏天通往露台的落地窗全开时风不能直接从后窗出去,要拐一个弯,风就不能自由流动了。教训啊,这点钱真不该省。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与阿海家同款的雅马哈浴室,懒人的福音

再下一步是选材质,外墙屋顶的材料啊颜色啊,地板的颜色啊材料啊,用什么空调装哪儿,用哪家的集成厨房,哪家的整体浴室,这些都可以自己定,有选择困难的同学估计会烦死,我们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因为已经梦想了很久,所以有清晰的目标,金牛座的我,在造梦想的房子时,一概从现实出发,前期的尽量省到了选设备就成了尽量好。我加了钱,的厨卫设备大都是为了后期容易清洁买的单,新房子好看不难,难的是十年后不后悔啊,这个是关键啊,金光闪闪的复古水龙头,擦起来要人命的,不擦又会有落了毛的凤凰不如鸡的感觉,我屏弃了一切落灰的东东,不要水晶吊灯,统统用缩在天花里的down light,只在餐桌上方用了三个一组的透明吊灯。

整体浴室用了一个比较小众的牌子,是雅马哈,YAMAHA,就是做钢琴也做摩托的那家。他家的浴缸颜色清丽,所有的线条都是柔和的大弧度曲线,没有水龙头,水是从底下冒出来的,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一是不会发生从浴缸里起身时肩膀撞上龙头,疼得呲牙咧嘴的事,第二就是清扫方便,一般的污垢那花洒一喷就流走了,特别地好用。浴缸是标配,我又花了几万定了一套防水的音响,在浴室外插上iPhone或iPad这些,就能泡着澡听音乐啦。有了这个,冬天我能泡一个小时都不腻。做了二十年空调设备的自己,选空调时永远只推荐一个牌子,ダイキン(大金空调),就一个好处,不会坏。别人不敢说,我家的用了十几年,从没坏过。我还特别定了一个家居很少用到的内嵌式(カセット)式,比壁挂式的贵很多,好处是可以装在客厅的正中,兼顾到和室,风速的感觉也更柔和。在空卫设备上花了太多的银子,幸好签约时,店长大手一挥送了烧煤气的地暖设备给我们,才没有突破预算。

经历了五次正式商谈后,我们定下了一切细节,贷款的最终审查也过了,只等开工了,谁知道,这当口还会再起波澜,取经路上,还有最后的一难等着我们。在最后签字的关口,那位酷爱AKB的中年营业男开出了一张吓死人的工事费用预算,说因为门口的路特别窄,大卡车开不上来,所以必须用小卡车接驳,这个接驳费居然高达三百万日币。我和先生气得说不出话来,哪有这么做事的啊,这三百万绝对不能掏。回家后,我们同仇敌忾地声讨了那个营业男,决定向店长甚至店长的上司告状去,这事绝对是他们没理,不是我们改了主意才发生的费用,那条路一直就这么窄,申请贷款的时候没想到,到签约了蹦出来这一条,吃准了我们不敢不掏是吧,我们还真咽不下这口气,一来手头真多少没钱了,还剩的300万有好多用处,首先造花园我们是另外找了专门做园艺的公司,门口的路一塌糊涂,花园的面积还挺大,我又心心念念要一个纯天然木头做的露台,看了预算,整个工事差不多要两百万,剩下的我们还得付搬家费用,以及最后一笔住居登记费用,也得十几二十万。我们也赌他们不敢不管,字斟句酌地给店长写了一封e-mail,请他解释一下为什么在贷款阶段没有出现的问题,签约时突然出现,是你们疏忽的话,是否应当负起一部分责任,接驳费用能否再检讨一下,有没有降低的可能,最后,我们没有多余的现金,是再替我们贷一个小额款还是怎样,请他们做出努力,这绝不是我们的责任,不给我们满意的答复的话,下一封mail,会写给他的上司。发出mail不到一小时,店长诚惶诚恐的谢罪电话就打过来了,说立即跟上头汇报,一定尽快给我们答复。两天后,答复来了,这三百万接驳费用他们承担一百万,另外两百万,替我们另外借一个小额贷,小额贷和房屋贷款之间利息的差额,由他们补偿。我们答应了,总算可以开工啦!

于是在十二月份,冬日的萧索里,我们一家和店长,营业男,担任我家工程的监督,跟着穿着上古服色的神社的神职人员,举行了地镇祭,就是跟土地公公打个招呼,接下来要动土了哦。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跟土地公公打个招呼,这家人要住进来了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打基础是最花时间的

然后是平整地面,打桩子,因为在坡地上,最底下的一排桩子要打得很深,是地下部分1.7到2.3,其余的1.2米就够了,铺了结结实实的工字钢,现浇水泥,浇一次,盖上胶布养一阵,再浇再养,三次过后,已经是两个月过去了,先生特别心急,周末总得去转一转,怎么一个基础要打两个月,我说这就是房子好坏的分水岭。等基础打好,房子一下子就起来了,像搭积木一样,梁,门框,外墙,都是在工厂做好了的,工地上只是组装一下而已,不过一个半月,房子就成型了,在他们做内装修的时候,造花园的部队也开到了。三个星期以后,不但房子完工了,露台也搭好了,草坪铺上了,园艺师替我们栽了两棵树,一棵是枫树。如今三年过去了,枫树长得更高了,再过两三周,枫叶就该红了,这个季节我最喜欢拉开窗帘,站在厨房里,一边做饭,一边看看红叶。我们造了这个房子,不就是为了这样的瞬间么。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做饭时,抬起头看看红叶,难得的福利

阿海说|千叶买地造屋记

当然最享受的还是在露台上喝茶看书

--------------------------

撰文:阿海

京夜聊(jingyel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