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羣,竟全是「角色扮演」!

國慶長假後,這4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在此,文旅君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群,竟全是“角色扮演”!

▼ 騙局一:系統出錯,多扣了話費

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群,竟全是“角色扮演”!

國慶期間,大家都接到不少問候電話、祝福短信。節日過後,騙子抓住這個時機,冒充運營商客服人員,謊稱節日期間系統出錯,多扣了用戶的話費,將予以退回。當機主同意後,騙子要求機主提供賬號和密碼。機主一旦輕信,賬號和密碼就被騙子掌握。

警方提醒:假冒運營商的電話往往和正規運營商電話相似,某個數字發生改動,或多個"0"。運營商如要退還話費會直接充入手機,不會索要賬號密碼。

▼ 騙局二:你在境外有大額消費記錄

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群,竟全是“角色扮演”!

"您×××號銀行卡消費××××元。"這種消費詐騙短信在節後很常見,很多人在國慶期間外出刷卡消費,騙子通常採用的刷卡消費詐騙手法是群發短信,假稱受害人銀行卡有大額消費,可能是銀行卡被盜刷,或者個人信息被盜用。然後冒充銀聯中心工作人員及公檢法人員連環設套,要求將銀行卡中的錢款轉入所謂的"安全賬戶"或套取銀行賬號、密碼從而實施詐騙犯罪。

警方提醒:包括公檢法機關在內的任何單位都不存在所謂的"安全賬戶",一旦提到"安全賬戶"一定是電信網絡詐騙。騙子通常使用改號軟件來顯示相關單位電話號碼,大家需要通過正規渠道查詢電話,並撥打相關單位的官方電話來確定信息內容。

▼ 騙局三:建"工作群"玩角色扮演

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群,竟全是“角色扮演”!

國慶期間,不少人將同事好友拉進微信群,大家問候祝福、互發紅包,這讓騙子有機可乘。騙子通過竊取個人信息進行角色扮演,騙取受害人信任,再修改微信暱稱和頭像偽裝成受害人的微信好友,隨後添加受害人微信,以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轉賬。甚至有的騙子在偽裝成公司領導後,還會用多個賬號偽裝成該公司員工。隨後將受害人拉進這個所謂的"工作群",以此獲取信任,繼而進行詐騙。

警方提醒:騙子偽裝的"公司工作群"詐騙方式迷惑性極強,受害人看見有眾多公司同事在群內,加上這些偽裝的"同事"一本正經地聊工作,讓人一時無法辨別真偽,極易上當受騙。大家匯款之前一定要通過電話,或者面對面,確認對方的真實身份。

▼ 騙局四:你"又"中獎了

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群,竟全是“角色扮演”!

中獎詐騙屬於電信網絡詐騙中的"元老"級別了,但每年出現都能"擄"走錢財。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後,利用偽基站或者互聯網的軟件群發虛假中獎信息或郵件,謊稱當事人春節期間中了大獎,當事人一旦聯繫兌獎,騙子就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滯納金""違約金"等各種名目要求受害人匯錢,實施詐騙。

警方提醒:騙子假冒電視欄目或者機構之名,通過信息群發的方式發送虛假中獎信息,一旦有人點擊信息裡的網頁鏈接,輸入自己的個人信息,或者撥打所謂的客服電話就會被騙。天上不會掉餡餅,收到所謂中獎信息要提高警惕,做到不信、不理、不匯款。

【阿sir支招】

1、如果遇到話費被多扣這種情況,運營商不會電話通知客戶,而是直接充入客戶話費裡,並以短信的方式告知客戶;

2、所有"安全賬戶"的說法都是騙局;

3、同事之間資金往來,一定要打電話確認對方真實身份;

4、"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中獎信息都不要輕信。

反詐連連看|進了一個工作群,竟全是“角色扮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