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耐高溫又要耐摩擦,飛機剎車盤是怎麼做到的?

20世紀的材料界可以說是驚喜不斷,隨著現代科學的蓬勃發展,許多以往未知的新材料不斷誕生在科學家的實驗室中,包括超導材料、納米材料在內的新材料都是出現在這個時期。其中,有一些新材料的發明創造卻純屬意外,碳/碳複合材料就是其中一員。

  然而,正是這種由於意外誕生的新材料,現在成為了耐高溫摩擦材料界的“扛把子”,被用來生產剎車盤和其他耐高溫結構件,中國的C919大型客機剎車盤就用到了它。

  (一)飛機剎車盤吸收的能量,可以把蘋果送上月球

  說起剎車盤,可能大多數人不太瞭解,不過,你有沒有好奇過,飛機這樣的龐然大物,究竟是怎麼剎車的?

  飛機剎車系統一般採用液壓制動技術(波音787除外),由發動機為液壓泵提供動力,液壓泵將低壓轉換為高壓,通過液壓管路將壓力傳輸給剎車作動器。剎車作動器推動壓緊剎車盤,通過剎車盤間的摩擦,提供阻止機輪滾動的力矩,以減小飛機滑跑速度。

  這個聽起來簡單的剎車盤其實一點兒都不簡單。因為飛機著陸時速度很快,蘊含巨大能量,根據能量守恆定律,飛機需要依靠反推裝置和剎車裝置去吸收掉這個巨大能量(當然氣動阻力也能幫一點忙),才能使飛機靜止下來。剎車盤在摩擦過程中,把大部分飛機動能轉化為熱能,因此,剎車盤的工作溫度至少在幾百度。

既要耐高溫又要耐摩擦,飛機剎車盤是怎麼做到的?

  (飛機剎車盤 左:紫金山 攝 右:cfccarbon.com)

  不僅如此,飛機剎車系統在設計時,還要考慮許多運營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這對剎車盤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飛機在跑道高速滑跑準備起飛時,遇到突發狀況需要中止起飛。又比如飛機起飛不久發現系統故障需要返回,而且這個時候襟縫翼又無法完全打開。這些意外狀況一旦發生,那麼剎車盤就需要吸收比正常著陸情況大得多的能量。

  上面提到的兩種意外狀況中,第二種對剎車盤的挑戰最嚴酷,飛機設計師要開展“最嚴酷著陸停止試驗”來驗證剎車盤是否滿足設計需求。

  在這個試驗工況下,飛機比正常著陸情況更重(油箱幾乎是滿的)、速度更快、氣動阻力更小(襟縫翼不能完全打開)、反推裝置關閉,幾乎全靠剎車盤吸收飛機動能。

  那麼這種情況下,剎車盤要吸收多大能量呢?按照飛機重78噸、以200節速度著陸來計算的話,這個能量大約是360兆焦。按照高中物理學到的知識,1焦耳能量可以把1N(牛頓)物體舉起1米。假設這個1N的物體是顆小蘋果,那麼360兆焦的能量可以把3.6萬噸蘋果舉起1米,或者把這顆小蘋果舉起36萬公里——這差不多是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這時的剎車盤由於吸收了巨大的能量,溫度急劇上升,能達到一千多度,高溫使其呈現明亮的橙色,看上去就像一顆滾燙的火球。

既要耐高溫又要耐摩擦,飛機剎車盤是怎麼做到的?

  (試驗中,高溫碳盤呈現明亮的橙色 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供圖)

  說了這麼多,可見製造飛機剎車盤的材料是有多麼重要了,它既需要扛得住摩擦又得耐得了高溫,什麼材料能滿足這樣的條件呢?答案就是,碳/碳複合材料。

  (二)意外帶來的驚喜:碳/碳複合材料

  碳/碳複合材料,從名字上就看得出來,這是一種複合材料。它的發現過程,這真可謂是意外中帶來的驚喜。

  1958年,Chance vought航空公司在研究碳纖維/酚醛樹脂複合材料時,發生了一些失誤,使樹脂基體未被氧化而發生了熱解形成基體碳,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碳/碳複合材料。

  上面提到的碳纖維/酚醛樹脂複合材料是一種應用廣泛的樹脂基複合材料。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由於具有較高的比強度、比模量、較好的延展性、卓越的抗腐蝕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等工業領域,其研究較早、“知名度”較高,所以在許多人的概念裡,複合材料就等同於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

  事實上,複合材料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異質、異型、異性材料(一種作為基體,其他作為增強體)複合而成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結構的新型材料。除了碳纖維樹脂基複合材料以外,還有碳/碳複合材料、金屬基陶瓷複合材料等。

  顧名思義,碳/碳複合材料是以碳纖維為增強體,其他碳質材料為基體的複合材料。碳/碳複合材料在研究初期發展緩慢,直到1969年,第一批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被商業化,併成為碳/碳複合材料的增強體,使得碳/碳複合材料在強度上取得了顯著進步,碳/碳複合材料的特殊性能才開始引起工程界關注。

既要耐高溫又要耐摩擦,飛機剎車盤是怎麼做到的?

  (碳碳複合材料工藝流程圖)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現代工藝生產的碳/碳複合材料已經具備高比強、高比模、耐高溫、摩擦磨損性能優異等特點,能夠很好地滿足航空航天對材料在高溫、高速條件下的綜合性能要求。因此,碳/碳複合材料已經成為新一代航空航天材料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

  (三)C919大型客機用上國產碳/碳複合材料

  中國對碳/碳複合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開始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先進性直追發達國家。

  目前,C919大型客機剎車盤使用的就是國產碳/碳複合材料,其供應商同時也為波音757、空客320等機型提供剎車盤。

既要耐高溫又要耐摩擦,飛機剎車盤是怎麼做到的?

  (圖為中國C919大型客機,它的剎車盤正是由碳碳複合材料製成 張海峰 攝)

  由於剎車盤屬於耗材,大約一兩千次起降就必須更換,使用國外進口剎車盤費用較高。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國內材料廠商紛紛開始研製民機碳剎車盤。

  碳/碳複合材料的塗層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重點。由於碳/碳複合材料在370度左右開始氧化,材料性能下降,因此,其在有氧環境下使用,必須在表面製備抗氧化塗層。塗層除了要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燒蝕性外,還要與碳/碳複合材料具有較好的化學物理相容性和相近的膨脹係數。

  C919剎車盤非摩擦面使用硼磷系塗層,在高溫的工作環境下,可以有效延緩氧氣在材料內部的擴散,提高材料使用壽命。一般的剎車盤可能在一千多個起降後就要更換,而C919的剎車盤經過疲勞試驗,證明可以達到兩千個起降。

  除了塗層,碳纖維預製體和增密工藝也對碳/碳複合材料的性能產生重要影響。這方面,國外一般使用預氧化絲編織碳纖維預製體,它的優點是纖維柔韌性好、易成型,但是強度較低。而C919剎車盤使用的碳/碳複合材料,使用有機纖維編織碳纖維預製體,雖然編織難度大,但是形成的預製體強度要高得多。同時,它還採用化學氣相滲透和液相浸漬複合的增密工藝,提高了材料的密度,使材料的高能剎車摩擦係數大大提升。

  隨著飛行器速度越來越快,其對耐高溫材料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作為耐高溫材料界的“實力擔當”,碳/碳複合材料的研究顯然方興未艾。

  目前,國內有機構研究出一種耐3000度超高溫多元陶瓷碳/碳複合材料,將多元陶瓷與碳/碳複合材料融合,利用陶瓷高熔點、高強度、高耐磨等特性,進一步提高碳/碳複合材料的耐高溫性能和力學性能,創造了燒蝕材料耐高溫的世界新紀錄。

  結語

  誠然,一款新材料從實驗室到工業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國產的碳/碳複合材料要想在工業界,尤其是民機產業佔有一席之地,保證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是必須攻克的難關。不過,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國產碳/碳複合材料會在耐高溫摩擦材料“實力擔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