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調控不讓漲,業主鬧事不讓跌,樓市陷入尷尬境地!

今年雖說樓市市場在國家不斷加進調控力度下逐漸趨冷的,但是樓市中的很多怪象都在今年頻頻爆發,進入9月以來可以說樓市新聞熱火朝天。今年樓市相比2017年有漲有跌,但整體交易低迷!為了備戰“金九銀十”,碧桂園、恆大、萬科旗下的樓盤均有打折、降價。無論是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深,還是二線城市的杭州、鄭州、安徽、西安、合肥等等,各大城市的樓盤都在紛紛打折降價促銷!開發商也在通過打折促銷來爭取回款,房價下降信號越來越明顯。

政策調控不讓漲,業主鬧事不讓跌,樓市陷入尷尬境地!

然而在各大樓盤打折降價促銷時,各地的業主炒房客坐不住了,各地紛紛出現眾多業主衝撞售樓部。假期期間樓市房鬧不斷登場,江西某樓盤因把1萬每平精裝修,降到0.7萬每平,引起業主維權,打砸售樓處。同時,上海浦東某樓盤從3.5萬降到2.6萬,業主站在售樓處舉牌維權。無獨有偶,合肥某樓盤六七折降價促銷,業主紛紛要求補差價、送車位或全款退房!現在的樓市市場真實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啊!而國慶最後一天,央媽也來湊一下熱鬧,其發佈了本年度內第四次降準通知,不是利空而是利好。

政策調控不讓漲,業主鬧事不讓跌,樓市陷入尷尬境地!

現在來說樓市存在壓力已經是既定的事實,房價要經歷一個下行階段也是必要的過程。在調控政策的不斷髮力下樓市慢慢的迴歸健康市場。但是樓市壓力出現後有房子的人也不再沉默,加之受炒房客的引導,開始唱反調,一降價就維權給樓市秩序和房產發展都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可以說現在的樓市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漲價的話沒房的人買不起單,銷售慘淡!降價的話炒房客不願意!一面是對高房價的抨擊,一面是對降房價的質疑。政策讓房價降價迴歸理性,炒房者卻不答應!樓市房價夾在中間左右不是。

政策調控不讓漲,業主鬧事不讓跌,樓市陷入尷尬境地!

但是2018不是2008,彼時我們有大量的貨幣政策空間,利用加槓桿效應完成一次市場大繁榮大發展,然而隨著加槓桿力度與依賴性不能逐步控制,並有序退出,人為的依賴性造成貨幣政策的濫用無度形成日後一發不可收拾的被動局面,不停加槓桿的背後便是今日去槓桿造成“硬著陸”,不但居民財富被耗盡,要用盡一生的努力去為房價飆升,盲目舉債、加槓桿造成的房子買單,大量企業也因前期脫實向虛面臨著抽血後的大病虧虛,居民入不敷出,企業垂死掙扎,政府稅收將面臨難以為繼的艱難時期,整個社會都將為房地產的非理性繁榮集體買單,還要小心守護著行將就木的房地產面臨猝死的僵局。因此國家才會不斷加大力度調整樓市,讓樓市逐漸迴歸理性市場空間!

政策調控不讓漲,業主鬧事不讓跌,樓市陷入尷尬境地!

最後,對於這些房鬧業主、買房本身就是在投資,不知道投資有風險嗎!房子作為商品,沒有隻漲不跌的商品,投資是有風險的,買賣也是你情我願的,房企售後服務職責主要負責房屋質量和小區環境!否則房子漲價了業主會給房企添錢嗎!房價下跌也是跟隨市場規律的,未來開發商通過降價促銷將可能會成為常態。對此,建議廣大業主,在簽訂購房合同時一定要書面寫清楚雙方應該履行的責任和享受的權利,業主應該理智冷靜的處理對待,衝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