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王蒙:文風與話風

「大家」王蒙:文風與話風

工農兵學商,人人都要寫文說話。尤其是領導幹部,要說更多的話。

這麼多人說話,為什麼有時會出現千篇一律、了無新意?裝腔作勢、缺少公信力?照本宣科,打動不了人?空洞抽象,與實際不沾邊?乃至於出現文理不通、名詞生硬、浮誇張揚、叫人反感、令人昏昏欲睡的情況?

第一,文與話,怕的是隻會照本宣科。我們說話著文,一定要從實際出發,要務實,要唯實。文與話的力量在於針對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文與話的價值在於從中得到對於實際事物的認識、體會、對策。

第二,我們的文與話應該有新意。是的,真理是穩定的,你不能老是搞花樣翻新。但同樣一個真理,對於不同時間地點條件下的不同實際狀況,必然會作出不同的挑戰與側重點的強調,引發出不同的對待與思路。有同,有不同,有變,有不變。我們不可能只是照抄照轉就把事情辦好。

第三,在發表大量的文字與話語的同時,我們更需要的是傾聽,不但傾聽我們喜歡聽的東西,我們認為是正確的東西,還要傾聽我們不那麼喜歡的東西,或我們很容易地判斷為不正確的東西。不正確,不愛聽,為什麼還會屢屢浮出水面?這裡頭會有深層次的問題,包括實際問題與思想理論問題。我們的一切說法,只能面對、只能接觸這些深層次的問題,而不是迴避、躲閃這種深層次的、不無尖銳性的問題。我們各行各業有許多好的骨幹、精英、領軍人物,他們勤奮踏實、忠誠可靠、敬業鑽研,這太好了;但僅僅這樣可能還不夠,他們能不能敢不敢面對挑戰、迎接風浪、回應干擾、頭腦清醒、堅強屹立?只有能夠面對與解決難題的有思想有頭腦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骨幹。

第四,話語與文字要有個性,要聯繫自身,要現身說法,要出現你的“真身”。共性是寓於個性之中的。不論什麼樣的共識、大道理、全民族的與全體人民的共同目標,都離不開一時再一時、一地再一地、一事又一事、一人又一人的具體情況,修辭立其誠,我們所以要修辭,要講究文風話風,不是為了形式上的漂亮與紅火,而是為了最真誠準確地表達我們的思想觀念。話語文字有了個性,才有了最真誠、最動人的共性,才能發揮凝聚人心、推動事業的作用。

順便說一下,一些重要的場合,認真準備文稿,做到一絲不苟、一字一標點無差錯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這是我們的責任心的表現。但在另一些聯歡活動、學術活動、團聚活動乃至學生活動、少年兒童活動中,也都把講話稿、把主持詞寫出來,到處是秘書腔調、公文風格,或不倫不類的媒體腔調、推銷腔調、港臺腔調……實在不是好辦法。讓我們提倡一種更親切、更純樸、更簡練、更活潑也更真實的會風、文風、話風吧。這對於達到構建創新型社會創新型政黨也是頗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