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邢」態 紅動太行 邢台縣首屆旅遊文化節喜迎八方賓客

百里太行展新姿,邢襄大地喜迎八方賓朋。

金秋九月,瓜果飄香。

在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邢臺縣人民共同沉浸在旅遊產業大發展、大豐收的喜悅之中。

位於太行山中段的邢臺縣以渾然天成的自然之美、多彩和諧的人文之美、質樸濃郁的鄉韻之美,迎接全縣首屆旅遊文化節。十餘個形態不同的旅遊項目裝扮一新,迎接來自各地的上千名嘉賓檢閱。

別樣“邢”態 紅動太行 邢臺縣首屆旅遊文化節喜迎八方賓客

傍晚時分的路羅鎮,陽光斜照在路羅川的水面上,河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與岸邊的青山融為一體,成為邢臺縣的一道新風景,眼前的美景引得行人駐足觀賞。

漫步“太行醉紅·蘋果小鎮”——漿水,到處都能看到突顯蘋果主題和抗大紅色主題的元素,夜景更是美不勝收。“來這兒旅遊,不僅能體味太行山的獨特韻味,更能瞭解紅色歷史文化。”來自北京的遊客劉先生說。

位於淺山丘陵區的抱香谷現代農業園區,則講述著“美麗農業”催生“美麗經濟”的美好,行走在位於龍泉寺鄉北和莊村的山間小路上,綻放的夏菊,色彩斑斕,讓人應接不暇,田間地頭處處散發著濃郁的菊花香氣,讓人流連忘返。

“在花香環繞的村莊裡生活,在種滿花卉的地裡幹活。聞花香,賞美景,不光心情舒暢,收入也比原來高出不少。”樸實的話語道出當地農民的真情實感。

一條連接西黃村鎮黃店村和漿水鎮營房臺村的百里旅遊專線——抗大路,驚豔整個文化節,生態美景隨處可見,一步一景,讓人流連忘返。沿線的百姓說不僅是方便大家通行的普通道路,也是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富民大道”,是構築全縣旅遊交通網絡、加速全域旅遊發展的“景觀長廊”,更是圓幾萬山村群眾多年夢想的“幸福通衢”。

前南峪、鳳凰崖、紫金山等景區的衛生間均進行提升,現代化與景觀化兼具,遠望猶如一道風景。 “以往山區景區沒有像樣的公共廁所,遊客只能勉強使用附近老百姓家的簡易茅房。現在,改造提升後的景區廁所,不僅外觀和景區融為一體,裡面也乾淨整潔、配套齊全,讓遊客方便更方便。”縣旅發委負責人介紹說。

左坡漁村、山水匯農耕文化園、月亮灣等新建項目驚豔亮相,各具特色,邢臺縣旅遊業態更加豐富,旅遊接待能力和遊客承載力不斷提升。

旅遊文化節是邢臺縣放大全市首屆旅發大會成效,展示全縣旅遊資源和旅遊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是促進全縣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以舉辦文化節為抓手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跨越發展,使其真正成為全縣的轉型之手、騰飛之翼。

隨著旅遊產業不斷進檔升級,邢臺縣以全市首屆旅發大會為龍頭牽引,縣級旅遊文化節精彩接力,推動全域、全季、全民旅遊產業大發展,由“山水風光遊”向“全境域、全要素旅遊”加速蛻變的邢臺縣,將邁向旅遊產業發展新徵程。

圍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採用PPP模式,加快旅遊交通、廁所、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徹底改善旅遊服務環境,進一步提高遊客接待服務水平。抗大路、漿水特色小鎮、路羅遊客中心、左坡漁村等一批圍繞旅遊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圍繞“大融合、大發展”的理念,對縣內旅遊資源進行全方位整合,發揮大峽谷景區龍頭帶動作用,努力把大峽谷景區建設成全國知名景區和AAAAA級景區,聯動天河山、雲夢山、紫金山、九龍峽、前南峪、天梯山等AAAA級龍頭景區全面發展,形成大旅遊產業聚集區。

圍繞“文、商、養、學、閒、情、奇”等新興要素,積極培育旅遊新業態,陸續開發建設興臺古鎮、太行邢襄古鎮、左坡漁村、山水匯農耕文化園、峽谷漂流、茶舊溝民俗、麥香灣金沙灘水上樂園、鳳凰崖高山水城等新項目。

在此基礎上,邢臺縣還充分發揮旅遊業在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作用,大力實施“旅遊+”戰略,積極推進旅遊與文化、農業、工業、美麗鄉村等要素相融合,全面實現旅遊業提檔升級,努力讓全縣旅遊資源“活”起來;各景區紛紛舉辦冰雪文化節、文化廟會、桃花節、登山節、金秋紅葉節等各具特色的旅遊節慶活動,唱響旅遊名片,豐富旅遊文化內涵。

一場場節慶活動接連登場、一處處生態園區大放異彩、一個個傳統村落彰顯活力……

放眼未來,邢臺縣將繼續深入實施旅遊強縣戰略,著力把旅遊產業發展好,把旅遊產品打造好,把旅遊環境營造好,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幸福美好的生活空間,為經濟社會搭建一個蓬勃發展的重要平臺。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FM992河北交通廣播每天下午2點至3點《992樂行天下》節目!

別樣“邢”態 紅動太行 邢臺縣首屆旅遊文化節喜迎八方賓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