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進入藝術品市場的前景及面臨的相關挑戰

藝術品市場繁榮的背後存在著嚴重缺失的信用體系:交易透明度缺乏、物品難以溯源等一系列問題,使得藝術品的交易市場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區塊鏈進入藝術品市場的前景及面臨的相關挑戰

區塊鏈技術與文化藝術品結合,在去中心化思想和區塊鏈、智能合約的基礎上,將杜絕傳統的文化藝術品金融產業存在的假貨、價高、管理困難、無法追溯等一系列問題。文化藝術品領域與區塊鏈的緊密聯繫與發展在國家監管的框架內為文化藝術品新業態的發展帶來創新的突破。澳大利亞著名藝術家John young談到了區塊鏈技術的強大時表示:“區塊鏈技術將會重新定義藝術行業溯源體系,就如同19世紀時攝影技術同樣衝擊了世人的觀念。它將重新定義藝術市場中的有關藝術品獨創性、復刻和價值方面的命題,並改善20世紀以來大規模機械化圖像生產所帶來的種種亂象。區塊鏈技術無疑也會改變藝術行業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鑑定方法是以專家們的知識、經驗和眼力來辨別藝術品的真偽。由於現代的複製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鑑定者還可能會因為利益而產生道德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較為客觀的科技鑑定應運而生。科技鑑定主要從斷代、結構和化學元素分析等方面,採用現代科技的檢測手段鎖定藝術品物質形態的微觀信息,存入數據庫進行認證備案。

藝術品市場將會因為區塊鏈時代的到來,開啟一個全新的元年,迎來一個全新的契機。

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藝術品銷售總額為450億美元,這一數字相較於過去十年增長了26%。但是更加值得深思的是,2016 年由於大量的偽造藝術品事件層出不窮,也因此被叫做“贗品年”。

有研究報告統計,每年的藝術品偽造和欺詐市場的規模高達60億美元,藝術品真假難辨、來源不明等事件屢見不鮮。

由此可見,藝術品市場繁榮的背後卻存在著嚴重缺失的信用體系:交易透明度缺乏、物品難以溯源等一系列問題,使得藝術品的交易市場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藝術品的價值大多取決於物理價值、藝術價值、市場價值、學術價值、文化價值等多重因素,無法具體量化其價值,也沒有完善的數據採集體制,導致了每一個所謂的權威認定趨於中心化,讓信任危機不斷爆發。

而區塊鏈則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其數據塊信息生成的時間戳和存在證明,可以實時記錄並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記錄。區塊鏈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不需要中介參與、信息開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數據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決中介信用問題,為藝術品防偽和防欺詐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統地保護藝術家的知識產權。這擊中了藝術品市場缺乏合適的記錄保留方式和藝術品來源實時驗證等需求痛點。藝術市場由此成為區塊鏈技術最適合應用的五大行業之一。

目前我國的藝術品市場面臨著如下困境:

1、糾結於真假鑑定辨別;

2、困惑於估價權威衡定;

3、缺少確權技術方法;

4、尷尬的傳統交易路徑;

5、資金量有限抗風險能力低。

面對這些“痛點”,只有勇於顛覆和創新,以用戶為中心,對傳統業務模式大膽優化,尋找最經濟的交易流程才是破解之道。

如何解決信任危機?

區塊鏈的本質是一種分佈式的數據,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大家身上都有賬本,當發生交易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把這筆交易記錄下來。傳統的交易是以支付寶為中介,以淘寶為平臺,而區塊鏈則是用技術建立一種可以去中心化的信任關係:

1.藝術品數字身份的確權

藉由區塊鏈技術自身所具有的分佈式數據存儲、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特性,可以為每一件藝術品、每一位用戶都創建了獨有的數字身份,記錄每一次的流轉,使藝術品的交易歷史(包括所有權、展覽歷史、成文記錄、流轉記錄及其它關鍵信息)從此有據可循,所有人可以通過追溯藝術珍品區塊鏈獲得確權信息,這有助於建立藝術市場的誠信機制並提高市場流動性,一旦發生造假信息將無法刪除,並將溯源到任何一個關聯人、物,也就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信用初步引入到這一價值網絡中。

2. 共識化的價值認可

單一藝術品的估值從來就很難獲得市場公認,眾口難調,它會受到作者的因素、歷史的因素、流轉的因素、持有人的因素、拍賣者等等無法一一枚舉的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每種因素都會使其估值產生根本上的差別。除了其單品超高的價格門檻外,對其價值認可的眾說紛紜也是主要原因。然而,對文化藝術品這一人類公認的文化遺產的增值屬性與價值認可是全社會公認的,如果有一種媒介可以代表全藝術品類的價值,那麼藝術品的流通與其金融價值的體現將達到空前的普及與高度。這也是文化藝術品區塊鏈的重要價值所在。

3.藝術品鑑定溯源的新路徑

最近幾年興起的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其數據塊信息生成的時間戳和存在證明,可以實時記錄並完整保存所有的交易記錄。區塊鏈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不需要中介參與、信息開放透明且不可篡改、數據安全和成本很低。它最重要的是解決中介信用問題,為藝術品防偽和防欺詐提供了新的渠道,系統地保護藝術家的知識產權。這擊中了藝術品市場缺乏合適的記錄保留方式和藝術品來源實時驗證等需求痛點。

4. 便捷且智能的交易

由於智能合約擁有自治、自足和分佈式等諸多優勢,任意雙方依據智能合約條款約定,以自身數字身份確權為背書,對確權的標的物可以輕鬆實現追蹤溯源。從雙方達成合約協定時開始,通過將合約中的內容進行數字化編碼並寫入區塊鏈中實現對合約內容的形式化,一旦合約中約定的條件事項發生將自動觸發合約的執行程序。 這樣一來,可以實現實時交易結算,並創建防篡改的可驗證來源,提高藝術品交易的透明度,簡化、自動化冗長的金融服務流程,減少前臺和後臺交互,節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從而提高藝術品市場中的競爭力。

區塊鏈進入藝術市場的相關挑戰

首先,區塊鏈是一個嶄新的技術,即使我們希望它能在合規運行方面帶來更高的效率,但它畢竟是一個新的技術,在投入的時候,必須花入大量的研發費,這樣的投入是不是每一家或者每一個人都願意承受、願意投資的,這是非常值得考慮的一點。再者,區塊鏈進入藝術市場會造成藝術美學的感知挑戰,新技術的產生往往是激動人心的。區塊鏈在管理、驗證方面具有全球影響力,而同時,目前仍有一批藝術家認為數字化的處理方式將會降低人們對藝術之美的感知力。對於主流藝術界是否歡迎此技術,仍還有待觀察。

其次區塊鏈進入藝術領域直接要面對的就是法律問題。比如,明確數字貨幣是人民幣的一種表現形式,其發行權由中國人民銀行行使,並對相關的定義做適當調整和明確的監管態度。上海舉辦的G20峰會中就講到了監管所面臨的問題,一旦智能合同到了區塊鏈上,仲裁權在哪裡,整個合同的實施是不是如紙質合同一樣穩定。同樣區塊鏈與藝術市場領域的結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數據是區塊鏈的立業之根,區塊鏈要想在藝術市場領域發展的好就會需要全球拍賣機構向區塊鏈打開“信息大門”但歷年以來,全球拍賣機構的交易記錄因為獨立、封閉、內部重疊等原因,導致藝術品交易記錄查驗存在難度。同時,賣家由於各方面的原因,無法對外分享歷次交易的單據文件等實物資料。因此,拍賣公司能否共享相關數據源,將會對區塊鏈的生態鏈的豐盈產生決定性作用。

結 語

區塊鏈上的內容可以被全世界集合管理系統和編目數據庫所使用,保險公司、博物館、執法機構等機構都可以實時驗證,整個過程便捷,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舉例來說,藝術品盜搶險就非常需要一個共享的追蹤機制。區塊鏈不僅可以為藝術家提供免費的庫存管理系統,在藝術品的所有權發生變化時通知畫廊和美術館等相關機構,還可以為收藏家尋找沒有公開披露的價格和身份等虛擬資產信息。區塊鏈可以成為尋求藝術品的美術館和希望通過展覽提升藝術品價值的私人收藏家之間的中間商,將藝術品的完整生態鏈信息放到區塊鏈上,為博物館、私人藏家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平臺支撐。

區塊鏈作為一個容易分享、發現和傳播的永久記錄,如果發展順利,將會促進藝術市場向私人的點對點交易和網上交易轉移。這個當下最時髦的新技術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侵入了藝術世界。它擁有著強大的優勢,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它今後的發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