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軟哥硬解讀丨聯網之後的P2P究竟有啥不一樣

細軟哥就是我,我就是細軟哥。

文 | 細軟哥

一個月前,一艘滿載美國大豆的貨輪“飛馬蜂號”,以14.1節(約26km/h)的速度從美國奔向大連港,目的就是為了逃脫25%的懲罰性關稅。

最終它錯過了時間,成功演繹了“時間就是金錢”。

今天,在它旋轉跳躍一個月後,終於可以安心靠岸,閉上眼了。

細軟哥硬解讀丨聯網之後的P2P究竟有啥不一樣

以上細軟哥不是給大家講奇聞,而是給看客們講道理——

1、在與美國的貿易戰當中,我們正處於頗為艱難的狀態;2、國內經濟去槓桿勢在必行。

看到這裡,就有人會問細軟哥:這一船黃豆和去槓桿有什麼關係?道理很簡單,去槓桿和貿易戰存在著深層的聯繫。只有去槓桿的成功,長遠來看才能化解貿易戰帶來的風險。

而去槓桿,就是打破剛性兌付的信仰,這一點在網貸領域大行其道,這也就是為什麼最近P2P平臺頻頻暴雷,集體繃不住的主要原因。


這一次,P2P借貸終於聯了網

最近10天,國家對於網貸行業的指導十分頻繁,三次通知頗有三重奏的意味。

既然是三重奏,就有最強音,昨日借新華社之口發出的十項措施就顯得尤為亮堂了。

那麼,在這個最強音裡,究竟是誰捱揍?細軟哥給你一一道來。

本次的十項措施劍指地方政府、投資平臺、平臺股東、借款人——

對於地方政府,要求回應投資人訴求,不能讓投資人一有問題就往首都地頭跑;對於網貸平臺,必須合規,退出要報備,積極釋放資金流動性;對於平臺股東,依法負連帶責任,清盤要制定清盤兌付方案;對於借款人,討債信息將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開展失信聯合懲戒。

總體來說,這三次文件下達,一方面是為了彌補之前簡單粗暴去槓桿所帶來的一些錯誤,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規範網貸市場。

所謂錯誤,就是一刀切所帶來的錯誤,很多網貸平臺響應國家號召為中小微企業賦能,但是這種賦能也因為一刀切而戛然而止,比如最近倒下的極路由和鄰家小店。

所謂規範,三份文件下發,整套網貸的遊戲規則也變得具體了起來,最起碼是抬起手知道從何打起了。


十項舉措,有完善但不盡完善

十項舉措就好像是網貸行業的武林秘籍,就好比《九陽神功》會讓女人練了長出胸毛,這十項舉措自然也不會盡善盡美。

徵信還是徵信,老賴還是老賴

以車貸為例,之前細軟哥就說過,三人團隊催收都已經算是黑社會組織。就算網貸平臺有心催收,也不一定要得到,說不定惹得一身騷。

之前割過韭菜的平臺應該如何處理

目前七月份雷掉的平臺有253家,主要集中在杭州、北京、上海、深圳。但是除了深圳方面擁有詳細的應對機制,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是消極應對,爭做不作為,不立案,不通報的“三不”政府。

如何定性我們的投資人

投資網貸平臺的人並不都為了博取高收益,更多的是為了對沖通脹。網貸行業合情合法,為什麼收益反而變得不理情法,所以投資人應該如何定性細軟哥無從得知。

但是細軟哥知道,只有把投資人定性為被害者,我們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今天的細軟哥時間就到這裡了,再說下去,細軟哥都快變成嘮叨哥了。


細軟哥就是我,我就是不會收拾細軟跑路的細軟哥!

喜歡我們的視頻或者文章,記得關注、轉發、評論頭條號【細軟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