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前言:

金秋到來,華東各地開始捕撈大閘蟹。物流能力的提升擴大了大閘蟹配送範圍,陽澄湖大閘蟹逐漸由電商“包場”,龍頭物流公司深度參與生產、供應環節。本報告通過大閘蟹的生產、運輸、銷售環節,全方位地分析大閘蟹行業。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大閘蟹生產:養殖產量穩定,標準化難題猶在

大閘蟹產量較穩定,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區集中分佈在南方地區

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鑑,我國每年大閘蟹總產量基本維持在80萬噸,產業規模2016年為648億元,2017年約為778億元,年增速約20%,2018年有望達到970-1000億元。

產地上,南方較為集中,南北產量比約為8:2。

大閘蟹的十大產區中,固城湖、洪澤湖、太湖、高郵湖、陽澄湖產區都在江蘇,江蘇總產量約佔全國的44%。

除江蘇外,南方地區中湖北、安徽也分佈有大閘蟹的重要產區,例如湖北的梁子湖、武昌湖產區和安徽的五河產區等。北方的蟹產量佔比較小,主要產蟹區有遼寧盤錦、山東黃河口等。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大閘蟹生長週期較長,今年各產區養殖情況不一

大閘蟹的養殖從胚胎到成蟹要經歷兩年時間。從受精卵孵化到蟹苗發育完成需要2個月左右,蟹苗入塘後大概1個月成長為幼蟹,再經過5-6個月的時間從幼蟹培育成蟹種。

經過挑選的優良蟹種被運送到各地進行成蟹培育,大約在第二年2月左右投放蟹種,經過5-6個月,蟹殼由黃變綠生長為成蟹。9月下旬逐漸成熟,進入捕撈季。

關注樂晴智庫 (公眾號ID: lqzk767, 網站: www.767stock.com) 獲取更多行業報告。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生長週期長的特點會間接影響到大閘蟹產量和價格。

除了當年的大閘蟹產量和價格與上一年蟹苗的產量和價格有關之外,大閘蟹一般在中秋左右上市,部分商家會採取預售的模式,在大閘蟹正式上市前20天左右開放預訂,從而提前鎖定買家、收回部分成本。

實際銷售時,大閘蟹的規格、口感等也有可能由於後期生長過程中的天氣而受到影響。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各產區受到不同的生態政策、汙染事件等影響,今年的養殖情況有所不同。

在江蘇,由於漁業轉型升級,全省十大湖泊網圍面積由2008年的140萬畝壓縮到目前的80萬畝,也使得大閘蟹養殖面積不斷減少。

其中最受歡迎的陽澄湖大閘蟹養殖面積從2017年起減少到1.6萬畝,今年總產量預計為1600噸,較去年的1500噸略有增加。

太湖目前有4.5萬畝大閘蟹養殖基地,年產量可達3000噸產量,為了防止太湖水汙染,明年6月底前將全面拆除4.5萬畝太湖圍網養殖,改為標準化池塘養殖。

江蘇大閘蟹出產最多的區域為興化和高淳,今年興化大閘蟹的產量預計在8萬噸左右,高淳則為1.73萬噸。

此外,上月底洪澤湖部分區域遭遇大規模水汙染,受損養殖面積達到4萬畝,受災區域圍網養殖的大閘蟹大量死亡,這將對當地今年的大閘蟹產量造成不利影響。

而在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養殖基地,盤錦產區的大閘蟹產量不斷提高,2017年達到7.2萬噸,養殖面積160萬畝。山東黃河口的溼地及水庫面積100多萬畝,年產大閘蟹1.5萬噸。

▌生產成本測算

以一個養殖面積為20畝,每畝養殖600只螃蟹的河塘為例,養殖成本明細如下: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加總得到20畝的養殖總成本為7.06萬,平均每畝的養殖成本在3500元左右。

據瞭解,近幾年養殖河蟹,每畝毛利潤大概在0.6-5萬元,精養高產者可達8萬~15萬元;稻田養殖模式每畝毛利潤可達1萬~3萬元,而且不影響稻穀產量。

▌養殖技術提升,但標準化難題、原產地認證難題仍然存在

今年超過8成的陽澄湖養殖戶都使用了增氧技術。

大閘蟹生長需要足夠的氧氣,但遇到低氣壓和缺氧等情況,會直接影響大閘蟹的生長,如果高溫季節嚴重缺氧,大閘蟹很容易死亡。

據瞭解今年超8成的陽澄湖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使用了增氧設施,此舉不但可以提高大閘蟹的成活率,而且有利於增加產量。

針對標準化程度低的問題,行業和下游企業也在積極探索解決方案。目前,大閘蟹的標準化程度還比較低,行業還處於比較原始的市場批發階段,品質參差不齊等問題也在制約大閘蟹產業的發展。

對此,上月底全國首個大閘蟹團體標準《中華絨螯蟹商品蟹標準》正式出臺,以體重、感官指標、可食率、肥滿度、安全衛生指標等作為參考標準,將大閘蟹分為五個等級。通過標準化,用品牌與等級進行劃分,方便消費者將品質和價格進行對應。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與此同時,許多企業也嘗試從銷售渠道進行品質監控,並向上遊制定統一的行業標準。

例如,京東生鮮聯合第三方質量檢驗機構對產地的大閘蟹和其生長環境進行檢測,並制定了抽檢標準及蟹類品質判定標準;

天貓生鮮與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合作推進《陽澄湖大閘蟹銷售規格及捆蟹繩標準》,規定陽澄湖大閘蟹銷售規格無論卡券還是實物都必須做到統一,所發售的每隻蟹(不含繩)的規格不得小於2兩。

目前,各地的大閘蟹養殖戶正逐漸採用集約化、生態化的養殖技術,提升大閘蟹整體品質的同時,也在為產品標準化做努力。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山寨陽澄湖大閘蟹”屢禁不止,防偽監管有難度。

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開捕時間為9月21日,但早在9月初,電商平臺上就出現了許多號稱為“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的商品現貨出售,並能提供防偽鎖釦。

據陽澄湖大閘蟹協會,原產地防偽標識由國家地理產品標識辦公室統一發放,每家蟹農每畝養殖基地可領大約300個,每家經銷公司需根據收購數量領取鎖釦。

在開捕之前,市面上是沒有防偽標識的,因此在9月21日前售賣的都不屬於官方認可的陽澄湖大閘蟹。

據統計,2017年市場上宣稱為陽澄湖大閘蟹的銷售額約為300億元,佔所有品牌大閘蟹銷售總額的40%,然而同期陽澄湖大閘蟹的真實產量只有1500噸,市值約為3億元。據此推算,將近99%的“陽澄湖大閘蟹”並非正品。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出現山寨陽澄湖大閘蟹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正品陽澄湖大閘蟹產量有限。由於退養還湖政策,陽澄湖產區的養殖面積被壓縮,近年來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基本維持在1500噸左右。由於品牌溢價和消費者對產地的

盲目追求,在同等條件下陽澄湖大閘蟹的市場價格可能達到其他產區大閘蟹的2-3倍,為養殖戶和商家提供了造假的動機。

二是防偽監管難以落實。陽澄湖總面積18萬畝,分為東湖和西湖,分屬崑山市和蘇州市。兩湖的大閘蟹養殖基地也分別隸屬於崑山市巴城鎮陽澄湖蟹業協會和蘇州陽澄湖大閘蟹蟹業協會,因而出現兩種不同的防偽鎖釦並存的情況,同時也加大了防偽監管的難度。

除此之外,防偽鎖釦也很難發揮作用。因為防偽鎖釦領回來後,究竟套在哪隻螃蟹上無人監管,使得“假陽澄湖大閘蟹”有機可乘:養殖戶或是轉賣防偽鎖釦,或是將領取的防偽鎖釦捆綁在“洗澡蟹”上進行銷售,另外也有人偽造防偽鎖釦進行銷售。

據瞭解,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和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均無執法權。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批發價格近年來略有下跌

從江蘇省興化市水產局發佈的河蟹綜合價格指數來看,過去三年中,大閘蟹的批發價格有顯著波動。具體來說,以15年為基準,16年同期蟹價有所上升,17年同期則有所下降。

根據水產局的分析,2016年興化蟹價格同比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河蟹畝投種量下降,加上天氣因素和河蟹病害影響,河蟹單產減少,而同期的市場需求擴大,河蟹市場供不應求,推動了價格的高漲。

2017年蟹價格下跌的原因有:上市前後的惡劣天氣使得河蟹成熟期推遲,上市初期的河蟹質量不佳,影響了開市價格;受養殖戶和商家的心理影響,積貨到中秋國慶假期期間的河蟹市場期望價高,貨量大反而導致價格下跌;除“陽澄湖”外的其他產地大閘蟹知名度提高,消費者減少了對單一品牌的盲目追求,消費行為趨於理性。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大閘蟹運輸:冷鏈物流擴大配送範圍,保證高新鮮度

大閘蟹配送難度極高,是評判物流公司配送能力的重要標準。

之前順豐“一家獨大”,壟斷了陽澄湖將近90%的大閘蟹配送,但隨著京東和阿里的強勢進入,大閘蟹市場變成了“三國廝殺”。

物流運輸一直是生鮮電商發展的難點,在大閘蟹運輸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只有冷鏈物流水平領先的玩家,才有能力在大閘蟹市場上角逐。

從“蟹”戰的物流部署來看,三大生鮮玩家的物流升級主要體現在運力提升(陸空結合,各方協同合作)和倉儲創新(倉儲中轉)兩個方面。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京東冷鏈物流助力大閘蟹極速達

對於京東冷鏈物流模式,幹線運輸上,京東通過採用“航空+冷藏車”的運輸矩陣,增設航空線路,開設機場快速通道,優化冷鏈車運輸路由等措施保證將大閘蟹配送時間壓縮

到48小時之內,運輸網絡覆蓋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有近300個城市。上海、蘇州等城市更是可以實現6小時極速送達。

在空運上,京東選擇了與國航合作,增設20餘條航空線路,目的是要掃除華北地區物流盲區。其與國航貨運深度合作,開通機場綠色通道,將交接時間由平均6小時縮短至大約3小時,並在行業內首次啟用機坪恆溫車。今年還新增了高鐵運力,推出陸、鐵、空多元化運力組合冷鏈解決方案。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在產地源頭,為了提升供應鏈效率,京東還打造了“協同倉”+“銷地倉”的模式。京東“協同倉”設有入庫、生產、抽檢、冷鏈中轉等區域,同時,在大閘蟹協同倉中,倉儲、分揀同步進行,從協同倉內送出的大閘蟹,目的地直接是消費者,實現了原產地與消費者無縫對接。

後者則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預測,提前將大閘蟹運送至銷售地的倉庫進行暫存,用戶下單後,直接從“銷地倉”發貨,通過縮短送貨距離來提升時效。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協同倉新模式上線今年大閘蟹旺季,確保“最後一公里”全程不斷冷。

2018年8月8日,京東陽澄湖大閘蟹協同倉開倉儀式在蘇州崑山舉行,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京東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均設立了協同倉,全面滿足消費者對於配送時效的需求。

通過大數據的分析預測,京東方會提前將陽澄湖大閘蟹從產地運送至各協同倉暫存,消費者下單後,大閘蟹將直接從三地協同倉發貨,大幅縮減中間環節,部分地區消費者甚至最快4小時即可收到貨。

此外,在末端“最後一公里”的配送中,也增加了專業冷鏈三輪車、冷鏈保溫箱,確保全程不斷冷。

京東大閘蟹運費方面,若在京東商場上購買大閘蟹,根據收貨地址和訂單金額的不同有不一樣的標準。

以收貨地北京為例,生鮮品運費計價標準為:訂單中生鮮商品金額<99元,收取基礎運費12元,重量超出5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另外加收續重運費;若訂單中生鮮商品金額≥99元,免基礎運費,重量超出50kg的,超出重量按1元/kg加收續重運費。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順豐大閘蟹專遞服務

順豐除了進行傳統陸空結合運輸之外,還增加了高鐵運輸專線;高鐵方面,去年新增100多條大閘蟹運輸專線。做到“大閘蟹專貨、專線、專運”。在支線運輸環節中,順豐也將根據高峰期和平穩期的不同情況合理配置車輛資源投入。

順豐速運業務主要包括順丰標快(含順豐即日和順豐次晨)、順豐特惠、電商件業務、生鮮速運、大閘蟹專遞、物流普運以及其他速運這7大類型。

其中大閘蟹專遞是為寄遞大閘蟹、河蟹、海蟹等蟹類快件的客戶推出的專屬快遞服務,實行優先配載、優先中轉、優先派送、快速理賠,採用專業包裝方案,充分保障蟹類快件的配送時效和商品品質。服務時效不超過3天,範圍覆蓋3天寄送範圍以內的中國大陸區域。

提供標準化包裝、個性化包裝、節假日派送等增值服務。順豐從多個湖區直髮,開通了超過22000個寄遞流向,確保大閘蟹供應量,並且實現了源頭保真、安全寄遞。

大閘蟹運費方面,順豐服務定價為首重(1KG)+續重,不同服務流向有差異。例如從蘇州崑山到北京東城區首重28元,續重單價10元,那麼一箱8只3兩左右螃蟹(螃蟹加繩約4兩*8=1.6kg;冰袋+泡沫箱約1kg)的運費大約28+10*2.6=54元。在順豐優選上購買大閘蟹是免運費的。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天貓聯手EMS提升大閘蟹運輸效率

天貓為了清除安鮮達的物流盲區,選擇與EMS極速鮮進行合作。

安鮮達與EMS在陽澄湖畔共同設立了兩個共計7000平方米的獨立產地倉,天貓商家的訂單都會集中至產地倉進行處理;目的是為了對不同商家的訂單、不同寄送地的訂單進行統一高效處理。

消費者如果是在天貓的商家旗艦店下單,大閘蟹將通過快遞公司和安鮮達的分撥中心高效流轉。每天8點、10點、12點、14點、16點分五個時段從養殖戶處攬收大閘蟹,確保大閘蟹品質都是最新鮮的。

安鮮達冷鏈運輸線實時監控,倉儲建設完善,不拆箱環境下可完成城市配送。冷鏈運輸根據運輸量可分為零擔運輸和整車運輸。安鮮達採用先進製冷技術,雙溫區分區溫控,全場GPS定位,物流軌跡可尋,時效可控。

而在倉儲上,安鮮達根據倉庫執行統一標準—“三溫區六溫層”,可為不同類別生鮮產品提供最適宜的保鮮倉儲環境。在城市內部的配送上,安鮮達在週轉環節研發推廣可摺疊式保溫週轉箱,在不拆箱的環境下實現快速週轉,保障了全程溫控。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安鮮達社區網店以前臵倉為載體,精準快速補貨,確保最後一公里的冷鏈不斷。安鮮達引入“前臵倉”服務,能夠實現退貨暫存,訂單快速執行及快速補貨,精準聚焦新零售的物流要求。在最後一公里末端配送時,安鮮達採用冷鏈專用運輸工具,確保產品處於冷鏈運輸狀態。

截止目前,安鮮達品牌已完成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15城24個冷鏈物流中心的戰略佈局,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建立了區域集貨調撥倉,實現了基於多溫區的冷鏈倉儲體系。

週轉環節研發推廣可摺疊式保溫週轉箱,在不拆箱的環境下實 現快速週轉,保障了全程溫控。

安鮮達社區網店以前臵倉為載體,精準快速補貨,確保最後一公里的冷鏈不斷。安鮮達 引入“前臵倉”服務,能夠實現退貨暫存,訂單快速執行及快速補貨,精準聚焦新零售 的物流要求。在最後一公里末端配送時,安鮮達採用冷鏈專用運輸工具,確保產品處於 冷鏈運輸狀態。

截止目前,安鮮達品牌已完成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 15 城 24 個冷鏈物流中心的戰 略佈局,在北京,上海, 廣州和武漢建立了區域集貨調撥倉,實現了基於多溫區的冷 鏈倉儲體系。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大閘蟹銷售:B2B市場趨於規範

節日送禮熱度不減,各地偏好品種不同

假期消費旺盛,季節性特徵顯著。

大閘蟹一般在九月下旬成熟、進入捕撈季,正逢國內“金九銀十”的中秋節、國慶節假期。作為假期走親訪友送禮的佳品之一,大閘蟹的銷量往往隨著中秋節、國慶節的到來出現階段性爆發,且近年來呈現中秋節需求提升更快的現象。

隨著生鮮冷鏈物流網絡的逐漸完善和發展,大閘蟹的消費地區也從原來的接近原產地的華東地區擴大到了全國大部分地區,但用作節日贈禮的情況仍較多。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華東地區的大閘蟹消費市場趨於飽和,各地對不同大閘蟹品種的消費偏好有所不同。

今年7月在蘇州舉行的中國螃蟹交易平臺發佈會上,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長三角地區的大閘蟹需求已相對飽和與平穩,其中浙江地區消費以公蟹為主,春節期間需求上升明顯;

珠三角地區除廣州外,消費以母蟹為主;北京及東北地區消費以母蟹為主,中秋檔期較其他時間需求提升非常明顯。

除此之外,西北與西南地區以節假日和中秋消費為主,隨著冷鏈物流網絡的不斷完善,距離產地較遠的該地區對大閘蟹的消費逐漸常態化,但由於供應鏈不夠完善,潛在客群挖掘有待提升。

80後、90後逐漸成為大閘蟹的消費主體並且女性消費者為主。

京東大數據顯示,在購買大閘蟹的人群中,女性消費者的佔比要高於京東全站的比例,其中80後和90後的比例高達74%。2017年,購買大閘蟹的已婚用戶佔比達到了86%。

而在螃蟹產地上,在11大湖區中,陽澄湖、洪湖、洪澤湖是女性偏愛購買的大閘蟹湖區。

(二)蟹交所上線為餐飲業態提供統一蟹源、反向調配市場蟹量

各大湖區的大閘蟹品牌雖然在大型商場、超市均有設點銷售,但其中高端蟹銷售量較少,而節假日中低端銷售量異常火爆。

在現有的批發渠道中,農貿市場以低端供應為主,內陸地區的農貿市場貨源供應無法常態化。餐飲企業由於國家對三公經費的嚴格控制,近年來大閘蟹在餐飲渠道的銷量逐漸減少。沿海地區主推大閘蟹作為時令食材的趨勢減弱,反面,內陸地區卻面臨著貨源緊張的問題。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建立大閘蟹集中交易、流通的網絡交易平臺勢在必行。

大型連鎖餐飲由於缺少穩定的供應渠道,往往很少選擇主推大閘蟹作為主餐點。如果委託當地水產批發商供貨,還會存在成本更高和食品安全隱患。大閘蟹供應鏈的中間商往往還面臨著平時貨多且損耗大、節假日無貨的窘境。

2018年7月2日,全國首個B2B螃蟹交易平臺“蟹交所”在蘇州成立。

蟹交所是由蘇州市屬國企十大平臺之一的蘇州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大閘蟹產銷領域領頭企業蘇州市漁多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蘇州湖八鮮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成立蘇州市鮮交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而搭建的。

借用信息技術及時集合、處理批量大閘蟹需求,高效處理養殖戶與中間商的供需調配。蟹交所以“消費需求反向定製供應端”為邏輯,全國性組織供貨渠道並吸引養殖戶通過公司平臺進行線上銷售、信息收集和數據統計。

隨後,蟹交所通過平臺技術系統,自動集合同類同質訂單,並根據系統中的供應商打分和平價體系來合理分配,並根據自身較完善的物流體系在全國進行供需信息收集和供應鏈兩端的雙向銷售。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電商、物流企業深入大閘蟹生產環節,充分發揮品牌價值

陽澄湖大閘蟹逐漸由電商“包場”,龍頭物流公司深度參與生產、供應環節。

相比我國大閘蟹全年總產量為80萬噸,著名的陽澄湖大閘蟹一年的產量一般在2000噸左右,去年甚至出現了大幅的產量下滑,僅為1200噸左右。

不同於一般生鮮多在農貿市場和超市銷售,這2000噸陽澄湖大閘蟹有超過一半都是通過電商出售的。

據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統計,市場上70%的陽澄湖大閘蟹都經由天貓、京東等生鮮電商銷售。而陽澄湖大閘蟹大半被電商包養的現狀,也對大閘蟹的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電商、物流公司深入大閘蟹的生產環節,直接把控生產和供應的全流程,保證大閘蟹的品質。

陽澄大閘蟹基於其自身的品牌效應,線上滲透率超過70%。但是更多的大閘蟹品牌線上滲透率仍然不高,還在積極“觸網”。

2018年買購網站數據庫共收錄大閘蟹網店77家,其中小品牌網店的網店佔總比最多,達到33家。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除了在運輸大閘蟹的冷鏈物流上下功夫之外,各大電商平臺也開始自創大閘蟹品牌,或與口碑大閘蟹品牌合作,從大閘蟹產業鏈下游發力,擴大產品的銷量,反向定製供給。

天貓生鮮搶先佔領陽澄湖大閘蟹市場,自有品牌打造爆品大閘蟹

2009年,陽澄湖大閘蟹率先開始在淘寶上銷售。2017年7月以來,天貓生鮮在物流解決方案、包湖包銷、標準制定、全渠道銷售等方面陸續出擊:與六大優質原產地簽訂戰略合作、推出了"承包"5萬畝陽澄湖大閘蟹專屬水域、發佈了《陽澄湖大閘蟹銷售規格及捆蟹繩標準》保障消費者權益、聯合星農聯合發佈"蟹中精品"—紅印蟹、"死蟹包賠"後的升級服務"缺重包退"等。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天貓推出“紅印蟹”品牌,定位高端蟹。2017年8月30日,天貓生鮮和星農聯合在京發佈“紅印蟹”品牌,這是首批基於《中國好蟹標準》養殖的優質大閘蟹。

紅印蟹的公蟹肚臍兩側透出紅印,母蟹肚臍尾部鼓起部分略顯紅印,這是大閘蟹膏黃肥美、蟹肉產品將獨家供應給天貓銷售。“紅印蟹”目標是成為國內大中城市白領精英消費者心目中的一流高端螃蟹品牌。

天貓已連續多年佔據陽澄湖大閘蟹第一市場,是陽澄湖大閘蟹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幫助陽澄湖大閘蟹實現品牌升級,蟹農創收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京東生鮮擴大大閘蟹產業聯盟,今年全面發力大閘蟹市場

2017年9月,京東生鮮聯合陽澄湖、太湖等全國11個大閘蟹產區首次成立京東生鮮大閘蟹產業聯盟,改變了湖區和商家以往各自為戰的局面。

2018年9月,產業聯盟迎來了長蕩湖、高郵湖,聯盟成員也由此擴充至13個。京東生鮮將結合各個湖區特點,定製化提供包含物流、運營和營銷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在品控方面,京東生鮮今年聯合國際知名第三方檢測機構SGS,對大閘蟹品質進行全程監控和管理,還聯手隸屬於京東大數據與智能供應鏈事業部的Y事業部,打造了針對近50個品牌大閘蟹產品的全程溯源技術,無死角地為大閘蟹品質保駕護航。

在物流倉儲方面,京東生鮮將升級版的大閘蟹協同倉建在陽澄湖畔,配置近20條航空線路和大規模冷鏈運輸車,保證了近300個城市的配送時效控制在48小時以內,近150個城市可實現24小時送達,上海、蘇州等城市更是能實現6小時極速送達。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順豐速運利用自有資源佔據生鮮冷鏈物流優勢

順豐作為物流老玩家,在電商巨頭的衝擊下,在2017年9月,發佈陽了澄湖大閘蟹“點、線、面”解決方案。

具體來看,在空運方面,順豐出動7架全貨機,保證大閘蟹出水後第一時間從周邊的八個機場直接裝載,支持日處理量170餘噸;在陸路運輸方面,首次投入高鐵資源配合大閘蟹寄遞,日處理量可達20噸以上。

此外,今年大閘蟹寄遞還新增100多條專項線路,保障大閘蟹寄遞工作可做到“專貨、專線、專運”標準。目前,順豐可實現在全國大閘蟹主產區近百城始發,開通了超過22000個寄遞流向。


大閘蟹行業深度報告:電商新玩法,整合進行時


小米有品銷售高性價比大閘蟹,微商銷售渠道逐漸形成

小米有品以“好物低價”切入大閘蟹賽道。諾亞方舟的陽澄湖大閘蟹成為小米有品大閘蟹的獨家供應商,堅持“好物低價”的原則。

諾亞方舟嚴格科學的養殖方法帶來了高品質的大閘蟹,與有品的直接合作降低流通環節,價格大幅降低。例如3兩母蟹、4兩公蟹共8只規格的禮盒,有品平臺只售賣458元。這樣的低價策略,或許會給其他平臺產生較大沖擊。

除了一般的平臺銷售,微商的銷售策略也值得關注。2017年,固城湖大閘蟹80%以上的網絡銷售額由銷售規模50萬以下的銷售個體組成,這表明,微商業態在固城湖大閘蟹銷售中逐漸形成。關注樂晴智庫 (公眾號ID: lqzk767, 網站:www.767stock.com) 獲取更多行業報告。

目前,江蘇的高淳螃蟹在網絡零售這一塊,90%以上都是通過微商渠道銷售,平臺電商佔比相對較少。微商銷售的特點是社交屬性強、個性化強。依靠個人IP來銷售,消費者的信任度能增加。報告來源:招商證券(許榮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