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爲王」的時代,全球旅遊業如何實現資源互聯?

【環球旅訊】旅遊資源的整合早已不是什麼新話題。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地旅遊資源是分散的;就旅遊產業鏈而言,冗長的供應鏈、層層遞增的價格、傳統的連接方式使得許多企業都在寄希望於雲端技術和大數據,借科技的力量超越壁壘。另一方面,更豐富的內容呈現、透明的價格信息、平臺互通性的提升也符合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呼聲。

在全球旅遊資源的連接上,GDS所扮演的角色歷史久遠。雖然持續遭到衝擊和被詬病,但目前看來,其連接樞紐的地位依然穩固。另一方面,新晉技術服務商、解決商也是在重新定義“連接與溝通”上的一股股新生力量。

玩家們溝通和互聯的需求從沒停止,但是打破這種割裂狀態的突破點到底在哪?從資源整合、渠道對接等方面來看,數據又能起到哪些突破性的助推作用?對於數據,是該大方分享,還是全力搶奪?全球旅遊資源的連接與整合,未來還有哪些方向性的趨勢?

在9月20日的2018環球旅訊峰會&數字旅遊展現場,Travelport亞太區OTA及大中華地區執行總監馮克銘、石基暢聯總經理劉冠昌、騎鵝旅行首席執行官張巖、埃森哲旅遊航空業中國區主管周暉、雲地接首席執行官蓋書華圍繞“割裂的全球旅遊業如何尋找新商機”這一話題作出了探討。該環節由Yearth Group 創始人兼CEO 夏軼擔任主持人。

“数据为王”的时代,全球旅游业如何实现资源互联?

從左至右:夏軼、馮克銘、劉冠昌、張巖、周暉、蓋書華

不同賽道的資源整合者們

面對旅遊資源、信息和平臺的割裂狀態,大企業會通過收購和拓大產品線的方式力求更廣的覆蓋面,創業公司又不斷在鏈條中尋找空白作為突破點:他們雖然處在不同賽道,卻都選擇了同一個追逐方向。資源的割裂是共同的困境,卻也為創業公司帶來了大量機會。

面對這個雙向命題,馮克銘認為其中的機會來源於市場的高速增長。用戶需求發生了變化,尤其消費者的個性化、碎片化的需求愈發強烈,這使得資源的聯通成為一種客觀需要。

用戶需求升級而驅動資源整合的說法也得到了蓋書華的認可。他還明確指出,用戶的需求從模板化、粗放性變成個性化、精細化。“旅遊行業冗長的產業鏈,有割裂存在是很正常的。雲地接作為一箇中間環節,會關注端到端的變化,就是從需求端到供給端的變化。供給端要迎接、響應以上變化,必須改變自己的供給方式和供給通道。”

既然資源連接是一個被共同認可的趨勢,那麼處在不同賽道的大公司和創業公司有可能聯通數據,實現資源共享嗎?主持人把這個問題先拋向了來自Travelport的馮克銘。

馮克銘肯定這種聯通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他特別強調,“對Travelport來說,關鍵不在於數據的接通,而是如何能以智能化的方式分流、篩選、分配數據。”

“数据为王”的时代,全球旅游业如何实现资源互联?

從左至右:馮克銘、劉冠昌、張巖

劉冠昌則認為大、小公司的數據整合不僅存在可能,而且還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大公司和創業公司的優勢不同。石基的願景就是要跟其他的公司合作,我們希望能夠把整合好的數據用API的形式標準化輸出,賦能不同的公司,最終幫助他們產生具有針對性的產品。

但他也表示,大公司和創業公司間數據對接存在一些困難。首先,把不同的數據和信息整合成一個標準化的數據,這在技術層面上就很難實現;另外,如何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基礎上分享給第三方去使用是一個需要仔細考量的事情。

“數據為王”的時代,分享還是搶佔?

“打通各個平臺和環節的數據”在本場話題的開場就被嘉賓們抬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無疑,數據已經成為了新的資產。但在座的GDS、技術提供商、元搜索平臺處於不同的立場,對於數據分享的態度又會產生怎樣的差異?

馮克銘表示,數據一直以來就是GDS的基石。在目前階段,如何優化數據,對數據進行智能化處理是更值得關注的方向。“現階段行業內,每個人接觸到的數據還是很片面。比如營銷部門就只能獲取到前端用戶的數據。我們希望在下一個階段能實現更深層次的數據互通,讓大家更瞭解不同環節的合作伙伴,最終落地出讓用戶感覺更有價值的產品。”

劉冠昌認為,數據是石基最大的優勢。他們當然希望通過提供數據幫助不同的創業企業快速地扮演一個領域專家的角色。

周暉也認可數據分享的價值,他認為,數據互通能夠幫助行業內玩家提升體驗和通暢性。“但是我認為目前業界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夠。旅行社有旅行社的數據,航司有航司的數據,這中間的互通性和連接性不強,尤其面對市場上現在消費者更加分散和個性化的需求,我們還遠達不到旅客出行定製化這種程度。”

基於周暉的回答,主持人又拋出來一個比較犀利的問題:現在這種數據散落的原因何在?航空公司目前連接的互通性不好,究竟是技術不支持,還僅僅只是不想分享給外界?

周暉表示,航司之間一方面出於更好地服務客戶的目的,彼此會分享部分數據;但出於各自的定位和利益格局的要求,難免會受到限制。

GDS地位穩固,但仍需要不斷創造新價值

客觀地說,GDS在全球分銷產業鏈中連接樞紐的地位還是無法被取代的,但其傳統的連接方式和內容分銷方式的確落後於客戶的需求,如捷藍航空、漢莎航空等就直接選擇繞開GDS,選擇新的直連方式。國外航司對於NDC的推廣也基本達成共識,那麼NDC對於GDS的衝擊到底有多大呢?NDC標準的推廣效果究竟如何?

當被直接問到這樣的問題時,馮克銘的態度似乎顯得很開明。他認為NDC標準是一個很好的挑戰,可以推動GDS直視航司的需求、行業的需求。

“NDC對於市場不能稱作為一種衝擊,而是很好的正向推動,傳統的連接方式會因此而演變更新。但NDC不是這麼簡單,而且市場能多快地去接納NDC也難下定論。從目前看來,NDC的落地推廣很慢,這不是因為推動方不夠積極,而是需要有一個市場和消費者接受和熟悉的時間。而且就算你推出了以NDC標準落地的產品,如果背後沒有數據助力,無法觸及到用戶的消費心態,一樣行不通。”

回到自身,馮克銘補充道,在提供標準化產品模型和儘可能滿足航司多內容展示需求間,他們也在不斷努力找到其中的平衡點。GDS如果在產業鏈中沒有價值,也一樣會被淘汰。

當聊到GDS這個話題,周暉也笑稱,“十年前我們都在討論GDS會不會消亡,現在你從馮總的身型上也能看到,GDS活得還是很不錯的。”

在周暉看來,GDS作為一個行業的基石,從中長期來看,仍然會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曾經我們以為低成本航司不會需要GDS,但現在看來,GDS可以幫助低成本航司接觸到一些它接觸不到的客戶。而NDC作為一種新分銷能力被提出,初衷是想打通渠道,幫助用戶在不同渠道購買到標準化產品。但是你看NDC目前的進度這麼緩慢。目前旅遊產業鏈上各個玩家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都很難往前或者往後跨出一大步。”

創業公司還有哪些入口

面向市場不斷細分、用戶需求越發個性化的趨勢,全球資源的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而數據應用在這種整合趨勢中,還存在哪些方向性的機會呢?

張巖分享了騎鵝旅行與Travelport在數據上的合作案例。他認為GDS可以服務一些創新的公司,提供數據支持。騎鵝旅行面對C端用戶,考慮到更多個性化需求,需要擁有一個自己的算法和航班的拼接方案。尤其在用戶對時間、目的地模糊搜索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數據支持,就會把Travelport等當成不同的加油站。

“数据为王”的时代,全球旅游业如何实现资源互联?

從左至右:張巖、周暉、蓋書華

蓋書華則結合雲地接的全球司導平臺總結出了三個場景中的數據應用點:

首先是與數據供應方的連接,比如用戶預訂產品的信息,這些需要和上游的GDS公司獲取數據。

第二個場景是應用在B端合作。比如海外包車的業務,通過在線化方式把用戶在海外遊覽過程的進展實時同步到旅行社一端,使其能夠掌控到用戶在海外的整個行程,更便捷監控用戶的反饋。

第三點主要在內部應用上,通過對數據的結構細化,比如細化到用戶的年齡、身份,幫助更好服務客戶。

他也對未來的趨勢進行了預測,“通過把各項資源以更加碎片化和細顆粒度的方式,幫助旅遊從業者快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比如說,基於用戶的需求,他可能用兩分鐘的時間完成多項資源的DI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