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方式演進方向

以物易物年代,面對面。

後來有了紙,書信+面對面。

再後來有了電話,電話+書信+面對面。

再後來有了郵箱,郵箱+電話+書信+面對面。

郵箱、電話、書信提升了銷售信息傳播效率,卻沒有提升信息交換效率,最高效的信息交換方式依然是面對面,可能跟人是感官生物有關,郵箱、電話、書信只能將文字觸達視覺、聽覺。

翻譯成普通話:網紅小姐姐照片真美,那胸,那腿,那腰肢,砸了900w約出來,WTF?大媽!您是?網購退貨這事就不掰拆了,馬雲爸爸說是因為貪,9塊9就想買LV,有錢人說話就是有道理,俺鬧不明白,LV的關鍵詞是您賣出去的,您卻不對真實性負責,開著直通車、鑽展收取點擊“LV”的費用,誰比誰貪?

不上手,怎能知道4斤的胸脯是軟是硬?

郵箱、電話、書信提高的是篩選客戶效率,拓寬了市場覆蓋面,成交環節多半還是要面談,全球化的交易面談有點難度,信息層面沒法解決空間距離問題,鈔票的出現解決了觸不可及的信任危機:定金→摸到貨→尾款。

翻譯成普通話:下單→付款(支付寶...因個人視野有限,暫只曉得支付寶)→收、拆快遞→好評→商家收到錢,支付寶還真是挺有想象力的產品。

到這裡,成交的原因就出現了:信任。

成交是因為愛、成交是因為觸手可及、成交是給用戶一個下單藉口...這些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偏見。

契約精神、訂金制度都是信任建設的產物。

你不相信我?沒關係,我先給你鈔票,綠油油的Dollar、紅彤彤的人民幣,你不信我,還不信錢?再走份合同,你有啥顧慮全寫上,法治社會,爭議解決法院選您家所在地,O的K不?

翻譯成普通話:成單週期最快、最容易成單的客戶是哪種?客戶轉介紹的客戶。不接受反駁。你客戶給你信任背書這事有啥好BB的?你客戶的朋友對你有雞毛認知?還不是衝著對你客戶的信任打一開始就選擇相信你?

信任是怎麼發生的?

始於文字,終於態度。

客戶最開始對你的判斷基於文字:你向他傳遞你家產品信息,他依據對自家產品的生產力提升、成本節約以及識人的經驗判斷。

識人的經驗簡單掰扯一下:銷售就是滿嘴跑火車,這是外行人或老年人的觀點,現在這年代,稍微有點職場經驗的人都會對只耍嘴皮子的人極其反感。世界是動態的,靠吹水割韭菜的要麼是販賣焦慮,要麼是兜售空氣幣,正兒八經的行當,信息多半透明,瞎扯淡人家會聽出來滴。

購買焦慮的人群是有時間沒處打發,購買空氣幣的人是有錢沒地花,翻譯成粵語:自己唔知做咩~

客戶選擇一直跟你合作是看你處理問題的態度:收到錢就變臉,出問題就甩鍋,遇到事一拖再拖,找你退款就玩失蹤,這都是一錘子買賣。

維護客戶似乎不屬於銷售方式的範疇,有點跑題,回到找客戶上。

肉眼可及範圍內找客戶的工具:書信、電話、郵件(社交APP屬此範疇,皆為0/1語言產物)、面談。這些都被用爛了,電話被標記,書信似乎沒人用了(這個可以嘗試下,少數人用的效率都高),郵件被攔,上門陌拜直面謝絕推銷。

未來的方向是啥?

似乎只有人工智能。

單純的文字交互,人工智能比現今所有方式效率都高:給定場景、基於經驗數據、選出最優解。

大數據比你更懂你就是這意思,你可能忘了大姨媽啥時候來,大數據知道,還幫你下單了你一直用的姨媽巾。

場景=時間+空間。

現存的消費場景,人工智能依靠平移不變性的卷積神經網絡淘汰所有銷售是必將發生的事。

人工智能沒有溫度?只會重複?

唉,不得不承認,做了3年的短信銷售,俺TM用的銷售話術一成不變,老大教了一點,偷師銷冠一點,自己摻和一點,不止是我,我的老闆幹了10年短信銷售也TM話術一成不變:公司發展史、已合作客戶、詢問遇到問題、給出應對案例,談錢,END。

俺現在做智能外呼,對銷售話術的一成不變更是深有感觸,甲方爸爸給我們一套話術模板,我們設計交互邏輯,優化流程後上線使用:一天百萬通電話外呼,篩選意向客戶。

電話銷售這個行業,真的要成為過去了,不是我嚇唬你,你的外呼效率絕X幹不過機器,重點是消費者接到銷售電話,沒意向的你說啥都沒用,電話銷售做的機械又重複、毫無技術含量的篩選工作,外呼機器可以做的更快,甚至更好,因為沒有感情,不會受秒掛、罵娘客戶的影響而預設下一通電話沒效果,外呼機器可以一直保持盲目的自信、少年的心氣,你行嗎?

人工智能還能完成《微粒社會》提到的單體銷售:每個個體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這事可以精準到幾分幾秒。

腦洞:我的廚房智能助手,篩選來自人工智能推送的產品信息,早上起了個痘痘,助手下單了苦瓜,我每天下午6點半到家,苦瓜6點31送到我門口,偶爾地鐵限流,助手調整了配送時間...

人工智能唯一的缺點:不會跳躍式創新。

未來的銷售方式曉得了沒?

傳遞信息這種機械的工作註定被淘汰,未來的銷售工作是創新消費場景:創造出新的消費時、空,讓人工智能完成信息交互的任務。

黃瓜之前只是用來吃的,後來發現還可以用,黃瓜的銷量一不小心就增加了。

銷售方式演進方向

可複製、標準化的作業方式註定被《微粒時代》的“單體”拋棄

把錢花在少有人花的地方利於發現新的消費場景

現在翔一樣的經濟形勢是因所有人都TM把錢花在房產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