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平」山西旅遊 機遇來了 挑戰更大

文|朔風平

據《山西晚報》報道,10月7日晚,2018國慶黃金週落下帷幕。當晚,山西省旅遊發展委員會傳來消息:7天假期,我省旅遊綜合收入352.2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8.3%。遠高於全國旅遊的增長水平。

得益於發展觀唸的變化。思路變了,路就寬了。過去,我們一直習慣把礦產資源作為資源來對待,還不善於利用同樣豐富的旅遊資源。近些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將旅遊業作為新型支柱產業和重要接續產業加以培育,旅遊經濟漸漸提速。同時,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旅遊業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

得益於利好政策和綜合協調努力。國慶法定假日、高速免費通行的政策,為自駕遊、近程休閒旅遊、舉家出遊、周邊遊提供了利好。今年的“國慶”長假,全省以全域旅遊為導向,積極營造氛圍,整頓旅遊市場,倡導文明出行,出臺優惠政策,提升服務水平,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以及網站微信公眾號的智慧出遊,滿足了人民群眾的出遊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國慶”期間全省未接到重大旅遊安全事故報告。

得益於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人民群眾節日度假的重要選項之一。春節旅遊是“新時尚”,國慶旅遊是“新風尚”……節假日如果沒去旅遊,好像就沒有節日的氣氛了。遊客出遊熱情高漲,刺激了旅遊消費和其他綜合消費。“國慶”假日期間,全省共接待國內外遊客5454.43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6.7%。

可以說,旅遊讓山西看到了機遇,更帶來了挑戰。此時,認清山西旅遊發展形勢,比任何時候都顯得必要。

山西旅遊產業本身要不斷創新。旅遊應該帶給人一種美好體驗。旅遊的最大魅力在於,能夠給遊客一次新穎而奇特的經歷,而不是售賣景區資源本身。說白了,遊客更加重視的是旅遊體驗。也就是說必須要結合旅遊資源本身不斷進行創新,才能讓遊客常來常新,流連忘返。比如,近郊休閒採摘遊、生態全域旅遊、紅色旅遊、旅遊+文化、旅遊+農業、旅遊+民俗,比如結合時代特點和節日特點的“中國夢”“強軍夢”“紅色夢”主題旅遊等等。

山西旅遊要繼續深化改革。山西旅遊還有著諸多障礙等待破題。比如,旅遊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活、多頭管理的現象普遍存在,旅遊資源一體化管理推進阻力較大。比如山西站在國際視角提出了“黃河、太行、長城”三大板塊,為山西旅遊走向世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實現山西旅遊形象推廣和市場運營,需要強大的旅遊銷售的渠道陣容等等。這些都需要將各種利好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地夯實,進而開創一個山西文化旅遊業發展的新局面。

山西旅遊資源需要全面優化整合。優化整合、利用旅遊資源的能力較弱是我們的短板。我們需要把山西文化的特質資源、核心競爭力整合出來。比如,文化旅遊產品、生態休閒產品內涵不夠,特色不鮮明,缺乏深度開發。因此,山西旅遊資源需大統籌、大管理、大融合。

山西旅遊,風勁正是揚帆時。當前,山西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實現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跨越,需要智慧,需要努力。要提升旅遊產業整體水平,重在把握方向,總結經驗。我們需要有效提升綜合治理水平和遊客滿意度,進一步增加高品質旅遊景區和大眾喜聞樂見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不斷增加人民群眾對山西旅遊的獲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