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衆多美國人淚目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越戰紀念碑

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1981 年 4 月,在美國華盛頓的一個飛機場中,一場設計競賽在這裡進行。

這場競賽,是要為華盛頓設計「越戰紀念碑」。由 8 位建築師和雕塑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得從超過 1400 份設計中,選擇一份作為最終方案。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這個紀念碑的發起人是一位的退伍軍人, Jan Scruggs (簡·斯克魯格斯)。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 Jan Scruggs


當時,從越戰歸來的軍人幾乎都帶著絕望和憤怒的情緒,

他們在戰場上摧毀村莊和屠殺平民,卻被歷任總統說是去「挽救越南的人民」。

而回國之後,他們被反戰者稱作是是 Baby-killer(嬰兒殺手) 、戰爭罪犯。憤怒的退伍軍人,在白宮前的抗議遊行扔掉了同伴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勳章。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Jan Scruggs 想為在越戰服役的所有人建立一座紀念碑,上面會有所有犧牲者的名字。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他建立了一個非盈利組織「越戰退伍軍人紀念基金會」,並開始籌款和制定計劃。約 65 萬美國人捐助了超過 800 萬美元。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最後在 1981 年 3 月 31 日這天,共計遞交了 1421 個設計方案。評審委員會將設計陳列在一個機場內部,設計的作者全部匿名,只有數字編號。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設計方案都要經過所有評審委員審查,初選 232 個,然後是 39 個。最終,評委們選擇了設計方案中的第 1026 號方案。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這個方案的設計師,就是年僅 21 歲的林瓔。

她當時只是耶魯大學建築系大三的學生,因為這個設計作品而贏得了 2 萬美元的獎金。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她的設計方案包括 2 個黑色花崗岩細長的三角形牆面,插入一塊傾斜的大草坪中,並刻上了 57692 個越戰犧牲者的名字。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紀念碑平面為一個平放的、張開的 V 字形,東邊指向華盛頓紀念碑,西邊指向林肯紀念堂。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但看看其他很多方案,都是利用圓形佈局和結構置入憲法花園,或是高大或巨大的雕塑,很容易引人注目。

這是其中 2 個未中標方案 ▽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不過,林瓔的設計更簡單、更有力。依賴於三個軸線的使用。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設計說明甚至還有塗改的痕跡,但方案受到了評審團的高度重視。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只是,她的設計在普通人看來過於抽象,甚至覺得太奇怪了。整個碑牆被置於大片草坪中,用綠地襯托碑體。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林瓔用兩邊低中間高的標高差形成的天然地形,使碑文所銘刻的名字從兩邊向中間不斷增多,使人由心底裡萌生一種漸進的心理,具有非常震撼的感染力。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由於人們對戰爭的意見不同,造成了人們對設計也有不同的看法,

那些認為這場戰爭是不公正和不道德的人,擔心這座紀念碑會將其榮耀化。

其他人則擔心過於簡單的設計,不能彰顯美國人所奮戰的這段經歷。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更何況主設計師是華裔,讓一個亞洲人來設計這座在亞洲發生的戰爭紀念碑,這對美國人而言簡直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方案一經確定,就受到種族主義分子和一些越戰老兵的抵制,不得不重新組織評審團。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林瓔在評審會上說:「我有一個總體的想法,我想描述一段旅程,一段讓你經歷死亡,也讓你必須成為觀察者的經歷,而你永遠無法與死者在一起。它不會說“沒關係,一切都結束了”,因為它並沒有結束。」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林瓔就讀於耶魯大學建築系期間,在學校選了一門「喪葬建築」的課程,研究對死者悼念的形式。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一位反對這個設計的越戰退伍軍人說:「我不關心藝術,一個人不需要藝術教育就能看出這個紀念碑的設計,這就是一個黑色傷痕。」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黑色是全世界所有種族和社會中,形容悲傷、恥辱和毀滅的顏色。在一個洞裡,似乎因恥辱而隱藏起來。」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支持她方案的珍妮絲·康納利發表演講說:「越南戰爭中令人難忘的印象是什麼?」

「是游擊隊員在近距離被射殺、一個身上著火、赤裸的女孩奔跑在路上尖叫。我認為林瓔超越這些設計的做法是正確的,她用一個簡單安靜的信息,傳達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苦難。」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1968 年 2 月 1 日拍攝人:美聯社記者亞當斯 拍攝對象:南越國家警察總長阮文鸞和被俘越共上尉阮文林。

1972 年 6 月 8 日 拍攝人:美聯社記者黃幼公 拍攝對象:南越展鵬村小女孩潘金福。

因為與眾不同的設計,第二次評審結果她的方案仍然獲得第一名。紀念碑施工期間,她休學一年,一年後轉到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因越戰紀念碑所引起的爭論使她無法專心學習,不到一學期即退學,最後再回耶魯完成學業。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1982 年 11 月 13 日,在這個竣工的日子,人們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人們在紀念碑上尋找著自己在越戰中死去的朋友或親人的名字,獻上鮮花和禮品,寄託哀思。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陸軍士兵里昂卡西說:「當你從車上走下來,看到這面牆,它的強烈感覺是讓你窒息。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觸摸它們,感覺真的很強烈。」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在這沒有英雄形象的紀念碑下,在這刻滿了死去人名的大牆下,人們重新思考著戰爭。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紀念碑上按時間順序刻上了為越戰獻出生命的男男女女,放大的 1959 年和 1975 年是越戰開始與結束的年份。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很多人退伍軍人之前不喜歡那面越南牆,覺得它是一個醜陋的黑色溝渠。但當看到完工後的樣子就不那麼認為了。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建成後 V 形的黑色花崗岩線條,與傾斜的土地逐漸融合。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不是隻有死者才被紀念。不是因為他們是英雄,而是因為他們也是受害者。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能看到超過五萬八千個名字,隱藏在每個名字後面或旁邊,都有個母親、父親、妻子或女兒,他們的生活將永遠被那戰爭摧毀。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而在這些名字的背後,還有他們在越南的殺戮和毀滅,有著200多萬越南人的死難。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林瓔在設計紀念碑時,刻意不去研究越南史和越戰史,她的設計如同大地開裂接納死者,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不破壞華府廣場的自然環境為原則,紀念碑向地下延伸,從牆碑的另外一面看只是一片綠地。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就像當初評委對她設計的評價是:「它融入大地,而不刺穿天空的精神,令我們感動!」

越戰紀念碑也成為是美國十大最受歡迎的建築遺址之一。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林瓔的亞裔身份在當時也是一個敏感問題。在 1982 年紀念碑揭幕儀式甚至都沒提到她的名字。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如果不是一場全匿名的設計競標,她絕對不可能成為越戰紀念碑的設計者,不僅是當時的大學生身份,而且還是亞裔女性。

林瓔,1959 年出生於俄亥俄州阿森斯,祖父林長民,林徽因是她的親姑姑。

林徽因與梁思成 ▽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從 1980 年的越戰紀念碑開始,林櫻的作品幾乎涵蓋了當代美國和國際社會所有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題材——

戰爭與和平、種族與女性的人權平等、土著問題、環境保護、全球氣候變化及物種消失。

林櫻作品背後的倫理和價值觀,是其能打動人類靈魂和核心力量。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民權運動紀念碑】


林瓔接受南方貧窮法律救援中心的委託,在阿拉巴馬州蒙哥麥裡,馬丁·路德·金髮起民權運動的地方。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紀念碑中泉水從一個傾斜的圓盤灑落,有如淚水灑落。彷彿是在流淚,紀念馬丁路德金的被害。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風暴國王藝術中心】


佔地 11 英畝,位於紐約 Mountainville 的 Storm King 藝術中心的西南邊。這裡原來是一個廢石坑,作為紐約州境填海項目被重新設計景觀。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在土壤下方採用自然排水系統。並將通過種植 260 棵樹木完全抵消施工帶來的碳排放。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波浪由七排波浪起伏的土和草組成。波浪的高度從 10 到 15 英尺不等,波谷距離大約為 40 英尺。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她作為一名華裔女性,作品遍佈美國各地。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2016 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奧巴馬,為 21 名傑出人士頒發「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其中有比爾蓋茨夫婦、邁克爾喬丹、賈巴爾、湯姆漢克斯、羅伯特德尼羅等,建築師中只有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和

林瓔(Maya Lin)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該獎章是表彰她作為建築師、藝術家環保人士的卓著成就,這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不僅強調了林瓔對保護環境的貢獻,以及她為華盛頓設計的「越戰紀念碑」(Vietnam Veterans Memorial)。

華裔女大學生設計的兩面牆,卻讓眾多美國人淚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