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照明市場競爭激烈,LED企業突圍成功要有「訣竅」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

繼LEDinside上一篇《瑞豐、晶能、首爾半導體等廠商高管談車用照明》(☞)後,我們繼續車用照明這一話題,就車用照明的一些熱點話題採訪各大LED企業高管。以下是LEDinside整理的一些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車用照明市場競爭如此激烈,企業突圍成功各有妙招

“商海沉浮,大浪淘沙。”目前,由於後裝市場的門檻相對較低,因此也成為國內LED企業主要的競爭場地,競爭十分激烈,整個後裝市場已步入紅海,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也十分巨大。那麼,面對激烈的競爭,企業要想突出重圍並佔有一席之地,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LEDinside通過採訪天電光電、晶能光電、升譜光電、國星光電、瑞豐光電、首爾半導體、德豪潤達、宇亮光電、東昊光電子、同一方光電等廠商,歸納總結了一些成功的“妙招”:

❶產品上,追求穩定性和可靠性,品質過硬不讓步,用質量取信市場和客戶;

❷價格上,在保證品質的同時,為了提高競爭力,努力控制成本,做到高性價比;

❸研發上,秉持高標準、高可靠性要求的產品理念、持續地在研發新產品,開創新的應用領域,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

❹服務上,追求客戶響應效率以及個性化的配套服務,從細節做起,服務好客戶;

❺戰略上,一步步、穩紮穩打,慢慢積累信任度與知名度。

此外,LEDinside還對採訪的各廠商目前在前裝市場和後裝市場的營收比例進行了整理,請參考下面表格:

各大LED企業目前在前裝市場和

後裝市場的營收比例

(注:企業排名不分先後)

公司

前/後裝營收比例

德豪潤達

大概1:3。近兩年前裝業務增速明顯高於後裝業務。

國星光電

大概1:1。

瑞豐光電

前裝市場約佔90%以上,後續也會在後裝市場進行發力

升譜光電

約為1:3

天電光電

約為1:9

宇亮光電

前裝佔比約30-40%,後裝佔比約60-70%

晶能光電

約為1:4,前裝市場最近一年增幅較大

首爾半導體

9:1左右

東昊光電子

約為1:4

同一方光電

目前主要集中在後裝車燈市場

LED在車用照明的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但面臨的困難也不少

雖然各位大咖都十分看好LED在車用照明的市場發展空間,但是不可否認,面臨的問題也不少。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

OLED和激光技術未來是否威脅LED?

有關OLED和激光技術是否會威脅LED在車用照明的應用,LEDinside採訪發現,業界專家在此問題上達成了驚人的一致: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裡,LED還是主角。

這首先要歸功於LED的優勢: LED在產品體積、光源效率與價格成本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性能也越來越穩定,LED在市場的全面普及應是大勢所趨。

現階段,OLED技術在車載市場的主要應用還是在中控顯示屏及儀表等車內中小尺寸顯示面板上,由於目前成本高昂,現在還未得到普及,主要還是應用在中高檔車型。而激光技術也主要集中在一些特殊領域的高端產品上,主要是頂級車使用。 以目前而言,OLED和激光技術的發展還需要時間。

因此,激光和OLED在很長時間內很難威脅LED,LED企業需抓住當下,不畏首畏尾。但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LED也還需要提升光源效益以及更高的可靠性。

ADB(主動調整頭燈技術)與DLP(數位光處理技術),誰是將來的主角?

此前,德州儀器(Ti)宣佈,下半年開始出貨以數位光處理(DLP)的車頭燈,確立未來高階市場的主動調整頭燈系統(ADB)技術將可望走向DLP。 一時間,圍繞ADB與DLP,誰會是將來的發展方向,業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天電光電市場部總監周孟賢表示,ADB與DLP將會是未來的趨勢,但是由於法規及各家公司開發的系統關係,所以不一定會在短期之內實行。目前國內市場,僅有高檔的進口車有用到,其他車廠有在設計,但是滲透率目前很低。

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總經理梁伏波認為,ADB也好DLP也好,主要還是成本的問題。高端車會採用ADB和DLP,ADB的使用會從高端車逐步往低端車走。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下降,DLP與ADB未來的滲透率有望提升。

升譜光電副總經理尹輝認為,ADB這個概念提出較早,豪華車用的多,但主要是在模組以上設計,光源要求還好,各家有不同的實現方案。DLP是德州儀器最近推廣的新技術,該技術在車上推廣比較有新意,具體看市場接受度如何。

瑞豐光電車用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張仕明認為,ADB與DLP,都是汽車大燈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的代表,ADB作為現階段車燈照明技術的一大創新,目前在中國市場ADB的滲透率還相對較低,還不足1%,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主流的技術還停留在AFS。

德豪潤達LED研發副總裁莫慶偉認為,ADB會逐漸從高端車型向中端車型延展, 而DLP或者其他Projection成像技術,會輔助與配合遠近光等主照明光束, 為汽車照明提供很多豐富的信號、安全 、交流等功能。

同一方光電市場部總監劉霖認為,目前ADB頭燈在中國市場還沒有形成較好的市場化產品,但是未來隨著ADB與DLP的提升,加上成本管控,ADB頭燈的市場佔有率或許將逐漸提升。

國際一線廠商推出低價熱電分離車用LED封裝產品,是否加劇價格競爭?

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價格報告指出, 在車用市場,雖然LED滲透率逐漸提升,但許多國際一線廠商開始推出成本較低的熱電分離車用LED封裝產品,導致車用LED價格競爭加劇。那麼,各大廠商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天電光電市場部總監周孟賢:車用市場的價格基本上並不會因為一線廠商推出較低成本的封裝產品而有所改變,反而是許多廠商都想要做車用產品而有降價的壓力。

國星光電白光器件事業部副總經理謝志國博士:競爭加劇是LED封裝產品在汽車照明領域應用逐步趨於成熟的正常現象。汽車作為一種工業消費品,在產品規格逐步標準化的條件下,價格競爭也自然更加激烈。

瑞豐光電車用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張仕明:體量的增加,本身的封裝成本也會降低,加之汽車行業其本身的競爭也相當激烈,隨著合資品牌的限地化步伐加速,以及更多的封裝企業湧入到車用LED市場,價格競爭肯定是會越來越激烈。

首爾半導體中國區銷售總經理餘光輝:成本壓力增大,價格競爭加劇,是市場必然趨勢,但對於本身產品與價格之間,會有一個平衡,每家不同階段,市場定位不一樣,就首爾而言,會發揮自身專利優勢,多方面提高競爭力,帶給客戶更高的性價比,不會為追求低價而犧牲品質。

德豪潤達LED研發副總裁莫慶偉:競爭加劇,更具性價比的產品不斷湧現,是一個市場在健康發展的正常現象。同時汽車照明有它的內在節奏和規律,需要我們去認真學習和遵循。

升譜光電副總經理尹輝: 隨著LED的應用越來越多,價格走低也是必然。不管是何種結構的LED器件,用在前裝市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所以不會像照明市場一樣毫無底線,無論是車燈企業還是封裝企業都無法承受因品質問題而帶來的損失。

東昊光電子副總經理陳江:任何產品要想在市場上得到充分的發展,都需要良好的品質和合適的價格相結合。隨著車用照明這一巨大的市場高速發展和不斷的成熟,消費者的購買也會趨於理性。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品質或成本都有一些不同的要求;一些滿足使用需求,成本相對較低的LED封裝產品方案也就應運而生。

同一方光電市場部總監劉霖:針對趨於成熟化產品市場,價格競爭是一個無法避免的現象。企業要做的是在穩定提升產品力的同時加強對產品品質,供應鏈管理等內在因素的管控,不斷優化產品,保持良好的市場優勢。

結語

LEDinside分析師王婷認為,進入車用前裝市場對於LED廠商的要求較高,通常需要考慮包含產品認證、供應鏈關係、產品開發時間及成本、還有良率及穩定性等多個方面的因素。此外,質量及安全相關標準十分必要。

以營收發展總結來看,中國大陸與臺灣廠商近年正在藉由後裝與改裝服務市場逐漸提升營收規模,並借重產品銷售實績,打入內飾燈、尾燈等門檻相對較低且LED滲透率較高的前裝市場。同時也觀察到不少廠商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佈局前裝供應鏈,或致力於研發高質量的車規級LED產品。

此外,隨著電池與充電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政策驅動,中國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迅速發展,也帶動了LED在車用照明上的加速滲透。因此,雖然短期內車用照明市場的壟斷局面仍難以打破,但中國LED廠商有望從本土品牌整車供應鏈切入,逐漸在前裝市場站穩腳步。(文:LEDinside James)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

為了不與LEDinside走散

趕緊星標LEDinside微信公眾號吧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
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车用照明市场竞争激烈,LED企业突围成功要有“诀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