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偃,作爲男寵,他是成功的

董偃,作為男寵,他是成功的

30歲那年,董偃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回首往昔,不知董偃會做出何種感想,可能“荒唐!”是揮之不去的喟嘆。

董偃人生命運的轉折在13歲那一年。經商之家離不開龐大的關係網,最好是和皇親國戚打好關係。

董偃從小就隨著母親不時出入各種權貴之家,本意自然不是為了當男寵,而是積累經商經驗,前提是如果沒有被劉嫖看上的話。

劉嫖,漢朝第一位長公主,漢文帝的女兒,漢景帝的親姐姐,漢武帝的姑母、丈母孃兼妹妹的婆母,最最關鍵的是,劉徹得以執掌權柄,劉嫖居功至偉,有從龍之功。

身世如此顯赫,董偃能被劉嫖看上,也可以說是祖墳冒青煙。

那天,和往常一樣,董偃隨著母親來到劉嫖府上,以便混個臉熟。得到召見後,劉嫖看到面容俊秀的董偃,覺得侍從們之前的點贊評價一點都不為過,頓時心生佔有之意。只是考慮到董偃還小,自己的丈夫尚在,不能太明目張膽的行逾越禮制之事,只好對董偃母親說:“我替你撫養這孩子吧!”

董偃從此就待在了劉嫖的身邊,“男寵養成計劃”也就開始進行。性格溫和的董偃,聽從劉嫖的安排,學“禮、樂、射、御、書、數”六藝,讀各類傳記,向古代聖賢學習,直至18歲行成人禮之後,劉嫖的丈夫也已去世,兩人便光明正大的廝混在一起。

劉嫖極為寵愛董偃,儘管兩人相差30多歲,在那個年代,劉嫖足以當董偃的祖母。但愛情不分年齡,兩人天天耳鬢廝磨、乳膠如器。

為了方便董偃和達官貴人的交往,劉嫖命令掌管府中金帛的中府官:“董君支出的財物,一天中黃金滿一百斤,錢滿一百萬,帛夠一千匹,才稟告我。”

由於劉嫖和董偃這種關係是不合理不合法的,屬於“奸”罪,罪當死。沒有人戳破當然是皆大歡喜,一旦有人上綱上線,就有性命之虞。於是為了取得漢武帝的認可,劉嫖也是費盡心思。

先是把自己的長門園貢獻出來,讓漢武帝去顧成廟(漢文帝廟)祭祀可以有休息之所,不用再怕舟車勞頓。

有一回,劉嫖假裝有病不能朝見皇帝,獲得漢武帝親自探望,漢武帝問劉嫖有什麼需求,劉嫖則說:“……希望陛下有時也能忘掉朝政,調養精神,從中掖庭回宮時,多走幾步路光臨我的府第,使我能獻酒給陛下祝壽,在您身邊使您快樂。如果能這樣,就是死了,還有什麼遺恨呢!”

劉嫖病癒之後,漢武帝又再一次駕臨府第。劉嫖趕緊穿上廚子用的圍裙,親自迎接武帝進府。殺雞宰羊,熱情款待,唯恐禮數不周。觥籌交錯之際,漢武帝突然來一句,“希望見見主人翁”。劉嫖頓時心領神會,急忙下殿,取下簪子耳環,光腳叩頭請罪:“臣妾沒有臉面見人,辜負了陛下,犯下死罪。”

據說,“主人翁”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劉嫖知道漢武帝不會加罪於己,但畢竟是在皇帝面前,該演的戲還是要演。待武帝金口一開,親口說免去自己的罪責,急忙起身收拾一下穿著,跑到東廂房領董偃出來。

只見一個面容姣好,身段修長的人和劉嫖一起走到殿前,戴著下人包頭用的綠巾,身穿套袖,俯伏於地,顯得誠惶誠恐。劉嫖代話:“館陶公主的廚子董偃冒死拜見皇上。”

沒有責罰,也沒有其他刁難,一切都水到渠成,主賓盡歡。並因此又誕生一個典故——綠帽子。

然而,“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董偃沒有被劉嫖始亂終棄,劉嫖死後甚至要求與董偃合葬,或許也跟兩人年齡相差太多有關。可此番關係終究逾越禮制,於法不符,就像“狗肉上不了正席”,尤其是在陳阿嬌被廢后,劉嫖的地位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更不用說作為面首的董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