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事變的失敗者李建成,究竟有何能耐讓李世民背水一戰?

在隋朝後期,由於隋煬帝的殘暴荒淫、不給百姓活路而導致各地百姓紛紛造反。有歷史記載十七反王圍殲隋煬帝,那時的李淵還有其他幾個勢力之主還沒有開始造反。最後這次反隋動亂以李淵勢力獲得了最後勝利。那麼為何李淵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呢?大致的原因是李唐勢力有眾多人才投靠,但是其中最大的原因還是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的存在。

玄武門事變的失敗者李建成,究竟有何能耐讓李世民背水一戰?

因為有了這三人的存在,才讓眾多人才願意投靠李唐。李淵無可爭議成為第一任領導人,但是第二代領導人卻有倆位具備了資格。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倆只老虎在一起就一定會出現爭鬥。這也就導致玄武門事件的發生。

李世民眾所周知,其讓唐朝發展到了鼎盛,他的能力無可爭議。那與之爭奪的李建成又有多大的能力?是否如隋唐演義中那樣平庸無能。李建成唐朝太子,既然能讓李世民背水一戰,那麼他的能力就不弱。具體是怎樣的?我們可以從李淵還沒有造反時和李淵稱帝后的表現來進行評估他的能力。

玄武門事變的失敗者李建成,究竟有何能耐讓李世民背水一戰?

在李淵還沒有造反時李建成奉李淵之命鎮守河東,期間其結交大批能人志士。當時的他可以說是政治才能、軍事才能都已經有所成就了。並且其對家人很關心,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淵決定造反決定有其的參與與策劃。

玄武門事變的失敗者李建成,究竟有何能耐讓李世民背水一戰?

李淵開始反隋時,建成奉李淵的命進攻河北,就首站告捷。在唐軍進攻關中,建成又出謀劃策,力戰攻克霍邑。之後李建成又奉命以數萬人鎮守永豐倉並扼守潼關,期間更是打敗屈突通。在攻佔長安時,又是其手下第一個登上城樓。在奪天下時他指揮和參與指揮的西河之戰、霍邑之戰、潼關之戰、長安之戰,這些戰役都充分展現出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出色的指揮才能。所以李建成一定不是隋唐演義中所描寫的無能之輩,而是位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

玄武門事變的失敗者李建成,究竟有何能耐讓李世民背水一戰?

在唐朝建立後,其大多是鎮守後方。但是期間他同樣表現出其治國才能,唐朝前期制定的各種政策離不開他的參與。同時其在後方也經常·參加戰場上的謀劃。從這可看出其在軍隊的聲望。其次魏徵最開始是在李建成手下做事,要明白魏徵這等驕傲的人願意為其出力,就能看出其能力。

所以說李建成完全有能力讓李世民背水一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