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大多數人的青蔥歲月,都不過是一地雞毛。今日在公司裡獨當一面的大咖,可能幾年前也不過是一名和你我差不多的小萌新。

作為一名從也有一段時間的人事或者說是獵頭,我面試過許許多多不一樣的面孔,聽過形形色色不一樣的職業道路。這些人中,既有在校時默默無聞,畢業後終可以一展拳腳的有為青年,也有畢業時走進了令人羨慕的500強企業,可之後便原地踏步,泯然眾人。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和這些不一樣的求職者們接觸得多了,我也就與會發現,那些職業生涯越發慘淡的人,他們常會堅信這四大職場謊言。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一、迷信第一份工作工資的高低

真相:有時候工資高不代表起點好

在剛剛踏入社會的時候我們常會拿工作的高低去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壞。可其實工資的高低只能代表工作好壞的一個部分,一份工作它的平臺和行業前景同樣都會是我們考量一份工作優劣的重要指標。

畢業時候選擇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會貫穿我們的一生,單憑工資論英雄往往會過於武斷了。經濟學的知識告訴我們,高收益必然會伴隨著高風險。高工資的風險往往就是企業的可能會存在著不穩定性或者不規範性,又或者是工作的高壓力和高強度。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大多數的應屆生剛畢業一出來往往都是一張白紙的,為什麼會有企業願意給這樣的一張白紙提供高工資呢?當然,確實有很多名氣大的企業是可以給出令人欽羨的高薪的,可同樣的也會有企業是因為自身問題而不得已提高薪酬搶佔人力資源。

所以有時候選擇第一份工作就像在遊戲開始的時候選職業,需要我們做出全盤的考慮和思量。職場也如同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馬拉松。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二、迷信學歷和名校的光環

真相:高學歷對你的幫助也是有限的

我不得不去承認,高學歷、知名學府、含金量高的資格證書確實是職場裡面的加分項,而且也是一個人能力的一種體現。不過除了你頭頂上的這些光環外,接下來更重要的就是你自身的競爭力了

同樣是會游泳的,有的人一生平安,有的人卻淹死在了陰溝裡;同樣是考過駕照的人,有的人一輩子出行平安,而有的人卻常常要到派出所報道。是的,理論的知識並不等於你真正的實操能力,考試也不一定會和你的職場能力相掛鉤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雖然我這樣和你說,但請不要就以此認為讀書沒有用了,我們讀書學習考證的目的除了獲得相關的知識,另外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實了你的簡歷,讓你在求職的時候獲得了更多的敲門磚,過度迷信和一味貶低都不是應該有的心態,

我們的職業生涯越往後發展,就對我們綜合能力有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那些學歷起點不高但是職業成就很高的人我們身邊應該有不少吧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三、過分迷信頭銜和稱謂

真相:比起稱謂和頭銜你更需要在意的是自己的競爭力

在當前的環境中你是組長、經理怎麼樣看著挺美吧,實話告訴你在你辭職之後這些稱謂很可能會是一文不值。所以比起這些不過浮雲一般的稱謂,我們更應該去關注的是自己更人的能力到底幾何。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很多時候,我們所取得的一些功績和成就不過是站在別人肩膀上面摘蘋果,是因為公司的平臺所提供的機會。當我們離開了這個平臺後,我們還有多大的把握能夠去摘到蘋果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

四、盲目迷信大公司

真相:你和大公司可能並不匹配

現在好像只要能進到大公司裡面供職,就可以被打上“精英人士”的標籤了,每年都會有好多的年輕人,削尖了腦袋要去大企業,可是進去了之後卻發現自己可能與大公司並不匹配

比如有的人可能無法適應快節奏的工作,又或者有些人比起完全規範化的工作流程,更喜歡能夠靈活地發揮自身的實力。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世上沒有絕對的垃圾,只有被放錯位置的資源。有些位置看起來很美好,但並不屬於我們;有些位置可能看著其貌不揚,可我們卻可以在那裡熠熠生輝

和你自己的職業發展和生涯規劃比起來,一個公司的名字無足輕重,好企業並不意味著就是適合你的企業。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在我二十幾歲的時候,我也迷茫,也害怕,也會去盲目的迷信。也許是年齡的增長,又或許是見識的增加,我越來越覺得在職場,或者說在求職的時候,我們最應該關注的還是我們自己在職場裡,在所處的行業裡面的價值。如果你不能隨著時間而增值,那這本身就意味著失敗,不斷變換,不斷成長的自我,才是職場裡面立於不敗的根本

既然你都二十幾歲了,就請別再迷信這些職場謊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