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有一天,你會喜歡上一個人的孤獨

心靈強大的人,通常也是善於獨處的人。獨處,顧名思義,就是自己一個人與自己相處。

社會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我們不能沒有朋友,不能沒有社會活動,但我們同樣也需要獨處,要學會自己與自己相處,享受孤獨。在周國平看來,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獨處,不是追求寂寞,更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成為一個自閉症患者,胡思亂想,鬱鬱寡歡。更不是因為自己沒有交往能力,所以只能選擇一個人生活,整日形影相弔,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孑然一身。這些都不是獨處。

獨處是一種主動的選擇,遠離世俗,遠離喧囂,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享受專屬於一個人的時間空間,可以什麼都想,也可以什麼都不想。總之,獨處的每一秒,都是屬於自己的,你在獨處的過程中,心靈變得祥和安寧,心境變得清澈如水。

可惜,很多人無法領域獨處的魅力。他們害怕孤獨,不敢一個人存在,當自己身處孤獨寂寞中時,他們感覺自己快要窒息,快要發瘋,然後他們馬上去投入各種社會活動,尋找親朋好友,排解孤獨寂寞。他們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錯失了獨處的機會。

願有一天,你會喜歡上一個人的孤獨

人,並非生而喜歡獨處。獨處是需要一定閱歷和靈性以後,才能懂得享受的。

很多心靈學導師都會談到獨處的能力,並教導世人如何去享受獨處的時光,甚至主動去創造獨處的機會。我在看他們作品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大抵都是在一定年紀以後,經歷了一些重大變故,獲得了一些新的成長以後,才具備這種獨處能力的。

最開始的獨處,可能是一種被動狀態,不管你是為情所傷,為愛所棄,總之,你開始了必須一個人獨自的生活——這種生活是指你的內心沒有其它,只剩下你自己,而不是說你真脫離了這個社會。這種情形下,你的苦,你的痛,你的悲,你的所有一切,都無法向人訴說,完全只能靠自己強忍著,自己開解自己。這個過程是比較痛苦的,很多人沒有辦法熬過去。

但如果能夠堅持過來,你對自己就會有新的認識,這樣一個人捱的經歷越多,你就越善於與自己相處,時間長了,獨處就成為一種習慣,那時候,你才能夠看到獨處的美,享受獨處的奇妙感受。

斯多葛派創始人芝諾曾被問及:“誰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個自我”。獨處,其實就是尋找出另一個自己,把他當做今生今世最值得信任,最靠譜,最忠誠的朋友,然後敞開心扉,無話不談。

願有一天,你會喜歡上一個人的孤獨

獨處的時候,應該做點什麼?你可以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去做一切想做的事。很多人在獨處的時候,最擅長的是展開與自己的對話,就像我現在正在寫的這部分一樣,與心靈深處的對話。

周國平有一篇文章《與自己談話的能力》,與自己談話的確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罕見的能力。要能夠與自己談話,必須把心從世俗事務和人際關係中擺脫出來,回到自己。這是發生在靈魂中的談話,是一種內在生活。

周國平先生是一個對獨處見解深刻的大哲,關於獨處,他有很多直擊心靈,一針見血的論斷:

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據典,那是閒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於古往今來大師們的傑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遊山玩水,那只是旅遊;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怎麼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待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係。

願有一天,你會喜歡上一個人的孤獨

每一個修心的人,都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敢於獨處,樂於獨處的人。如果自己都不喜歡跟自己相處,怎麼可能讓別人喜歡跟自己相處呢?這與自愛者,人恆愛之是一個道理。

紅塵俗世,容易迷亂心智。過一段時間,讓自己適時獨處,靜靜一個人,或專注於某事,或沉浸於某思,或放空,或冥想,或與自己對話。

總之,生活中,一定要給自己留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用來獨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