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裔宣布參選下任美國總統!


紐約華裔宣佈參選下任美國總統!


“我是楊安澤,我要參加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近日,43歲的紐約華裔企業家楊安澤宣佈參加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這一消息受到美國華人和華文媒體的關注。因為他不僅是美國史上第二位宣佈參選總統的華裔,其“劍走偏鋒”的競選口號,也成熱議的話題。

據《紐約時報》消息,目前楊安澤的競選廣告、標語、網站已經全部上線。而他本人也在去年11月,向聯邦選舉委員會(FEC)提交了書面申請。

截至2月14日,楊安澤已募到大約13萬美元的競選資金,其中大多來自其他華裔企業家的捐贈。

競選綱領少見

口號是“人性至上”

楊安澤以“人性至上”為口號,認為“自動化可能給全人類帶來毀滅”,他稱過度自動化將會破壞社會安定,上百萬人將會因此失去工作,從而引發失業率暴漲,造成經濟大恐慌。為此,他主張聯邦政府每月給每個18至64歲的美國人發放1000美元的“自由紅利”,讓每個人都能夠維持起碼的穩定生活。

這是一個不常見的競選切入點。紐約時報稱,其他民主黨競選人一般會將目光集中在“移民政策”、“重返氣候協定”、“稅改問題”上。而楊安澤的“人性至上”,被外界形容為“危言聳聽”、“對科技持懷疑態度”。

不過,這種全民基本收入的想法,在學界和智庫界已流行了幾十年,很受左傾學者和企業家歡迎,近年來也獲得硅谷科技富豪馬斯克、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等人的注意。一家公司甚至已經開始做實驗,向3000人提供基本收入。

反對者指出這種政策成本極高,一年需要大約2兆美元,相當於目前聯邦預算的一半,並可能鼓勵民眾不工作。

但也有支持者認為,實際上,這種末日預測並非故作驚人之論,《紐約時報》稱,越來越多經濟學家和科技專家都對自動化發展會對經濟造成的衝擊憂心忡忡。麥金賽顧問公司去年的報告,就斷定到2030年,美國有三分之一工作會因此消失。

1975年出生

曾與奧巴馬會面

在宣佈有意參選後,楊安澤在今年1月對外首次接受採訪。他說,其實自己的綱領主旨是,“相比於高新技術,應當首先保障民眾就業。”他舉例說明,自動駕駛車輛會使社會失去安定,上百萬卡車司機失去工作,而他們有94%是男性,平均只有高中或一年大學學歷。

“僅僅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就足以製造一場街頭暴動,而同樣的情況將在零售業、電話中心、速食業、保險公司、會計公司等各種行業不斷上演。”楊安澤說。

據悉,楊安澤1975年出生在美國紐約州,父母都來自中國臺灣。他的父親是物理學博士,在IBM和通用電氣公司(GE)工作期間獲得69項專利。他的母親是統計學碩士,後來成為藝術家。

楊安澤本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畢業於哥倫比亞法學院,曾在一家大律師事務所工作,有兩個孩子,後來轉入科技業。他在2011年成立非營利組織“為美國創業”,致力協助年輕人就業,創造工作機會。這讓其成為美國財經雜誌眼中的“全球100位商界創新人士”。此外,他還成立有一個致力於學生學習的非盈利組織。

楊安澤在2012年和2015年兩次作為商界代表,與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會面。

是第二位宣佈參選美國總統的華裔

據瞭解,楊安澤也是美國史上第二位宣佈參選總統的華裔。不過,與前輩——已故的共和黨參議員鄺友良相比,楊安澤並無政治背景優勢。

祖籍廣東的鄺友良,於1906年出生夏威夷檀香山。他於1959年至1977年以共和黨人身份擔任聯邦參議員,在該職位上為亞裔創立先河。

鄺友良分別於1964年和1968年兩次參選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內初選。在1964年他成為第一位在共和黨內初選中獲得選票的亞裔候選人,他獲得了夏威夷州及阿拉斯加州的選票。

按照選舉流程,楊安澤首先要獲得紐約州選民的支持。而要最終代表民主黨角逐總統寶座,他還要通過兩輪黨內提名。但目前,美國各大媒體並未將其列為熱門人選,也有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楊安澤勝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他把自動化的長期風險拿到檯面上,讓大家注意到了這個問題的急迫性。”

據瞭解,對於“楊安澤有意參選”的消息,美國媒體的報道少之又少。不論是在《華盛頓郵報》給出的《參選的15個民主黨候選人》,還是《商業內幕》的《10人名單》中,楊安澤均沒有出現。此外,美國全美廣播公司CNBC新聞網給出的2020年選舉“33人名單”,上到前副總統拜登、下到影星“巨石”強尼,都有出鏡,唯獨不見楊安澤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